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7 毫秒
1.
当前,我国城市住宅的户内空间都遵循着类似的空间序列模式。本文从空间编码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这一序列模式是如何在功能理性原则和传统居住空间意义营造的双重作用下被固化下来并逐渐趋同的。  相似文献   

2.
高强 《城市建筑》2014,(21):18-19
当前,我国城市住宅的户内空间都遵循着类似的空间序列模式。本文从空间编码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这一序列模式是如何在功能理性原则和传统居住空间意义营造的双重作用下被固化下来并逐渐趋同的。  相似文献   

3.
中小户型住宅已经成为现阶段城市住宅消费的主流。本文主要论述中小户型住宅的精细化设计,通过中小户型住宅设计过程中压缩公摊面积、户内的平面布置、居住功能空间尺度的选择、室内功能空间的灵活分隔及住宅节能等方面,对中小户型设计进行一些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汉 《南方建筑》2010,(1):68-69
体制转型背景下的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城市变迁进程,即"城市转型"。单位制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基本统治体制,在城市层面表现的最为典型,构成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基本城市管制体制。在城市层面上依据空间维度进行单位组织的划分,就得到了"单位制社区",这正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城市的基本功能单元和管理单元。宏观的体制转型导致原有的"单位城市"发生新的剧变,新一轮的城市空间重构高潮开始。单位制社区的土地利用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单位集体消费"逐渐解体,新形态的单位生活圈形成。  相似文献   

5.
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和国家政策新要求带来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下,城市消费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的互动日渐密切,重塑着城市消费空间的外延和内涵,也孕育出新的消费空间形态——“网红打卡地”,成为当代城市消费发展的重要建构性力量,重塑着新时代的城市空间。一方面,网红打卡地空间清晰地透视了人们当下新的符号消费需求,完成了类型划分和场景拓展,并实现热度积累和热度变更,其发展和盛行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虚拟空间中的消费价值观;另一方面,随着网红打卡地的出现,城市地理布局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规律,空间热度持续集聚流动,城市实体空间形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的后发达经济城市中,大量单一模数化的高层住宅将逐渐被拥有新大都市特色的住宅模式所替代。新都市主义强调个体消费对城市的回归,发展和城市相互支持并紧密相连的个性化高层居住模式。这种集城市功能于一体的都市住宅综合体在满足人们对城市资源的高度利用的同时考虑了居住空间与公共空间关系的新前景,个体性与市民性的实现,功能主义与城市可持续性的整合,而这些理念也是目前中国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所需要学习的。  相似文献   

7.
《工业建筑》2013,(11):156-158
以长春市近年来建设的集合住宅外部形态为研究对象,在肯定其形态内容丰富性的同时,也关注了其形态特征上的趋同与地域文化特征的缺乏。客观理性地看待这种趋同现象是未来寻求区域住宅建筑文化多元发展、塑造具有区域特色城市景观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曹卓 《建筑科学》2008,24(3):196-198
在城市化过程中,城郊住宅是城市居民主要的住宅供应来源之一,对解决城市住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城郊住宅的概念与类型入手,通过对其消费需求的分析,系统的论述了城郊住宅的规划布局原则,并对城郊住宅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洪悦 《中外建筑》2009,(4):111-112
在城市化过程中,域郊住宅是城市居民主要的住宅供应来源之一,对解决城市住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城郊住宅的概念与类型入手,通过对其消费需求的分析,系统地论述了城郊住宅的规划布局原则,并对城郊住宅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消费主义和消费文化在城市的兴起,各种消费空间在城市中扩张,将历史空间打造成全新的消费空间成为很多大都市进行空间生产的重要手段。基于这一背景,以成都远洋太古里为例,运用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相关理论,对基于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而成的城市新型消费空间进行政治经济学分析。认为在城市新型消费空间的生产过程中,政府主要通过行政权力对制度空间进行规训,而开发商主要通过资本对物质与经济空间进行打造和控制,城市新型消费空间的生产由权力与资本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在此基础上,对此类空间的生产模式进行批判性反思,如空间打造和使用过程中存在本土文化的表面化、空间的排他性以及缺乏公众参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人口老龄化与城市既有住宅老化的社会背景下,对城市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设计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双重效益,其主要根据老年人生理心理状态以及行为特征,对既有住宅空间的空间格局与配套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在实现既有住宅空间功能再造的同时,满足老年人精神与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  相似文献   

