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了两性淀粉(AmS)、纳米TiO2单元体系、纳米TiO2-AmS双元体系、阳离子淀粉(CS)/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三元体系对全脱墨浆(DIP)的动态絮聚作用,并考察这几种助留助滤体系在白水循环使用情况下,对抄造纸页部分性能及白水中DCS去除效果的影响.动态絮聚实验表明:AmS单元体系几乎没有去除DCS的作用,增大用量还会使体系的DCS残留量更高;纳米TiO2单元体系有一定的DCS去除效果; TiO2-AmS双元体系不仅提高了DCS的去除效果,还降低试剂用量,当其用量为0.16%(TiO2)-0.4%(AmS)时,DCS的去除率达到50%以上;三元体系的助留助滤效果较好,但是DCS的去除效果一般.白水循环使用抄纸实验表明:纳米TiO2-AmS体系对残余油墨的捕集能力最强,对DCS的去除效果也最好,在白水循环抄纸进行到22次时,DCS的富集量达到平衡,白水离心处理后CODCr值为43 mg/L左右,较好抑制了DCS的进一步富集;三元体系在循环进行到52次时,其离心处理后白水CODCr值稳定在65 mg/L左右.  相似文献   

2.
寇顺利 《上海造纸》2011,(5):60-64,76
研究了两性淀粉(AmS)、纳米TiO2单元体系、纳米TiO2-AmS双元体系、阳离子淀粉(CS)/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三元体系对全脱墨浆(DIP)的动态絮聚作用,并考察这几种助留助滤体系在白水循环使用情况下,对抄造纸页部分性能及白水中DCS去除效果的影响。动态絮聚实验表明:AmS单元体系几乎没有去除DCS的作用,增大用量还会使体系的DCS残留量更高;纳米TiO2单元体系有一定的DCS去除效果;TiO2-AmS双元体系不仅提高了DCS的去除效果,还降低试剂用量,当其用量为0.16%(TiO2)-0.4%(AmS)时,DCS的去除率达到50%以上;三元体系的助留助滤效果较好,但是DCS的去除效果一般。白水循环使用抄纸实验表明:纳米TiO2-AmS体系对残余油墨的捕集能力最强,对DCS的去除效果也最好,在白水循环抄纸进行到22次时,DCS的富集量达到平衡,白水离心处理后CODCr值为43mg/L左右,较好抑制了DCS的进一步富集;三元体系在循环进行到52次时,其离心处理后白水CODCr值稳定在65mg/L左右。  相似文献   

3.
利用动态滤水(DDJ)实验,通过细小纤维单程留着率和滤水时间对纳米TiO2胶体与改性淀粉双元体系的助留助滤效果进行考察。研究该双元体系复配对纸张强度的影响及对白水循环中溶解和胶体物质(DCS)的除去与控制。结果表明,与阳离子淀粉(CS)相比,两性淀粉(AmS)与纳米TiO2双元体系有更好的协同作用,当淀粉用量不同、纳米TiO2用量约为0.4%时,细小组分单程留着率可增加5~12个百分点;纳米TiO2对AmS有正面的影响;AmS与纳米TiO2胶体复配对DCS的去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白水循环对新闻纸抄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新闻纸抄造系统不同循环次数的白水性质,以及白水中的溶解物质DCS对聚乙烯亚胺(PEI)、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膨润土组成的三元微粒助留助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白水性质变差,DCS的累积降低了CPAM的助留效果,助留助滤效果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5.
利用动态滤水实验,通过检测留着率和滤水时间来考察纳米TiO2胶体多元复配体系对脱墨浆(DIP)抄造新闻纸过程的助留助滤作用.结果表明,二元体系中,AmS(两性淀粉)-TiO2二元复配体系助留助滤效果最好,当纳米TiO2胶体用量0.20%和AmS用量0.5%时,其滤水时间是13s,其总留着率达到93.4%;在三元体系中,当CS(阳离子淀粉)用量0.4%、APAM(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用量0.01%和纳米TiO2胶体用量0.2%时的体系的滤水时间最小,为17s;当CS用量0.4%、CPAM(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用量0.01%和纳米TiO2胶体用量0.2%时总留着率最大,为97.5%.研究发现,纳米TiO2胶体多元体系具有好的助留助滤效果,淀粉系列因为具有三维结构,为纤维、DCS(溶解和胶体物质)的絮聚提供了更多的结合机会,而PAM(聚丙烯酰胺)系列主要通过桥联、电荷吸附以及补丁絮聚机理实现好的助留助滤效果.  相似文献   

