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菜辣味调料中辣味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着重阐明川菜常用辣味调料的辣味分类,辣味与其物质化学结构的关系-C9最辣规律和顺反异构对辣味的影响。对川菜常用辣味调料中的辣味物质及其化学结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川菜麻辣味的调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辣味作为川菜最为经典的味型之一,随着调味品品种不断增加,历经川厨多年来大胆创新和变革,研发了一系列麻辣味川菜,形成独具特色、川味十足的麻辣味体系。麻辣味不是把辣味调味品和麻味调味品简单组合形成的,在调制时讲究调味品之间的"五味调和",所以其他调味品的搭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4.
川菜菜品的辣味物质分析与辣度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部分川菜菜品中辣味物质(辣椒素及二氢辣椒素)的含量,根据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结合感官评价进行辣味分级。根据辣度的强弱分为5级(特辣,辣椒素类物质含量≥0.291 8 g/kg)、4级(辣,辣椒素类物质含量0.092 4~0.291 8 g/kg)、3级(中辣,辣椒素类物质含量0.019 5~0.092 4 g/kg)、2级(微辣,辣椒素类物质含量0.001 95~0.019 5 g/kg)、1级(不辣,辣椒素类物质含量<0.001 95 g/kg)5 个等级。在123 个样品中,1级样品占39.84%,2级样品占18.70%,3级样品占26.83%,4级样品占12.20%,5级样品占2.44%。实验还分析了辣椒及其制品对样品辣味的影响,样品的辣味不仅与辣椒及其制品的种类和使用量有关,还与加工方式、原料大小、加工温度、调味料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6.
<正>新川菜是对传统川菜充分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在与其他菜系相融合的过程中变化出新的味型与风格,给食客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继承传统,发展创新,不继承传统,也就说不上创新。 传统川菜是川菜百花园中一簇簇姹紫千红、多姿多彩、永不凋谢的奇葩。在历史长河中它带给人们以视觉美、嗅觉美、味觉美的艺术享受,大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饮食文化生活,使食者增添了乐趣、增进了健康 而且还使人们在社交活动和国际交往中融洽感情,增进友谊,促进饮食市场繁荣,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历史车轮在前进,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文化水平在不断地提高,饮食消费 相似文献
8.
9.
11.
12.
13.
14.
川莱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古代与近代川菜的主要差异是制作菜肴所用调味品、饮食习俗和烹调技艺。清初,随着移民人川浪潮而出现了五方杂处的口味差异,随之带来了烹调技艺的交流与切磋。如,随大移民引进的海椒,与原有麻辣味调味品结合,成为川菜变革的基因。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红星饭店郫县餐饮名店,创立于1994年,由最初的路边小店发展成为今天占地30000平米、能同时接待700人就餐的远近闻名餐饮企业。20年来,红星饭店就像一颗嵌进人心的星星,始终闪耀着品质和卓越的光芒,成为郫县餐饮行业最值得信赖的明星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20.
椒麻味为川菜著名味型之一,流行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椒麻鸡的调味用料为汉源干花椒、花椒油、盐、味精、鲜汤,调和成汁,为原色咸麻味。用以拌食荤素原料,如:椒麻鸡片、椒麻鸡块、椒麻笋条、椒麻凤爪等,为川菜凉菜中运用较多的味型,此菜以特制煮熟的仔公鸡带皮鸡片为原料,辅以马耳大葱垫底,咸菜成辣味美,肉质皮脆细嫩是四川大众深受喜爱的美味之一,因使用特制椒麻茸拌制调味,故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