12.
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背景下,城市出现了趋同的态势,因此对城市空间特色的塑造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本文以徐州为例,基于地域文化下研究城市空间的特色,寻找出存在问题,提出城市空间特色塑造的手法和对策,形成特色的城市,提升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3.
美国农村住宅金融启示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住宅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相对近年来建猛发展的城市住宅市场,农村住宅建设与消费明显滞后。本文对美国的农村住宅金融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建立我国农村住宅金融体系提出了若干设想,以改善农民人居环境。加快农村住宅建设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发表此文,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以及科技的不断革新,传统的时空观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以时空压缩和时空分离为代表的新时空体验。在城市由生产中心向消费中心转变的发展过程中,一些新现象折射出消费社会时空体验变迁的痕迹,主要表现为城市的全球化、城市的快速更新、城市特色的趋同发展、临时性建筑的大量运用、拟像场景的不断出现等等。针对时空观的变迁,城市空间的发展应作出适时的应对。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世界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激烈的城市文化竞争过程中,城市内部产生多种类型的文化空间,而自下而上的跨国文化消费空间是城市独特文化的空间载体。本文以柏林"贫困但性感"的克洛伊茨贝格街区为例,探究具有丰富跨国亚文化特征的文化消费空间的演化过程与机制。该街区原本具有深厚的跨国文化积淀,新世纪以来,其在柏林经济文化转型与后现代文化消费转型双重作用下,形成了跨国文化消费空间。具体的空间作用机制包括:以全球个性文化体验消费为先导;由多级政府政策引导、国内外资本投入以及社区协调为支撑;最终得以激活街区经济、文化与社会活力,从而使得该街区成为柏林对外宣传与全球营销的城市文化热点。本研究丰富了对世界城市文化动力的认识,也对城市内部跨国、跨地方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多方互动协同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康宁 《山西建筑》2003,29(6):16-17
通过分析市场经济下 ,房地产开发商、消费群体和建筑师之间的运行体制的变化 ,探讨了市场经济下的住宅设计的新特点 ,指出建筑师只有遵从市场导向 ,提高自身素质 ,才能设计出好的住宅方案。  相似文献   

17.
福州城市住宅户型模式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福州城市住宅户型的发展历程,针对福州城市住宅户型空间模式的发展现状,指出当前福州城市住宅户型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当前政策调控的形势下,提出福州城市住宅户型模式发展的方向和策略,以期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福州城市住宅户型空间模式的健康、稳定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总体城市设计产生背景、实施障碍与实施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在城市形态和空间方面所存在的城市整体面貌趋同、城市公共空间不足及封闭社区蔓延等问题成为总体城市设计产生的现实背景和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总体城市设计的目标实现存在着矛盾与障碍,形成独立系统、融入现有规划体系、调整开发与管理模式成为总体城市设计可能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9.
《新建筑》2016,(1)
中国的城市在经过30年的急速发展后正使得公共空间的人文内涵走向失落的边缘——消费主义占领城市空间,以经济增长为主导的强规划思维无形中驱散了城市空间中应体现的人性尺度与人文关怀,中国城市的公共空间正走向消费转型与人文再生的交叉点。中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已大量流失了原有的生活肌理与文化标的。商业大军似已取得宣誓城市活力的主权,面临信息化时代下的网络社交与电商经济,也使朝消费转向的公共空间再一次面临空洞化的挑战。承载人文内涵与价值的实体公共空间很有可能将成为新经济模式下的独特城市活力要素,也是中国城市空间寻找并重新定义具有人文色彩的公共空间的关键契机。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住宅是人类赖于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随着时代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进程,人类对居住的要求也从单一的住宿而发展到环境生态和外部空间的领域。据中华全国总工会职工生活保险部门关于城市职工住宅消费的调查中提供的数字,今后几年我国城镇居民中每年将有约二百万对青年结婚,按面积定额的下限每户40平方米计即需每年建八千万平方米的结婚住房,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全国城镇每年住宅竣工面积的一半,1985年全国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