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与社会的绿色发展,绿色建筑概念逐渐深植人心.伴随环保产品成为市场主力军,消费者对于建材的环保、节能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进一步应用绿色技术,结合无污染,无公害,无放射性环保建材,变成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也正是以此作为基础对绿色新型建材特征,建筑材料与环保,建筑材料与节能,绿色建材与建筑可持续发展等做综合分析,最终目的是通过新型建材应用推动绿色建筑能够向更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建筑的规划设计、廉租房单体的优化设计、节能设计、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等方面阐述了廉租房绿色设计的要点,指出绿色建筑是城市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当前,建筑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随着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日益严重。建筑材料又是土木工程施工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全球的学者们一直致力于研究新型建筑材料,以促进绿色建筑。没有建筑材料作为基础,很难达到双碳控制目标。一些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经常采购一些价格较便宜的材料,这些材料对环境有严重的危害。因此,建筑企业应转变观念,重视绿色建材,使其在民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以保证民用建筑的绿色性。  相似文献   

4.
陶有生 《砖瓦》2006,(10):92-96
1概况 建筑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材料是建筑和建筑业发展的基础。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对建筑材料品种、质量、性能、数量和建筑材料生产技术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材研究院副院长李建功指出,绿色建材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基础,绿色建筑必将围绕绿色建材的使用而全面展开,新型绿色建材的出现势必引发整个建筑工业的革命。
  住宅产业化已成为未来建筑业的发展发向。绿色建筑材料是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住宅产业化呼唤绿色的建筑材料,反之推动了绿色建材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绿色建筑与纸蜂窝墙板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永雄 《广东建材》2011,27(1):21-23
绿色建筑是低碳建筑业的载体和核心产品。低碳建筑业要求生产过程的低碳化和产品材料使用过程的低碳化,要求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传统建筑业进行变革和转型。纸蜂窝轻质墙板的应用,从建筑产业的角度看,无论从建筑材料,建筑建造(施工),还是建造出来的产品在使用过程,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低碳建筑业的低能耗、低碳排放要求,是实现绿色建筑的新型墙体材料。  相似文献   

7.
作为建筑业发展的趋势,绿色建筑事业是推动我国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绿色建筑不仅局限于屋顶花园、小区绿化,具有更深层次的绿色内涵。绿色建筑是一种观念,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可以是使用新能源的取暖设计降低能耗,也可以体现为环保建筑材料的使用减少污染,还可以是建筑主体与周边地理环境的和谐一致,融合互补。  相似文献   

8.
信息文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摘建材建筑方面)第十三章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和布局第三节促进建材建筑业健康发展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为重点,促进建材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日产5000吨及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逐步淘汰立窑等落后生产能力。提高玻璃等建筑材料质量及加工深度。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保温材料以及绿色装饰装修材料。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发展建筑标准件,推进施工机械化,提高建筑质量。第二十二章发…  相似文献   

