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在全面分析国内外滚动轴承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经典的弹流润滑理论,采用Dowon计算模式并考虑了热效应,磨粒效应,滚动表面粗糙度效应以及脂润滑等因素,进而在实验的基础上,统计得出了比较可靠的修正系数,建立了铁路滚动轴承弹流润滑计算软件程序系统。该程序可用于计算EHL膜厚以及润滑状态的分析判断,为我国铁路滚动轴承的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线接触滚动轴承的载荷分布及摩擦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线接触滚动轴承的载荷分布进行分析,得出其载荷分布规律;进行滚动轴承的摩擦学计算方法分析,得到通用的计算公式,以此可进行滚动轴承的弹流润滑状态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全面分析国内外滚动轴承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经典的弹流润滑理论,采用Dowson计算模式并考虑了热效应,磨粒效应、滚动表面粗糙度效应以及脂润滑等因素,进而在实验的基础上。统计得出了比较可靠的修正系数,建立了铁路滚动轴承弹流润滑计算软件程序系统。该程序可用于计算EHL膜厚以及润滑状态的分析判断,为我国铁路滚动轴承的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韩兴  薛冉  李昌 《机械传动》2011,35(2):48-51
随着航空制造业的发展,对润滑技术及润滑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点接触弹流润滑广泛存在于滚动轴承等高副接触的零件中.润滑本身的工况十分复杂,实际上是润滑、接触和磨损的耦合.研究点接触弹流润滑,对研究摩擦副的润滑状态,提高其润滑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采用多重网格技术,运用Fortran语言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5.
谐波齿轮传动中柔轮与波发生器之间的润滑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春一 《润滑与密封》2006,(8):136-137,154
将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理论应用到谐波齿轮传动中,针对柔轮和具有柔性滚动轴承的凸轮式波发生器之间的工作状态进行研究,建立了柔性滚动轴承的润滑参数和弹流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实例计算,采用其它波发生器时的润滑计算方法推导与此相似,为谐波齿轮传动润滑状态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高副传动摩擦学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介绍了弹流润滑理论的发展现状,论述了弹流理论发展的启示,分析了高副接触摩擦学设计的有关内容,提出了将传统的强度设计与摩擦学设计相结合以改善润滑状态,提高机械寿命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将线接触弹流润滑理论应用于发动机配气机构,计算了某N次谐波凸轮-挺柱副润滑的稳态最小膜厚、膜厚比等参数,分析了凸轮.挺柱副稳态润滑在设计转速下随凸轮转角的变化特征,比较和讨论了发动机转速变化对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凸轮桃尖区多为部分弹流润滑状态和边界润滑,工作段其它部分多为部分弹流、完全弹流和动力润滑状态。曲轴转速提高一般情况下对增加稳态最小膜厚有利,但由此导致的载荷波动量增加对最小膜厚的稳定性不利,从而使表面摩擦和磨损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8.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是润滑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关系到高副接触机械零件使用耐久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技术问题。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数值计算方法和弹流测试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弹流润滑理论的发展和该理论在高副零件摩擦副设计中的广泛应用。综述齿轮、凸轮、轴承3种高副接触零件基于表面粗糙纹理、轮齿修形、有限长接触、热效应、镀层等因素的弹流润滑研究发展概况。指出现代弹流润滑理论虽然在高副接触零件中的应用已逐渐接近工程实际要求,能够较可靠地解决实际工况下的润滑难题,但在非稳态效应和真实粗糙表面对高副零件弹流润滑的影响方面,高副零件弹流润滑的多重参数耦合、计算机仿真及相关实验验证方面,还须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利用阻容振荡原理,通过电路参数优化,研制出一台滚动轴承弹流油膜厚度测试仪。仪器的分辨率为3.5Hz/pF,测量范围为0 ̄2.2nF。仪器在全膜弹流润滑时可定量测量弹流膜厚;在部分膜时可根据振荡波形分析非金属时间接触率。利用仪器实测某惯性轮轴承的弹流油膜厚度,并考虑热和乏油的影响,对轴承的弹流油膜厚度进行理论计算,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利用双色光干涉润滑油膜测量技术,观察球-盘接触副内大黏度齿轮油润滑状态的转变过程,并对不同速度和载荷条件下润滑状态在不同区间内的转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充分供油条件下,随卷吸速度增加,润滑油膜从弹流润滑状态向动压润滑状态转化,且2种润滑状态之间存在着明显过渡区间;而随着载荷的增加,润滑油膜从动压润滑向弹流润滑状态转化;在定量供油条件下,润滑油膜在弹流润滑区间内从富油润滑状态向乏油润滑状态转化。  相似文献   

