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为了解决伺服电源传统测试中周期长、测试准确性差、对测试人员的技术要求高等问题,设计实现了一套伺服驱动电源的自动测试系统。首先完成电源模块测试系统的架构设计,接着详细介绍了硬件的组成和实现方案,之后设计其软件的整体结构和流程,并以QT为软件开发环境,通过VISA库函数实现通讯控制,完成测试软件开发。实验结果证明:该测试系统界面友好、操作性强,可以大幅度提高伺服电源测试的效率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惯用控制同板差的方法是以预设定模型为基础的恒辊缝自动位置控制(APC)或压力反馈自动厚度控制(AGC).由于存在压力模型的预报误差、压下系统的动态响应时间及轧辊偏心等不利因素,上述控制方法不能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同板差的统计结果一般在0.25~0.60mm范围内.在控制同极差方面开发了液压压下系统的动态智能控制与同步控制算法、由光电编码器构成的偏心控制方法、轧机刚度曲线在线自动测量等控制技术,并在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板厂的中板轧机上获得工业应用,取得了同板差在0.08~0.15mm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The single-shaft parallel hybrid powertrain with the automatic mechanical transmission(AMT)is an efficient hybrid driving system in the hybrid electric bus(HEB),while the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driving control becomes a complicated question to find a transient optimal control method to distribute the power between the engine and the electric machine(EM).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novative control method to deal with the complicated transient coupling driving process of the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driving system,considering the accelerating condition and the cruising condition mostly in the city driving cycle of HEB.The EM might be operated at driving mode or generating mode to assist the diesel engine to work in its high-efficiency area.Therefore,the adaptive torque tracking controller has been brought forward to ensure that the EM implements the demand torque as well as compensate the torque fluctuation of diesel engine.The d?q axis mathematical model and back stepping method are employed to deduce the adaptive controller and its adaptive laws.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 can make the output torque of two power sources respond rapidly to the demand torque from the powertrain in the given driving condition.The proposed method could be adopted in the real control of HEB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hybrid driving system.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光在晶体前后端面相位延迟的空间分布,研究了激光二极管侧面抽运固体激光器热效应的非轴对称性.提出一种评价热效应轴对称程度的参数——非圆度,并使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抽运功率、抽运源数量、抽运源之间的角度偏差和抽运距离偏差对非圆度的影响.得到的结论有:抽运功率越小,或者抽运源空间排布越对称,晶体中的热效应轴对称程度越高;装配中抽运光之间的角度偏差和抽运距离偏差使晶体热效应非轴对称性增加,装配时应尽量保证各抽运源角度和抽运距离一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对交流电源装置作试验的方法,该方法所采用的电路主要由两变流器组成,采用该方法做试验所消耗的电能经常规的方法要少得多而且对负载的适应能力也比较强,本文中,我们采用了一个简单的控制方法及系统设计,通过对一交流调速电机驱动器的原理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制冷系统动态特性数学描述的研究,对制冷量测试系统平衡过程进行了模型化,并把模型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作了比较,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在上述基础上,运用Bristol-shinskey方法,对系统的耦合情况作了定量研究,并把一个四变量耦合系统简化成二变量耦合系统。本文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为计算机自动控制制冷量测试系统的研制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对激光二极管(LDs)在阈值处不连续的电学特性作了详细分析,结果发现,各电学参量的突变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关联。由表观IdV/dI-I曲线在阈值处的跳跃能直接得出结电导、结电压、串联电阻和理想化因子在阈值处的突变,因而证实传统的电学测量方法只能描述平均效果,忽略了各电参量随正向电流变化的详细信息。进一步实验表明,LDs在阈值附近的电特性的突变与光激射密切相关,这将为改进现有的LDs理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在双向拉伸塑料薄膜生产过程中,纠偏控制系统极大地降低了横拉脱夹、褶皱、破膜、波纹抖动等问题的概率,实现了薄膜的高速、高效生产.综合国内外纠偏控制系统的应用情况,分别从动力装置、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等三个方面展开了分析.结果表明电液压式动力装置兼有机电式动力装置高精度和气动液压式动力装置运行平稳的优点;相较于定单边纠偏模式和对比纠偏模式,定中心线纠偏模式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在实际应用中纠偏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应兼有自动和手动两种,自动控制方式运用于生产,而手动控制方式运用于静态测试.在双向拉伸塑料薄膜生产过程中,纠偏控制系统需针对不同的薄膜工艺、材质及生产速度选取最优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9.
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论述基于虚拟仪器的电源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及其实现方法。硬件利用测试设备上标配的GPIB线把所有测试仪器与计算机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电源自动测试系统。软件是基于虚拟仪器Lab-VIEW平台开发的,该系统具有使用方便、易操作、同类仪器置换方便、节省成本、支持现场调试、维护方便、测试记录保存方便、易进行数据分析及追溯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自限温伴热带在手工操表测试其性能时存在着效率低,误差较大等问题,利用AD590、功率传感器WBP412和模拟乘法器分别来测试伴热带的温度、功率和电压信号,开发了可实现自动测量的性能测试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本测试系统操作简单,效率高,测试准确,其相对误差均低于2%.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阅读、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识别和确认了电煤供应链存在的主要风险源,细分后共得到16项次级风险因素;基于事故树分析法,建立了电煤供应链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层次分析法(AGA-AHP),对电煤供应链风险的大小进行了评估.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针对电力电缆局部放电脉冲的提取方法,首先根据信号峭度的变化定位局部放电脉冲峰值所在位置,然后根据信号能量的变化采用滑动能量搜索的方法以局部放电脉冲峰值为中心向两边计算搜索局放脉冲的边沿,从背景噪声中准确提取局放脉冲信号。该方法可以将局部放电检测信号中纯噪声信号部分与包含局部放电脉冲信号的部分区分开来,且不受局部放电脉冲个数和脉冲所在位置的限制,并具有步骤简洁、计算量小的特点。通过与小波阈值去噪、经验模态分解(EMD)两种主流电力电缆局部放电脉冲提取方法的仿真实验对比和实际实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结合某单位现有电网的直流设备现状和运行要求,以Siemem公司的S7系列PLC为控制核心,充分利用PIE具有的运算速度快、逻辑判断功能强的特点,设计开发了本套新型直流装置,实现了自动充放电控制、系统监测、通讯等功能。通过对蓄电池的自动充电和智能保护,延长了蓄电池的寿命,提高了直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选煤厂分选生产过程先进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进控制是用来处理那些常规控制效果不理想,甚至无法控制的复杂工业过程控制问题.本文分析了DCS系统的发展现状,给出了选煤厂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层次结构.利用先进控制理论技术实现了选煤厂浮选生产过程仿人智能控制;跳汰生产过程多变量模糊控制;煤泥离心脱水神经网络控制;以及全厂设备状态的智能检测方法,本控制系统在兖州矿业集团一选煤厂已经成功应用,取得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传统绝热加速量热仪反应检测效率低、反应判断灵敏度不高、绝热性能受限的问题,提出差示功率补偿绝热扫描量热方法. 在实验样品分解反应的激发阶段,用扫描模式匀速升温,并采用基于扫描基线的两通道补偿功率差、温差和样品温升速率3种动态反应检测方法并行进行检测,以适应复杂工况的反应环境,提高反应检测效率和灵敏度;当判断发生反应后,结合差示功率补偿控制和基于恒温基线的动态绝热追踪,使样品实现接近理想的绝热反应过程. 以过氧化二叔丁基(DTBP)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绝热加速量热方法相比,差示功率补偿绝热扫描量热方法在0.3~0.7 ℃/min的扫描速率范围内,能明显提高反应检测效率和灵敏度,并可以得到更准确的热分解特性参数和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6.
深入分析了相控阵天线接收组件自动测试系统的工程需求,提出一种适用于大数据量测试与处理的自动测试系统实现方法。本方法在采用以太网搭建硬件测试平台的基础上,为了实现自动化和高速化测试,提出了全套系统基于MATLAB开发的软件实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自动测试系统与人工测试及人工处理数据相比,在多种应用场景下均大大提高了接收组件的批量测试效率和数据处理速度,并已成功用于某型相控阵天线接收组件的批量测试及数据处理中。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自适应巡航系统跟车模式下的舒适性需求并且兼顾车辆安全性,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原理提出一种多目标鲁棒跟车控制算法.建立考虑前车加速度干扰的自适应巡航系统车间纵向运动学模型,该模型可全面反映系统的动态演化规律,提高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针对自适应巡航系统需求进行目标分析,设计一种考虑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多目标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针对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鲁棒性较差的问题,引入修正项反馈,提高控制系统鲁棒性,采用向量约束管理法解决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硬约束造成的控制系统无优化解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使跟车时车辆加速度及冲击度保持在舒适性范围,同时车间距始终大于最小安全距离,兼顾了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实现了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跟车目的.  相似文献   

