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市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向城市居民提供各项必需的公共设施。然而其中某些特殊设施,如垃圾转运站、变电站、精神病院等,可能会对其周围的生活环境、居民健康与经济财产造成损害,以至于所在地居民反对这些设施的设置甚至强烈抵制,即所谓“邻避现象”。这已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中一个日益凸显的难题。本文以邻避现象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为指导,从我国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现实分析出发,探讨邻避现象的成因与应对策略,以期为此类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之见。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和城市的发展,全国各地先后发生了多起由邻避设施引起的群体性事件,邻避现象已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不良因素,同时也为城市发展建设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剖析了邻避现象的本质成因,从社会、政策角度对预防和解决邻避现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4)
相较于国外,国内有关邻避研究起步较晚。考虑到对自身生存权的关注和环境正义的诉求,邻避不能完全归结为个体的自私自利和地方偏狭主义,风险感知、相对剥夺感、对政府和专家共谋的质疑、低成本理论对其有较好的解释。具体到我国,邻避运动是国家自主性及单位制式微、公民权利意识觉醒的产物,寻求更具操作性的化解邻避冲突、实现社会良性运行的手段亟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频繁发生邻避冲突事件的现状,从博弈论视角分析邻避效应的演化机理与成因根源,并提出相应规避机制。针对不同决策主体构建了三类邻避效应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引入邻避因子_m^n、信息传播函数λ(x)等参数,建立地方政府与邻避居民的一般化复制动态方程,深入分析了地方政府封闭决策期、协商谈判期以及设施兴建运营期时的邻避效应演化机理。分析得出:邻避居民由于信息匮乏,导致风险损失预期值K增高,从而增强冲突演化进度与强度;规避邻避效应的关键节点在于避免邻避效应的利益冲突,其根源在于不同主体对邻避设施风险成本感知的巨大差异,以及由差异导致的应对策略和行为;邻避因子_m^n值大大降低,驱使邻避居民风险偏好抗争收益大于风险抗议成本,形成冲突演化。最后基于合作博弈理论分析提出规避机制,只有博弈双方共同签订具有特定约束力行为的协议,才能充分避免邻避居民的利益受损,邻避效应才能得以最终规避。  相似文献   

5.
城市邻避性公共设施建设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晖 《规划师》2009,25(12):80-83
某些城市公共设施因具有显著的负外部性而遭到所在地居民的反对和抵制,导致此类设施建设陷入“邻避”困境。主要原因在于设施的负外部性产生了不对称的收益一成本分配结构,即设施服务功能带来的利益由广大市民共享,但生产或运营成本却集中转嫁给设施周边的居民,进而引发利益冲突。为此,应在设施的规划、建设过程中综合采用各种技术与政策手段,采取一种建立在公众参与基础上的更加灵活、互动的规划建设模式,减少转嫁于周边居民的外部成本,从而改变居民的反对态度。  相似文献   

6.
邻避设施规划之困境——上海磁悬浮事件的个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卫 《城市规划》2011,(2):74-81,86
许多城市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公共设施,都面临因负外部性而引发的公众抵制现象,这种现象一般被称为邻避。长期以来,邻避现象被视为公众自私心理的反映,其症结也被归因为利益问题。通过对上海磁悬浮事件的分析,指出邻避设施规划冲突背后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关系,并非单纯的自私心理或利益因素能够解释。邻避设施规划必须回归到理性的公共利益分析与管理上,解决公共利益界定、利益保护和程序这三个关键问题,方能促进规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陈勇  华晨 《规划师》2015,(3):29-33
研究从民法物权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城市规划、地役权和"邻避"现象的关系,通过逻辑分析、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指出,"邻避"现象本质上属于维护财产权的物权行为,是自私自利的极端表现,严重威胁到城市规划的实施。同时,不动产产权的无限扩张受到地役权的制约,地役权是不动产产权内生的自我限制机制,与财产权构成辩证否定的关系,可以依法限制"邻避"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指出了城市规划具有地役权属性,利用城市规划解决"邻避"现象的方法和机制,建立针对"邻避"的民法物权诉讼机制,对限制"邻避"现象将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胡峰 《建筑与环境》2009,3(4):44-45
城市邻避性设施是城市必不可少的公共设施.在物权法、城乡规划法相继出台的背景下,如何达到管理与建设的需要,是目前该类规划编制值得思考的重要命题。本文以广州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布局规划为例.探讨了该类专项规划编制的思路,进行了该类规划编制的总结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哈齐高铁哈尔滨段建设所引发邻避事件的剖析及对公众利益与私人利益的辨析,提出了相应对策和管理措施,并在事件的发展中汲取可行的解决方式,促使邻避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回归到理性、公平、公开、和平的基础上,以期化解高速铁路及其他类型邻避设施规划建设可能面临的矛盾和困境。  相似文献   