6.
纳米TiO_2-两性淀粉对脱墨浆抄造新闻纸的助留助滤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纳米TiO2单元体系与纳米TiO2-两性淀粉(Amphoteric Starch,AmS)双元体系对脱墨浆(100%DIP)抄造新闻纸过程的助留助滤作用.结果表明,当采用纳米TiO2单元体系,其用量为0.32%(相对绝干浆)时,浆料滤液的相对浊度降为0.26,但其抗剪切能力较差;把纳米TiO2与AmS组成双元体系,用量分别为0.16%、O.4%时,浆料滤液的相对浊度为0.21,同时其抗剪切能力明显提高.在单独或复配使用纳米TiO2时,pH值5.0~9.0范围内有明显的助留助滤作用.通过测量浆料的Zeta电位变化,比较了双元体系不同加人位置时的助留助滤效果,研究了纳米TiO2对DCS的絮聚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新闻纸厂白水回用时DCS对聚乙烯亚胺(PEI)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膨润土组成的三元微粒体系助留助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DCS能够降低CPAM的助留效果,但当加入PEI后,CPAM的助留效果可得到改善;随着白水循环回用次数的增加,助剂的助留助滤效果降低;当白水封闭到一定程度(80%)时,系统恶化,需新加入化学品以增强助剂的助留助滤效果。  相似文献   

8.
模拟白水循环抄造纸页,对比白水的浓度和循环次数对浆料滤水性、留着率、纸张强度以及灰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白水浓度增加,浆料滤水性略有增大、留着率相对降低,成纸的抗张指数较为稳定并略有增大,灰分增加;随着白水循环次数增加,成纸的抗张指数逐渐增大,灰分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
造纸湿部助留助滤体系对抄纸过程及成纸质量有着重要影响。随着湿部抄造体系由酸性向中性、碱性转变,以及增加填料用量及降低纸张定量、提高白水系统封闭循环程度、提高纸机抄造车速、加大回收纤维和高得率浆的使用比例等变革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0.
微粒助留助滤是一种较新颖的抄纸应用技术,在大型高速纸机上已被不断采用.探索国产纳米胶体稳定剂ZD-JD作为助留助滤体系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3种典型的阳离子助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和阳离子淀粉对杨木CTMP浆水体系中DCS的稳定性及其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H值条件下其影响效果不同;纤维的存在易使DCS失稳,更易被除去;体系中DCS浓度越高,需要的阳离子聚合物就越多,越有助于DCS的去除。  相似文献   

12.
鲁鹏 《中国造纸》2018,37(1):25-28
采用膨化法、附聚-磁选法分别对废旧瓦楞箱纸板(OCC)进行处理,分析对比OCC浆中溶解与胶体物质(DCS)的物化性质,并讨论金属离子对DCS水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两种方法对比可知,附聚-磁选法处理效果最优,处理后OCC浆中DCS固含量、电导率、浊度、CODCr以及平均粒径均降低,而Zeta电位则有所升高;且DCS水中金属离子总含量更低;DCS稳定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膨化法、附聚-磁选法分别对废旧瓦楞箱纸板(OCC)进行处理,分析对比OCC浆中溶解与胶体物质(DCS)的物化性质,并讨论金属离子对DCS水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两种方法对比可知,附聚-磁选法处理效果最优,处理后OCC浆中DCS固含量、电导率、浊度、CODCr以及平均粒径均降低,而Zeta电位则有所升高;且DCS水中金属离子总含量更低;DCS稳定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新闻纸厂过程用水DCS的来源与清除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14  
对新闻纸厂过程用水溶解物和胶体物(DCS)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并对气浮池去除DCS的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采用2000r/min转速、离心20min和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可有效地分离悬浮物、胶体物和溶解物。DCS主要来源于DIP、GP和TMP,其含量可占总杂质的90%左右。但它们所含的DCS性质有所不同,DIP以非离子型为主,而GP和TMP以阴离子型为主。气浮池对悬浮物的去除效果明显,但对DCS的去除却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国产多圆盘过滤机的结构、原理及应用。该设备不仅用于纸机抄造过程富余白水的回收,而且也适用于化机浆、废纸浆等制浆生产线中的浆料浓缩,根据浆料特点与工艺特性应有不同的组合工艺,该设备运行可靠和操作控制简便。用于白水回收时,具有纤维回收率高、实现水循环利用、降低耗水量、消除白水排放污染等特点;用于浆料浓缩时,具有清滤液澄清度高、可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料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白水封闭和"零排放"的有关概念.论述了制浆造纸厂白水封闭循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就白水封闭循环的方案、对生产的影响和可采取的相应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确定了用于废纸制浆的瓦楞原纸抄造白水的处理工艺,车间按此工艺改造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废纸浆灰分从19.6%下降至14.2%,生产定量120g/m2瓦楞原纸时裂断长从4.02km提高至4.36km,产量提高1.45%,并且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就造纸工业清洁生产的问题 ,分别分析了制浆过程和造纸过程实行水封闭循环的可行性 ,并着重探讨了造纸过程白水封闭后带来的问题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