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钢第二炼钢厂3座转炉经溅渣护炉后。提高了转炉炉龄、作业率和日历利用系数,降低了耐火材料的消耗,钢产量增加了12%。  相似文献   

2.
雷浩洪 《河北冶金》2013,(12):75-77
在转炉生产中,提高炉衬的使用寿命对提高生产率、炉龄、钢产量、钢水质量及降低耐火材料消耗、增加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影响转炉炉衬寿命的主要因素,利用生铁块渣补技术解决了兑铁水、加废钢对炉衬的冲刷及机械磨损,减少了炉料的使用量和停炉的补炉时间,解决了生产与护炉之间的矛盾。该技术的应用,使转炉炉况明显好转、炉龄由11000炉提高到15000炉,耐材消耗降低30%,为炼钢进一步提升产能和经济技术指标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3.
文献简介     
苏联转炉炼钢用耐火材料与炉龄苏联冶金部直属企业的转炉用耐火材料、炉衬喷补方法与1985~1990年炉龄概况如下表所示。 炉龄和耐火材料消耗主要受各厂家的生产条件影响,几乎没有哪个厂家能够有效地解决高炉铁水带渣入转炉的问题。铁水含硅量变化大(0.3%~1.2%),不仅降低了炉衬寿命还使石灰消耗剧增。近年来,铁水比的明显降低和炉内补热操作也对炉龄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应充分认识到上炉外处理设施的重要性(尤其  相似文献   

4.
在转炉生产中,提高炉衬的使用寿命对提高生产率、炉龄、钢产量、钢水质量及降低耐火材料消耗、增加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影响转炉炉衬寿命的主要因素,利用渣补技术解决了兑铁水、加废钢对炉衬的冲刷及机械磨损,减少了炉料的使用量和停炉的补炉时间,解决了生产与炉衬之间的矛盾。该技术的应用,使转炉炉况明显好转,耐材消耗降低,为炼钢进一步提升产能和经济技术指标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5.
华夏 《钢铁研究》1989,(1):19-24
本文应用数学方法对转炉炉龄与钢产量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达到基本炉龄后是否还需继续延长炉龄.取决于是否有利于钢产量的增加和总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转炉供氧强度大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它的喷溅情况,同时还应考虑原料状况、冶炼钢种、炉容比、转炉排烟能力等条件,通常在无喷溅的前提下应尽量使用较大的供氧强度。提高转炉供氧强度能缩短吹氧时间,增加钢产量,强化氧射流与熔池的作用,加快脱碳速度、成渣速度和熔池升温速度,减少氧气消耗,提高转炉炉龄。  相似文献   

7.
武钢50吨转炉于1984年开始做顶底复吹工业性试验,随即三座转炉全部改为复合吹炼。改复吹后。总吹损降1.63%,每炉钢的吹损量减少1.224t,每吨合格铸坯的金属料消耗降低15.22ks,钢铁料消耗降低12.38kg平均炉龄达列674炉,比顶吹的平均炉龄提高224炉  相似文献   

8.
首钢炼钢厂职工在去年创单炉炉龄1616炉纪录的基础上于今年5月14日,二号氧气顶吹转炉单炉炉龄达到2868炉,平均日出钢50.3炉,创造了国内同类型转炉单炉炉龄和日出钢炉数的新纪录,达到了世界炉龄的先进水平。这个炉役,连续冶炼59天多,共产钢99480多吨,钢锭合格率达到99%以上,每吨钢消耗耐火材料3.2公斤,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炉龄高,为实现高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本炉役期间,这个厂的钢产量创造了历史同期的最好水平。本炉役在砌炉、操作和维护等方面切实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 (1) 综合砌炉。在炉衬的关键部位,第  相似文献   

