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G系列降粘剂对宁一联原油乳状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建兴  刘艳 《油田化学》2000,17(1):17-20
研究了HG系列降粘剂对不同含水率的华北油田宁一联原油乳状液流变性的影响。HG系列降粘剂为华北油田常用降粘剂,其主剂为多乙烯多胺起始的嵌段聚醚表面活性剂。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水率10%-60%的宁一联原油乳状液中加入HG降粘剂民状液流变行为指数n增大,稠度系数k减少,粘度降低,低温屈服值减小,凝点降低,转相点降低;降粘剂对不含水原油和含水率≤10%的原油乳状液无效;降粘剂的效果随含水率增大而增大。对于  相似文献   

2.
在油田开发的初期和中期,油水混合物一般形成油包水型乳状液,与原油相比,油包水型乳状液的流变性恶化,不利于油田开发和管道输送。在原油乳状液中加入适当的降粘剂,可以使油包水型乳状液提前转相成为水包油型乳状液,改善乳状液的流变性,主要表现为牛顿流体性质增强,粘度或表观粘度减小,低温结构强度降低,由于原油性质不同,药剂类型不同,降粘剂对原油乳状液的影响也不同。因此,使用降粘剂时,应对药剂品种和加药量等条件进行了评选。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集油过程能耗 ,大庆油田近年来在双管掺水和单管不掺水集油流程上 ,开展了大规模工业性加原油乳化降粘剂降低集油温度的试验 ,取得了显著的节气和节能效果。针对原油乳化降粘剂在推广试验中暴露出的单管不掺水集油流程比双管掺水集油流程所需加药量高的问题 ,本文建立了计算集油管道中原油乳化降粘剂有效浓度的数学模型。1 数学模型的建立图 1为转油站集油系统的简化模型。图 1 转油站集油系统简化模型图中O为油相流量 ,W为水相流量 ,Di 为原油乳化降粘剂中活性组分i的流量 ,数值下标代表集油流程中的不同管段。由集油系统的物…  相似文献   

4.
高含水油井新型防蜡降粘剂HW—01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吴迪  李克顺 《油田化学》1997,14(3):197-201
本文介绍了根据高含水油井采出液特点研制的高含水油井新型防蜡降粘剂HW01,给出了HW01的乳化降粘性能、对水包油型原油乳状液油珠聚结温度的降低作用、防蜡效果以及以HW01为乳化剂配制的水包油型原油乳状液的热沉降脱水性能,并与AE1910进行了比较。本文还探讨了高含水油井防蜡降粘剂的作用机理,提出了高含水油井防蜡降粘剂研制开发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准确预测原油乳状液的黏度对于油水混输管道的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将8种不同物性的原油制备成油包水乳状液,通过流变仪对乳状液的黏度特性进行测定,研究了温度、含水率及剪切速率对油包水乳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并对原油物性进行定量表征,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原油、不同剪切条件的油包水乳状液黏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油包水乳状液的表观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具有剪切稀释性,可采用幂率模型来描述油包水乳状液的流变特性。随着含水率上升,油包水乳状液的稠度系数(K)逐渐增大,而流变特性指数(n)逐渐减小;随着温度升高,K逐渐减小,而n逐渐增大。油包水乳状液黏度预测模型的最佳适用条件为:乳状液体积含水率0.30~0.60、温度30~60℃、乳状液黏度10~2000 mPa·s。该模型计算黏度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平均相对偏差为8.1%,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油水乳状液不稳定的表现之一是转相。注水开发的油田,油井含水上升,乳状液中水(或油)的内相体积增大。当含水上升到一定程度即内相体积增大到一定数值时,油水乳状液将发生转相,即由 W/O 或O/W 型转为 O/W 或 W/O 型。同时,由于转相,使游离水增多,回压降低,管线沿程的流动阻力减小,这对原油的不加热输送,减少油田老区改造的投资以及减少脱水破乳剂的用量,都是很有利的。  相似文献   