9.
浅析建筑材料发展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尚建宁 《山西建筑》2003,29(7):121-122
针对建筑材料的发展现状 ,详细介绍了现有的新型建筑结构材料及新型建筑材料的概况 ,指出建筑材料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满足了不同档次建筑的需要 ,对促进建筑业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材料的发展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同时,材料的发展也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为了改善居住的质量,建筑材料也伴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而发展。与此同时,建筑材料的发展也对建筑装饰设计产生一定影响。分析和研究了材料发展对建筑装饰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杨琼 《安徽建筑》2001,8(6):98-9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用途越来越广,建筑业仍然是使用建筑材料的第一大户.在主要建材产品的消费中,建筑业占到50~70%;同时,在建筑产品造价中,建筑材料约占70%以上.因此,建筑业和建材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紧密相关的两大产业.一方面,建筑业的发展需要建材工业的支持;另一方面,建材工业的发展,必须与建筑业发展的现状、与房屋建造量、与各类建筑物的构成和建筑物的特征相适应,还要与建筑业当前和未来采用的建筑技术、建筑设计相匹配,即建材工业的发展要面向建筑业,要与建筑业的诸因素紧密联系,使建筑材料工业的发展能够更有效地满足建筑业的需要,做到产销对路,这是建筑材料工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砖瓦世界》2012,(11):60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乔龙德会长于2011年9月为中国砖瓦工业协会成立25周年提字"创新墙体材料,促进建筑设计和施工创新,使砖瓦行业成为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的模范产业"。这是对砖瓦行业的极大鼓励和鞭策,也是对砖瓦行业技术进步、技术发展和技术提升的殷切希望。砖瓦行业作为中国建筑材料行业中的一个基础材料行业有其悠久的发展历史,在人类建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近日印发的《建筑材料行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指出,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已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是建筑业发展的方向。建筑业的发展对节能建材和绿色建材的发展要求将不断提高,为建材科技创新提供长期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导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节能这一理念正在慢慢的深入人心。由于这种现象的出现,这篇文章主要是针对绿色环保的建筑装饰材料在一些建筑当中的应用为讨论的主要话题,并通过一定的实际建筑情况来做出了具体的说明,主要是从建筑行业在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以及建筑环保型材料在建筑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在文章的最后对整篇文章进行了一个比较深入的总结,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引起建筑人员在绿色环保型材料应用方面的共鸣,能够以提高建筑的质量为建筑的最终目的,促进我国的建筑装饰材料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石墨烯建筑材料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导电性、物理硬度的绿色建筑材料,包括石墨烯混凝土、石墨烯建建筑涂料、石墨烯EPS等,将其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建筑材料的功能缺陷与性能不足,提升现代建筑的物理与化学性能,且契合绿色建筑建造的发展方向.因此,应当促进石墨烯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利用石墨烯建筑材料推动我国建筑设计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门窗》2016,(12)
建筑材料是一切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经济及文明的发展,建筑材料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其类型不断丰富、特点也各不相同。各种材料经过合理的设计及精心施工造就各种建筑物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但由于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和质量不同,则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工程质量、耐久性及美观度,因此相关部门及建筑企业越来越重视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测,以期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促进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韩听雨 《城市建筑》2022,(6):169-171
如今建筑业被认为是能源消耗最大的产业。因此,在建筑业中应用节能材料能够有效减少总能源的消耗。相变材料因为具有高效热能储存系统,在建筑行业中备受人们关注。本文对相变材料的发展历史、分类、不同种类的性能比较,结合建筑材料和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探究,说明相变材料在减少建筑业能耗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并就其发展前景做出了个人推测。  相似文献   

18.
低碳建筑与新时代发展的具体客观要求相适应,属于我国建筑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势.规划以及设计在建筑项目建设当中属于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对低碳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优化以及完善建筑规划设计是非常必要的,在控制能源浪费率、环境影响以及能源消耗的同时,合理有效地利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建材和建筑观念的延伸》、《生态建材与节能建筑》、《“绿色”“节能”面面观》……简单看看这组文章的标题,你就会发现建材业和建筑业是多么的难以分开!有人说:是建筑业带动了建材业的发展;有人说:是建材业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也有人说:建材业促进的岂止是建筑业?说建设业也不为过啊!再看看从神5到电脑显示屏……这么说,如果忽略视角的差异,似乎也没什么错!如果我们只从建筑这一架构来看,没有材料构建的建筑,只能存在于图纸上,只能存在于海市蜃楼的幻境中;而建筑材料脱离了建筑这两个字,那不是传统的原材料就是指所谓的高新材料了。当然,如果咱们不再矫情的话,往下看看文章吧,挺有意思的。  相似文献   

20.
不管是电力资源还是水资源都属于建筑能耗,国内建筑能耗较大,浪费大量资源,建筑行业在目前严峻形势下应注意绿色节能设计,应用绿色建筑材料降低建筑能耗,提高环保效果。该文立足于绿色建筑材料的特点,从常用材料、应用要点以及应用路径这三个主要方面探究绿色建筑材料的实践应用,并展望其应用趋势,助力绿色建筑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