11.
在经典的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中,两接触体处于开放的空间中,其相对位置由施加的外载决定,即油膜压力的计算要满足载荷平衡条件。而当弹流润滑发生在限制空间中时,如滚动轴承中的润滑,接触体的相对位置受系统的约束,传统弹流理论并不能用于该工况下的润滑特性预测。本文对限制间隙条件下等温点接触弹流润滑问题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了速度参数、材料参数和刚性间隙H00对油膜厚度和承载力影响。根据计算结果,回归出新的承载力以及膜厚计算公式。另外,对限制间隙条件下的润滑油膜特性进行了试验观察,将结果与数值分析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2.
橡胶滑块与镀镍钢环的水润滑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水润滑橡胶轴承在完全水润滑条件下的标准实验模型进行了弹流理论建模,应用多重网格技术对理论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完全水润滑条件下,在高速轻载时形成了弹流润滑,而在低速重载时,即使在完全水润滑条件下橡胶滑块与镀镍钢环之间也较难形成稳定的弹流润滑。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弹流润滑条件下点接触表面变形及其对表面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微织构法制备了一组不同形貌参数的滚动轴承滚道表面试件,基于表面频谱分析和弹流润滑快速算法(幅值缩减法)分析了试件在不同工况参数下的弹性变形。使用ISO 25178三维形貌参数体系对变形前后表面进行表征,研究了点接触弹流润滑状态下表面形貌的弹性变形与载荷、转速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弹流接触使表面形貌发生显著的弹性变形,载荷、转速等工况参数对变形量影响较大,表面弹性变形使得形貌参数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4.
平均型条纹粗糙表面的弹流润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楷 《机械设计》1998,15(4):38-40
基于H.S.Cheng的平均流量模型理论,本文写出了任意条纹方向粗糙表面平均雷诺方程,对其用Newton-Raphson方法进行了数值分析,着重讨论了表面粗糙度及其纹路方向对润滑的影响,并计入了微凸体的接触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度及其纹中方向对部分膜弹流润滑甚至会膜弹流润滑的影响都是不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Hertz接触理论,对联合载荷作用下滚子-滚道进行接触分析,同时基于弹流润滑理论,建立风电主轴承润滑状态理论分析模型;以某型兆瓦级风电主轴承为例,采用该模型研究其极限工况下滚子-滚道接触载荷和接触应力分布、最大受载滚子沿素线方向的接触应力和接触载荷分布以及滚子-滚道接触处平均速度,并分析其在极限载荷工况下的润滑状态。结果表明:由于滚子端部应力集中,油膜沿素线呈现两端薄、中部厚特征;滚子-滚道沿素线油膜厚度与接触表面粗糙度处于同一数量级,接触表面质量对润滑状态有重要影响;改善轴承的润滑状态可从轴承结构、润滑参数及加工质量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部分弹流润滑状态的初步测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用电阻法对部分弹流润滑状态的初步测试。文中介绍了试验机、试件、试验原理和测试方法,还给出了一些测试结果,并对其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可以推测,根据大量的测试数据能够统计出金属接触的面积比率和时间比率。文章认为电阻法是测试部分弹流润滑状态的一个有效方法,它对进一步研究部分弹流润滑和接触磨损机理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运用齿轮弹流润滑稳态等温线接触数学模型,对渐开线变位直齿轮进行弹流润滑数值分析;计算并分析正传动和负传动2种工况下变位齿轮的弹流润滑状态,并与标准齿轮传动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讨论正传动工况下,变位系数对齿轮弹流润滑的影响。结果表明,稳态等温条件下,齿轮的变位对油膜压力影响不大,而正传动工况下,随变位系数的增大膜厚增大,在负传动工况下,随变位系数的增大膜厚变薄。  相似文献   

18.
流变弹流润滑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在诸如齿轮传动、轴承、凸轮挺杆等高负荷接触的摩擦副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数值计算方法的发展,为弹流润滑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和数学基础.现代高科技在弹流测试技术中的应用,验证了弹流研究的理论成果,揭示了弹流润滑的内在机理.本世纪60年代Dowson等人通过数值计算,考虑润滑剂粘  相似文献   

19.
针对齿面接触温度对齿轮啮合过程的重要影响,基于Blok闪温理论推导了直齿圆柱齿轮在4种不同润滑状态下的齿面接触温度计算公式,分析齿面接触温度沿啮合线的分布情况及转速、转矩、润滑油黏度和齿侧间隙对齿面接触温度的影响规律,实验测量不同工况下的齿面接触温度。数值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表明,齿面接触温度在进入啮合位置和齿顶处达到最高,而在节点附近接近于室温。弹流润滑状态下齿面接触温度随着润滑油黏度增大而升高;在混合润滑状态下则相反;边界润滑状态下润滑油黏度与齿面接触温度无关;随着转速、转矩和齿侧间隙增大,齿面接触温度升高。研究结果可为齿面接触温度的计算和实验测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由于弹流润滑的接触区域小、润滑膜厚度薄,且由于润滑脂的非线性黏塑性和强烈的非牛顿性,使得弹流脂润滑的润滑膜厚度测量及实验研究十分困难。基于光干涉测量润滑膜厚度的基本原理,研制出一种弹性流体动力脂润滑的光干涉试验台,并设计其机械传动装置、图像采集装置、供脂及加载装置。在该光干涉试验台上进行白光干涉和单色光干涉试验,Hertz干接触及弹流脂润滑试验。结果表明,该光干涉试验台采集的图像清晰稳定;采用单色光干涉试验比白光干涉试验获得的条纹更加清晰,且测量范围更大。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结果一致,表明该试验台可用于弹流脂润滑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