7.
黄启玉  王蕾 《石油学报》2013,34(4):765-774
通过显微镜观察并拍摄原油乳状液的微观结构图像,研究了乳状液体系分散相液滴大小及分布规律,以及微观液滴分布对乳状液体系流变性的影响机理。W/O型原油乳状液中含水率增加,引起内相液滴个数增多,小液滴所占的比例减小,相对大的液滴所占的比例增大;搅拌转速的增大,使体系内相液滴个数增多,平均液滴直径减小。通过测试在固定搅拌条件下制备的不同含水率的3种含蜡原油乳状液在原油凝点附近温度屈服特性和触变性等流变特性,可以发现随含水率的增大,乳状液体系屈服应力增大、触变性增强,且含水率越高,变化的趋势越明显。通过测试不同搅拌转速下制备的含水率为30% 的原油乳状液在原油凝点附近温度的触变性,可以看出随搅拌转速的增大,体系经受同等剪切速率剪切时对应的剪切应力增大、触变性增强。进一步建立了屈服应力与测试温度、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式,其平均相对误差为9.83%。  相似文献   

8.
1·乳化降粘性乳化降粘性测试用于评价原油乳化降粘剂对原油乳状液转相点的降低作用和其对原油乳状液的降粘效果,测试步骤如下:①在容量为150mL的配方瓶中配制适量具有一定聚合物和原油乳化降粘剂含量的水样;②加入适量油样(油水总量为100g)后将配方瓶放入温度为测试温度的水浴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庆西部斜坡稠油在开采过程中与地层水和注入水乳化生成高黏的油包水型乳状液降低地层流动性的问题,通过流变性实验和岩心流动实验,研究了乳化、温度及地层渗透率对稠油黏度和地层流动性的影响规律,明确了原油在地层中流动困难的原因及改善流动性的技术方向。结果表明:含水乳化和温度是影响其黏度的主要因素,温度由30℃上升至120℃,脱水稠油黏度降低了95.5%;当含水率低于70%时,原油与水形成油包水型乳状液,含水率越大黏度越大,含水率为70%的稠油的黏度是脱水黏度的30倍左右;地层渗透率、温度及含水乳化对原油地层流动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地层渗透率越低、温度越低、含水乳化越严重,原油流动性越差,不同温度和含水率下的采油指数相差可达10倍以上。因此,促使含水稠油乳状液转相是油田降黏增产的有效途径。研究成果对同类油藏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影响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室内制备油包水型原油乳状液的制备参数(转速、乳化时间)、含水率、水电导率以及温度等因素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转速对原油乳状液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转速为7000r/min,乳化时间为8min时形成了乳状液,而且转速越大、乳化时间越长,水滴粒径越小,粒径分布越均匀,原油乳状液越稳定;含水率越高,原油乳状液稳定性越差;原油乳状液电导率的大小取决于乳状液中水电导率的大小,能够反映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温度升高,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11.
流动改进剂降低含水原油转相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流动改进剂对大庆含水原油在集输管路中流动的影响,在具有长20 m水平工作段的管道流动实验装置上,在40℃测量了流动改进剂DODE加量分别为0、150、200和250mg/L、含水率分别为30%~90%的高含水原油不同流量下的流动参数,计算出剪切速率和表观黏度.在直径76和50 mm管道内,剪切速率691/s的表现黏度~含水率关系曲线均按先上升,达到最大值后又下降的规律变化,表观黏度最大值对应的含水率即转相点含水率,转相点含水率随剪切速率降低而减小,在同一剪切速率下随流动改进剂加量增大而减小,最后基本趋于稳定不变.不加剂含水原油的转相点含水率为50%~70%,加剂250 mg/L时的稳定值在35%~45%,即流动性改进剂可使W/O原油乳状液提前转相.将实验数据用S函数进行拟合,得到了可预测加入一定量流动改进剂的含水原油转相点含水率的方程.认为流动改进剂的作用是形成O/W乳状液或拟乳状液及在管壁形成亲水膜.图5参8.  相似文献   