18.
鉴于3G网络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为电信设计了一种基于EVDO无线模块的自动拨测系统。提出了软卡阵和硬卡阵相结合的独特硬件设计,EVDO无线模块通过连接软卡阵或硬卡阵上的UIM卡完成各项拨测任务。软件部分分别介绍了各项拨测任务的测试流程和测试方法。搭建了完善的测试平台,并实现了友好的用户控制界面以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单人操作的情况下,系统能够准确快速地完成各项拨测任务,达到了设计要求,并已试用在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19.

Road throughput can be increased by driving at small inter-vehicle time gaps. The amplification of velocity disturbances in upstream direction, however, poses limitations to the minimum feasible time gap. This effect is covered by the notion of string stability. String-stable behavior is thus considered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for the design of automatic distance control systems, which are needed to allow for safe driving at time gaps well below 1 s. Using wireless inter-vehicle communications to provide real-time information of the preceding vehicle, in addition to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by common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ACC) sensors, appears to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feasible time gap, which is shown by practical experiments with a test fleet consisting of six passenger vehicles. The large-scale deployment of this system, known as Cooperative ACC (CACC), however, poses challenges with respect to the reliability of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 solution for this scalability problem can be found in decreasing the transmission power and/or beaconing rate, or adapting the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Although the main CACC objective is to increase road throughput, the first commercial application of CACC is foreseen to be in truck platooning, since short distance following is expected to yield significant fuel savings in this case.

  相似文献   

20.

基于连续自适应小波阈值开关柜局部放电信号去噪方法

王 卓,郑 祥,梁天添

(大连交通大学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大连 116028)

中文说明:

局部放电(PD)是开关柜发生绝缘故障的重要原因,而在PD检测过程中,PD信号常常湮没在强烈的噪声中。为提高电厂开关柜PD检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连续自适应小波阈值开关柜局部放电信号去噪方法。通过构造一种连续自适应阈值函数,引入调节参数,可以改善传统硬阈值函数过度处理和软阈值函数去噪不彻底的问题。仿真信号和实测信号的分析结果表明,连续自适应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对PD信号去噪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去噪方法,很好地保留了原信号的特征,相比于传统的去噪方法,文中的方法对仿真信号去噪后,其信噪比(SNR)提升30%以上,均方根误差(RMSE)下降30%以上,对真实信号去噪后,其噪声抑制比(NRR)提升40%以上,同时该方法降噪后的PD信号模式识别准确率也有一定的提升,证明该方法具有一定实用性。

关键字:开关柜;局部放电;小波阈值函数;降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