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主要对柳江流域水体和土著鱼肌肉组织中的Cu、Zn、Pb、Cd、Cr、As、Hg等7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并对水体和鱼肌肉组织中各类重金属含量相关性进行分析.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研究发现,柳江及其支流洛清河存在Pb和Hg污染现象,部分点位鱼类中Pb、Cr、Cd也存在超标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大沙河水库微囊藻水华期间重金属在食物链中的传递特征,于2016年5月对出现肉眼可观的轻度微囊藻水华的大沙河水库的进行微囊藻,浮游动物,鱼类采集,通过测定其重金属(Fe、Cr、Cd、Pb、Ni、Cu、Zn、Mn、Co),并结合水体中相关水质参数,探讨大沙河水库微囊藻水华期间重金属在食物链中的传递和富集特征。结果表明:微囊藻Fe、Mu、Zn、Cu含量较高,平均值分别为616.78 mg/kg,24.88 mg/kg,72.19 mg/kg,24.88 mg/kg,32.44 mg/kg,重金属的富集系数最低值为7.1×10~2,其主要根源是由于水库环境中,富营养化水平水间接影响微囊藻对Fe、Mu、Zn、Cu的富集。蓝藻对Cd、Cr、Pb毒性元素的富集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它们的富集系数为平均值6.52×105,且表明低浓度毒性金属元素对生物体的危害风险高于有益元素;大沙河水库蓝藻水华期间,重金属在食物链中的传递特征浮游生物鱼类,其主要原因是,本研究所采集得到的鱼类都是未成熟鱼体,个体小,在蓝藻水华期间,并未大量摄食蓝藻及浮游动物为食,从而导致其体内重金属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3.
鱼耳石微化学特征与水环境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矿山环境和人文环境中鱼耳石的微化学特征,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对大冶湖和东湖两个不同水域的鲫鱼耳石中10种微量元素(Na、K、Mg、Sr、Ba、Zn、Fe、Mn、Cu、Pb)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域鱼耳石中K、Sr、Ba、Fe、Pb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而Cu、Mn、Na、Mg、Zn的含量相差不大,这可能是微量元素进入耳石的机理不同所致;不同水域鱼耳石中微量元素含量与水体中微量元素含量呈线性相关,表明鱼耳石的微化学特征与水环境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半静态法将鲫鱼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铜溶液中,研究了不同时间段铜在鲫鱼内脏、鳃及肌肉中的积累特征,通过曲线拟合研究铜在鲫鱼诸部位的积累量随暴露时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铜在内脏、鳃及肌肉中的积累量均随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内脏和肌肉中积累速率由快到慢,拟合结果显示积累量与暴露时间的对数呈线性关系;鳃中积累量与暴露时间在低浓度时呈直线关系,高浓度时呈对数关系。鱼体各部位对Cu的积累能力为内脏>鳃>肌肉,且内脏中Cu的积累量大大高于鳃及肌肉。最大生物浓缩系数(BCF)值计算表明,在较低浓度下,鲫鱼对重金属Cu具有极强的积累作用。  相似文献   

5.
韦霜霜  李紫琳  余爽 《广东化工》2022,49(4):194-197
本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武汉周边7种常见淡水鱼鲫鱼(Carassius cuvieri)、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鳊鱼(Parabramis pekinensis)、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鲌鱼(culter)、鲶鱼(catfish)等鱼肌肉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及其内脏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种鱼肌肉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比为61.76%~70.66%,内脏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比为54.32%~72.45%,草鱼肌肉和内脏中SFA、MUFA和PUFA含量均为最高。不同种类鱼脂肪酸除个别有差异外,其他组成基本相同,可以作为EPA和DHA的优质来源,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鱼制品生物胺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丹磺酰氯作为衍生剂,建立鱼制品中4种生物胺(腐胺、尸胺、组胺、酪胺)同时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对售常见新鲜鱼类及制品中生物胺的含量进行检测。首先将样品进行柱前衍生,后经C18(4.6×150 mm×5μm)柱,柱温30℃,及最佳洗脱条件下将样品中不同的生物胺分离并定量。新鲜鱼在室温下经不同时间贮藏后分别测定其肉中生物胺的积累情况,结果表明随时间的延长,鱼肉内生物胺的含量急剧增加,24 h后生物胺的总量最高能达到2096.5μg/g。鱼类制品的分析结果表明,各样品中生物胺的含量较均匀,且多数保持在较低水平。鱼类产品中,生物胺的含量与其新鲜程度及产品品质相关,控制好生物胺的产生是保证产品品质与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污水处理厂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不同处理工段污水和污泥中Cu、Zn、Pb、Cd、Hg和As含量变化及其在污水中的形态分布特征,进一步了解重金属在不同处理工段的去除情况。整个工艺流程污水中Hg的去除率最大,平均达76.4%,Pb的去除率最小,平均为29.7%。不同处理工段各重金属去除率差异较大,从进水到初沉池出水Zn去除率最大,平均达55.4%,其次为Hg和Cu,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0.0%与34.2%;  相似文献   

8.
采用国标方法提取鲫鱼肌肉中的脂肪成分,并应用GC/MS方法测定分析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干燥鲫鱼肌肉中含有脂肪15.9%(质量分数),新鲜鲫鱼肌肉脂肪含量3.56%;共鉴定出35个脂肪酸成分。其中饱和脂肪酸13种,质量分数总和20.1%;不饱和脂肪酸22种,质量分数总和78.7%;多不饱和脂肪酸11种,质量分数总和26.2%。  相似文献   

9.
程志飞  杨珍 《山东化工》2022,(17):208-210
通过添加不同剂量活性炭改良剂进行红托竹荪层架栽培试验,分析改良剂使用后红托竹荪土壤和竹荪不同组织部位中Pb、Cd、Cr、Hg、As的含量,判断竹荪种植土壤的污染状况和竹荪不同组织部位富集Pb、Cd、Cr、Hg、As能力大小与改良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基质土壤元素含量差异明显分别为Pb:27.48~51.65 mg/kg,Cd:0.28~0.56 mg/kg,Cr:94.37~126.19 mg/kg,Hg:0.05~0.14 mg/kg,As:13.43~22.18 mg/kg,Cr和As的超标现象较严重在土壤中的累积特征显著。研究区基质土壤中Pb、Cd、Cr、Hg、As的Eir和RI均属于轻微水平,潜在风险较小。红托竹荪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强,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采煤塌陷区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状况,采集了淮南潘一采煤塌陷区底泥样品30份,测定了底泥中7种重金属(Cu、Zn、Pb、Ni、Cd、Cr和Hg)含量,并进行了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整个塌陷区底泥中重金属总量随深度逐渐递减,重金属呈现出表面富集的现象。塌陷区底泥中Cu、Pb、Ni、Cr、Hg的含量在不同深度均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的一级标准,重金属Cd的含量达到二级标准,Zn的含量已达到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