12.
以室内实验为依据。讨论了含水原油的转相问题及温度、含水率对含水原油黏度的影响。河南油田特超稠油的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式减小.黏度一温度曲线拐点在50℃左右。特超稠油转相点的含水率约为50%,在转相点以前,黏度随含水率的升高而增大;在转相点处,黏度达到最大值;在转相点后,黏度随含水率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可通过升高储层温度降低原油的黏度,同时应避免含水率接近转相点的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任二联原油乳状液的流变性,与原油相比,乳状液的非牛顿流体质增强,在温度较高时,仍为非牛顿流体;粘度或表观粘度表升高,低温时的结构强度增加,凝点升高,低温屈服值增大,另外,对原油乳状液转相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以流动状态下的原油乳化含水率来表征原油-水体系的乳化特性,通过实验研究了体系含水率对原油乳化含水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体系含水率较小时,原油能将水相全部乳化,形成稳定的W/O乳状液;而当体系含水率超过一定的临界值后,原油乳化含水率急剧减少,形成的是W/O/W多重乳状液;该临界体系含水率,即为原油乳状液从W/O型向W/O/W型转变的转相点。确定了5个典型参数来表征原油物性,分别是沥青质胶质含量、蜡含量、机械杂质含量、原油酸值、原油全烃平均碳数。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原油乳状液转相点预测模型,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为3.2%。  相似文献   

15.
水溶性稠油降粘剂性能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粘率是稠油降粘剂重要的性能评价指标,针对稠油降粘剂评价标准中关于降粘率评价方法的规定,分析脱水稠油和未脱水的W/O(油包水)型稠油乳状液对降粘率测试结果的影响程度。在实验中发现不稳定的O/W(水包油)型稠油乳状液的表观粘度测试数据浮动较大,列举了几种不同的粘度测试系统对不稳定的O/W型稠油乳状液表观粘度测定结果的影响。同时联系原油开采及处理过程,分析稠油经过化学降粘后对其后期的脱水处理和稠油污水净化过程的影响,建议在稠油降粘剂评价标准中增加“稠油降粘剂与原油破乳荆、反相破乳荆配伍性”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6.
大庆油田目前原油采出液大部分井站综合含水率已超过85%,部分油井采出液综合含水率已达到了90%以上。随着采出液含水率的上升,原油采出液的类型也发生了变化,已由过去的油包水型(W/O)为主转变为水包油型(O/W)和水包油包水型(W/O/W)多重乳状液。而目前  相似文献   

17.
以高含蜡原油、水为实验介质,探索了油包水乳状液在管流实验条件下的蜡沉积规律,着重研究了温度及含水率条件的影响,分别从沉积物质量、碳数分布和含水量的角度,定量分析了油包水乳状液管流蜡沉积的相关机理。结果表明:沉积物质量随含水率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沉积物含水量却始终增大,同时沉积层厚度与含水率关系图谱中拐点含水率随温度降低而前移,由此揭示了多相管流蜡沉积中胶凝作用的影响,这将为油水混输管道的设计、运行和管理提供相关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小原油在集输过程中的流动阻力,在实验室进行了向含水原油中加入DODE系列流动改进剂后的原油流动性实验.结果表明,含水原油中添加DODE系列流动改进剂可以使含水原油的转相点由原来的50% ~70%提前到了30% ~50%,形成具有适度稳定性的水包油型原油乳状液,有效降低了原油乳状液的表观粘度.  相似文献   

19.
在恒定剪切应力和剪切应力线性增加2种加载模式下,研究了油包水(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胶凝体系在凝点温度附近的屈服行为。以原油乳状液胶凝体系的屈服应变、屈服剪切速率为特征量,分析了剪切应力加载条件、加载量和胶凝体系含水率对含蜡原油乳状液胶凝体系屈服特性的影响规律。引用屈服应变比例系数的概念,分析了不同恒温静置时间后含蜡原油乳状液胶凝体系结构恢复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屈服应变可作为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胶凝体系屈服的判据;增大原油乳状液胶凝体系含水体积分数,屈服应变增大,屈服剪切速率减小,体系恢复度增加。增大剪切应力加载量或剪切应力增加速率,原油乳状液胶凝体系屈服剪切速率增大,该体系的结构恢复程度变差。  相似文献   

20.
华北油田原油乳状液转相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华北油田原油乳状液转相的检验方法及其与管道输送有关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对几种原油乳状液的试验研究,指出了有利于管道输送转化的条件,总结了原油乳状液随影响因素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