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实验采用干法工艺制备了几种以芳纶和海泡石混合纤维为增强体的摩擦材料,重点研究了海泡石含量对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海泡石纤维含量在15%时所制成的摩擦片,其摩擦系数较高,磨损率低,力矩曲线较为理想且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
在制备的新型稀土摩阻材料中,研究了丁腈改性酚醛树脂粘结剂含量变化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文实验条件下,树脂粘结剂的含量对稀土摩阻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有较大影响,当树脂粘结剂含量为20%时。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最佳,并且分析了树脂粘结剂含量对材料性能影响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3.
通过改变增强体纤维含量(10wt%~30wt%)研究其对新型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通过定速摩擦性能试验机测试不同纤维含量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磨后的微观形貌,进而分析其摩擦过程。结果表明:随混杂纤维含量的增加,各温度阶段的摩擦系数逐渐减小,磨损率总体呈现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纤维含量为10%~15%摩擦材料具有较高且稳定的摩擦系数和低磨损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干法热压制备纤维增强有机摩擦材料,对玻璃纤维结构特性对有机摩擦材料样品的摩擦磨损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适宜长度的玻璃纤维可以有效提高摩擦磨损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当玻璃纤维长度为9~12mm时,摩擦材料样品的综合性能最佳,平均摩擦系数μ=0.41,磨损率0.5×10~(-7)cm~3·(N·m)~(-1),冲击强度3.5kJ·m~(-2),各项性能符合GB 5763-2008,表明该材料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提高树脂基复合材料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本文引入一种具有自修复性能的微胶囊,以修复粘结产生的微裂纹,从而改善材料的摩擦学性能。通过界面聚合法,以脲醛树脂为囊壁,环氧树脂为囊芯材料,制备微胶囊,并分析乳化剂的用量对微胶囊产率和囊芯率的影响;采用SEM观察微胶囊的微观形貌、FTIR表征化学组分;研究微胶囊的加入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微胶囊直径为40~60μm、壁厚为2~3μm的粗糙球体;乳化剂的优化用量为14mmol时,微胶囊的产率为67.5%,囊芯率为64.88%;当微胶囊的添加量为5%时,复合材料的平均摩擦系数为0.141,比未添加时提高了19%,磨损率明显降低了40%,表明微胶囊技术能够较好地改善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  相似文献   

6.
以(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为增容剂,采用挤出工艺制备了聚甲醛(POM)/高密度聚乙烯(HDPE)/EAA共混物,考察了不同含量的EAA对POM/HDPE共混物的摩擦磨损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共混物的磨损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共混材料的磨损机制以粘着磨损为主,随着增容剂EAA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POM/HDPE/EAA的质量比为90/10/2时,摩擦因数和磨损量表现出最小值;加入增容剂EAA改善了共混物的相容性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酚醛树脂、丁腈橡胶、重晶石、玄武岩纤维和钢纤维等为原料进行摩擦材料的制备,研究了玄武岩纤维和钢纤维含量对摩擦材料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玄武岩纤维含量为10%~25%(质量分数,下同)时,随着纤维含量的减少,摩擦材料的冲击强度增大、压缩强度减小;当纤维总量占30%且玄武岩纤维与钢纤维质量比为1:1时...  相似文献   

8.
钟厉  黄新  邓小强  韩西  钟科 《塑料工业》2021,(5):106-110
借助控制变量法探究石墨烯含量对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一次热压成型技术制备石墨烯改性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试样,利用洛氏硬度计、剪切强度试验机和定速式摩擦试验机分别检测其硬度、内剪切强度和摩擦磨损性能,分析石墨烯含量与摩擦材料相关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石墨烯含量0.3%试样综合性能最优,随着石墨烯含量增加其硬...  相似文献   

9.
10.
制备了3种增容剂增容的尼龙(PA6)/高密度聚乙烯(PE-HD)共混物,对其力学性能、吸水性、表面疏水性进行了测试,用体视显微镜对共混物拉伸断面和冲击断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HD800E增容的PA6/PE-HD力学性能较好,特别是其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较大,相对于纯PA6,分别提高105.3%和36.9%,3种增容剂均能改善PA6的吸水性能和表面疏水性,其中,HD800E增容的PA6/PE-HD的饱和吸水率较小,为纯PA6的46.2%。  相似文献   

11.
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分别对模压成型法、机筒成型法制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进行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机筒成型的PE-UHMW试样的磨合期较短,稳定区间摩擦系数为模压成型PE-UHMW试样摩擦系数的62.4%,机筒成型的PE-UHMW试样在载荷、转速变化的条件下摩擦系数表现更稳定;磨损量都呈现先快速增大后缓慢上升再快速增大的趋势,试验60 min后,模压成型PE-UHMW试样的磨损量为1.4 mg,机筒成型试样的磨损量为1.2 mg,机筒成型PE-UHMW试样的耐磨性能优于模压成型PE-UHMW试样;对试样摩擦磨损试验后的表面形貌的SEM分析表明,模压成型的PE-UHMW试样的摩擦机理主要为粘着磨损和疲劳磨损;机筒成型的PE-UHMW试样的摩擦机理以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为主,后期转化为粘着磨损。机筒成型的PE-UHMW试样摩擦磨损过程中的磨粒起到自润滑及减摩剂的作用,其热力学及力学性能优于模压成型的PE-UHMW试样。  相似文献   