9.
溅渣护炉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刘玉敏  张丙元 《炼钢》1997,13(3):13-19
介绍太钢第二炼钢厂采用溅渣新技术,提高氧气转炉炉龄和降低耐火材料消耗取得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由于转炉炼钢技术的发展,世界主要产钢国家为了提高炉龄,降低耐火材料消耗,不断开发耐火材料的新品种,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采用综合炉衬等方法,延长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80t复吹转炉上开发出溅渣护炉工艺,复吹转炉炉龄超过了1万炉,耐火材料消耗量降低至3.28kg/t,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正转炉炉龄:转炉在一个炉役(以更换炉底计)期间炼钢的炉数,也称炉底寿命。提高炉龄对提高生产率,降低耐火材料消耗,改善钢的质量,降低炼钢成本,以充分发挥转炉炼钢的优越性有重要意义。但单纯追求高炉龄会增加消耗,减少产量。渣粘度:熔渣内部相对运动时各层之间的内摩擦力,它是熔渣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在高温下粘度直接影响过程的反应速率;流动性好的渣有利于熔池内的传热,乃至温度均匀分布。但渣粘度过小会严重侵蚀耐火材料。渣粘度与温度和渣组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转炉炉龄影响因素的探讨广钢集团公司文灏,区勇铭1.前言转炉炉龄是炼钢车间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炉龄的高低直接影响转炉钢产量、日历利用系数及耐火材料消耗和成本等多项指标。因此,炉龄的提高对于技经指标的改善和炼钢成本的降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影响炉龄...  相似文献   

14.
赵超  吴钟宇 《铁合金》2001,32(1):31-33
叙述了中低碳锰铁精炼炉用镁质捣打料在炉底与部分炉缸取代传统的成型镁砖作炉衬材料,达到了延长炉龄、降低吨产品耐火材料消耗,提高设备作业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罗昭林  王增明 《攀钢技术》1997,20(A01):18-21
随着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转炉炉龄的提高,通过科技攻关和系统的技术改造,将转炉由原来只具备“三吹二”的条件和只能实行“三吹二”的工作制度改造成具备“三吹三”手 实行“三吹三”的工作制度。此法是转炉炼钢车间通过挖掘转炉的生产潜力,实现转炉大幅度增产的一个重要手段。还介绍了攀钢炼钢厂提出“三吹三”科技攻关课题的背景,工作制度存在的问题,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技术难点,以及“三吹三”科技攻关成果应  相似文献   

16.
转炉溅渣护炉工艺技术的进步及优缺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蔡廷书 《炼钢》1998,14(4):50-53
文中阐述了转炉溅渣护炉的方法与优缺点及其技术经济指标,该工艺技术是延长转护炉龄,降低耐火材料的消耗,提高生产率的有效措施,而为国内外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钢铁》1958,(7)
我厂的碱性转炉炉衬开产以来,炉型经过不断改进,炉龄逐步提高,耐火材料逐渐降低,炉令由1956年的每修一次平均32炉,达到1958年一季度每修一次平均60.8炉,最高达到90炉;耐火材料山1956年平均每吨钢消耗27.3kg,降低到1958年一季度,平均每吨钢消耗20.6kg,1957年4季度最低降到18.5kg。炉龄提高102.7%,耐火材料降低25%。炉型由原来圆筒型改为炉膛D字型,进而改进风眼部份炉壳为矩型。现将我厂炉衬制作使用情况及经验叙述于下:  相似文献   

18.
应用激光测距和自控测量相结合的激光测厚LCS系统来检测炉衬表面起伏,掌握炉衬侵蚀情况,能大幅度提高炉龄和降低耐火材料消耗,减少砌炉次数,提高转炉作业率.使用LCS系统测量的结果表明,攀钢采用半钢冶炼的转炉炉龄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开发与应用溅渣护炉技术后,国内转炉平均炉龄成倍提高,而复吹转炉底吹喷嘴寿命未能同步提高,造成复吹比降低,给采用复吹工艺生产的炼钢厂造成很大困难。钢铁研究总院与武钢合作开发的“长寿复吹转炉炼钢工艺技术”,使底吹喷嘴一次寿命与炉龄同步。  相似文献   

20.
已推广使用的粘渣补炉是提高炉龄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措施,提高了炉子寿命,又降低了耐火材料的消耗。 1. 粘渣补炉工艺我厂转炉由于出钢和装铁均在同一侧进行,炉膛大面损坏十分严重。每个炉役,炉龄达到300炉左右时,需用焦油白云石料进行堆补。而堆补料消耗的数量接近或超过砌炉用砖料的数量。为此研究并制定了粘渣补炉的工艺,以降低堆补料的消耗。 1·1 造好粘终渣造好粘终渣的关键是冶炼后期的操作,应掌握的要点是: (1) 终点温度控制在中上限,而出钢时的温度则用白云石或石灰调在下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