10.
城市燃气设施既是城市的生命线工程,也是传统的城市邻避设施,会对设施周边区域的环境质量等不利影响.论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的先进经验,结合城市燃气设施功能属性、建筑特征等要点,从破除邻避和实现邻利2个方面提出邻利化对策,以期为城市燃气设施邻利化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法学思考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郭建  孙惠莲 《城市规划》2004,28(1):65-68
市场经济的发展,依法行政的真正实现都要求在公众关心和有关公众切身利益的活动中有公众的参与。公众对城市规划的参与权是宪法赋予的。本文通过中外对比指出公众参与是《城市规划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必须完善我国城市规划法规当中有关公众参与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从城市规划和环境立法角度出发,对伦敦城市雾霾史的四个主要阶段分别进行论述.并结合伦敦城市雾霾成因,揭示伦敦雾霾控制历程中,合理城市规划、强化环境立法对伦敦摆脱“雾都”阴影的直接推动和经验规律.对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愈演愈烈的城市雾霾现象的改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对城市轨道地下水风险进行综合防控,借助GMS与MIDAS/GTS数值模拟软件形成城市轨道交通地下水综合模拟分析技术,弥补地下水控制工程勘测阶段分析不足、设计阶段计算方法单一的问题;通过对实际工程的研究分析与问卷调查,总结了地下水控制工程及总体施工的安全风险问题及应对措施,从而形成了综合防控措施体系.并根据施工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地质安全战略与城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效军 《规划师》2002,18(1):14-16
城市地质灾害对城市安全和各项建设的影响巨大,城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和重要组成部分。就城市地质安全战略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特点、内容、深度及与相关规划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当今时代最大的环境挑战是城市和建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以及对能源、土地、水和食品安全日益增长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城市需向更可持续的城镇化模式转变,建筑和城市规划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为此提出了15项绿色城市法则,以应对现存街区、区域和城市转型的挑战,并对中国低碳或无碳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地铁施工对周边构筑物影响的安全预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艳文 《建筑技术》2009,40(2):128-131
北京地铁4号线宣武门站东南出入口施工中,进行了模拟预控分析,以评估对周边构筑物造成的安全影响。根据分析结果,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保证了施工安全。这种预控处理分析的方法对类似工程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城市的发展与控制是城镇化过程中相互对立与统一的两个侧面。在以往的研究中,对大城市只讲控制而限制其发展,对中小城市只强调发展而忽视控制,都被实践证明是片面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任何级别的城市既有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要进行必要的控制和引导。当前对城市发展规模调控的基本思路是:(1)对城市调控的政策和措施应符合城镇化的基本规律;(2)加强区域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3)运用地租的经济杠杆节约、集约用地,遏制城市无序蔓延;(4)借鉴国外经验,根据"精明"增长的理念,合理确定城市增长边界。  相似文献   

18.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常规生活模式,随着防疫形势的稳定,人们的室外活动需求逐渐增加.文中以哈尔滨市儿童公园为例研究人群活动的时空特征,通过访谈、问卷等方法调查疫情前后的活动数量、类型、规模、频次差异,通过数据挖掘、地图注记等方法分析活动的空间特征及布局,研究疫情防控常态化对寒地城市公园造成的影响,进而提出寒地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19.
郭少青 《城市规划》2019,43(2):109-118
由于垃圾焚烧厂的建设而引发的环境邻避冲突频频,其深层次原因是在双重博弈结构中,行政科层对主政官员形成强激励,而辖区内公众和邻避项目的中标企业对其形成弱激励,因此对地方主政官员的行为偏好产生影响,由此使得邻避冲突的治理陷入了"封闭式决策"和"叫停式补救"的怪圈。本文提出3条主要路径,优化当前的环境邻避冲突的治理,必须从根源性的治理改革做起:走向"协商民主模式"的环境公共决策机制;加强政府信息能力建设;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20.
何强为 《城市规划》2001,(11):49-52
法与现代城市规划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法对于规划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可资利用的工具 ,更是城市规划理性发展的重要来源。从理论知识、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配置四个方面建构并论述了法学理性值得城市规划借鉴研究的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