12.
以废弃油茶果壳和高密度聚乙烯(PE-HD)为原料,采用挤出成型工艺制备了PE-HD/油茶果壳复合材料.采用热重法测试了油茶果壳的热稳定性,研究了油茶果壳平均粒径、添加量及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果壳初始热解温度为211℃,热解残炭率达31.35%.随着油茶果壳平...  相似文献   

13.
采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对稻壳粉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在过氧化二苯甲酞(BPO)引发剂的作用下与高密度聚乙烯(PE-HD)混合挤出制备了PE-HD/稻壳粉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熔体流动速率测定,并对硅烷接枝PE-HD粒子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偶联剂处理对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偶联剂的加入,降低了熔体流动速率,使得木塑复合材料各组分的分散性和相容性得到了改善;当偶联剂、PE-HD和稻壳粉的质量比为1∶100∶50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其中弯曲强度相对于未加偶联剂的复合材料提高了32.24 %,冲击强度提高了140 %;稻壳粉的增加,降低了熔体流动速率,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降低了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已经熔融接枝在PE-HD分子上。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增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乙烯-醋酸乙烯酯(EVA)、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对高密度聚乙烯(PE-HD)/聚碳酸酯(PC)/炭黑(CB)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增容剂有利于增强复合材料的正温度系数(PTC)效应,其中嵌段共聚物SBS对复合材料PTC效应的改善效果相对较好,SBS含量为4%(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材料的PTC强度最高,比未添加时提高了14.3%;接枝共聚物PE-g-MAH的加入对复合材料PTC效应的增强效果弱于SBS;无规共聚物EVA的加入对负温度系数(NTC)现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复合材料的NTC强度从0.3下降至0.08。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以未改性PF、市售改性PF、钼酸铵/丁腈橡胶复合改性PF作为基体的摩擦材料,研究了钼酸铵/丁腈橡胶改性酚醛树脂(PF)对树脂基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对不同树脂基摩擦材料的冲击强度、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改性PF基摩擦材料的冲击强度为3.51~3.72 k J/m2,硬度为73~82,高于未改性PF基摩擦材料的冲击强度(3.22 k J/m2)和硬度(52),有效提高了摩擦材料的韧性和硬度。以复合改性PF为基体的摩擦材料,其摩擦系数的稳定性得以提高,其中以含量为10%的摩擦材料最为稳定,磨损率最小。当树脂添加量相同时,复合改性PF基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的稳定性最好,且摩擦系数值保持在0.37~0.40之间,比未改性PF基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和市售改性PF基摩擦材料摩擦系数稳定;复合改性PF基摩擦材料的高温(350℃)磨损为0.45×10~(–7)cm~3/(N·cm),远低于未改性PF基摩擦材料的1.50×10~(–7)cm~3/(N·cm)和市售改性PF基摩擦材料的0.67×10~(–7)cm~3/(N·cm),抗高温热衰退性最好。  相似文献   

16.
基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及其复合材料摩擦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综述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及其改性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规律的研究进展。传统方法改性对UHMWPE摩擦学性能的改善程度有限,而纳米粒子由于自身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使得纳米改性UHMWPE的摩擦学性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梁文军  沈承金  史强  周仕勇 《涂料工业》2011,41(9):65-69,72
为了考查石墨对环氧树脂涂层磨蚀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石墨含量分别为0、2%和8%的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和腐蚀性能。采用MM-200试验机进行摩擦磨损试验,在自配pH为2.97的模拟矿井水中进行腐蚀实验,通过电化学工作站考查涂层的电化学特性。结果显示:加入2%石墨和8%石墨,随着石墨的增加,石墨环氧树脂复合涂层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均减小;在5%NaCl溶液中浸泡10 d后,涂层摩擦系数也有所减小;石墨的加入使环氧树脂涂层在腐蚀介质中腐蚀电位变正、腐蚀电流减小,涂层耐腐蚀性能得到提高;同时,涂层相位角Q值随着石墨的增加而减小,涂层的防水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碳粉粒度对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PF)基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出4种不同碳粉粒度(48,25,18,9μm)的PF基摩擦材料,分别对摩擦材料的密度、硬度、压缩强度、冲击强度、热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碳粉粒度越小,摩擦材料的密度和硬度越高,力学性能越好,高温下的摩擦系数越稳定,且磨损率及200℃时的热膨胀系数越小,热稳定性能越好;当碳粉粒度为9μm时,摩擦材料密度为1.725 g/cm3,洛氏硬度值为92,压缩强度为109.8 MPa,冲击强度为3.72 k J/m2,350℃下的磨损率为1.12×10–7 cm3/(N·m),200℃下的线膨胀系数为1.55×10–5/℃,失重速率最大时的温度为441.3℃,750℃质量保持率为88.6%。摩擦材料中碳粉适宜的粒径为9μm。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纳米SiO2粒子表面的苯乙烯原位聚合反应中,反应体系的组成(单体、引发剂、稳定剂及纳米SiO2粒子用量)对纳米SiO2/PS复合粒子的形态、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SiO2粒子与单体质量比为5%,苯乙烯质量分数为25%,引发剂及稳定剂用量分别为单体用量(质量比)的0.15%和1.5%时,制备出的纳米SiO2/PS复合粒子呈球形,表面光滑无明显缺陷,颗粒之间分散性很好,粒径为0.923μm,分散系数为0.1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