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对KP竹浆进行了D1ED2漂白研究,找出了D1段和D2段漂白的最佳工艺条件.另外,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二氧化氯漂白过程中加入少量的过氧醋酸,可提高纸浆白度或在保持纸浆一定白度的情况下,减少二氧化氯漂剂用量. 相似文献
3.
无元素氯漂白(ECF)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二氧化氯漂白的ECF浆的产量持续增长,目前占据着世界漂白化学浆市场的主导地位.在过去的10年中,对无元素氯漂白浆的需求急剧上升.2001年ECF漂白浆在漂白化学浆中以75%的比例占据最大的世界市场份额,总量超过6 300万t.来自市场的有关资料表明2001年ECF浆产量增长了17%.相比较而言,全无氯漂白浆(TCF)产量略微下降,在世界漂白浆产量中仅以略多于5%的比例维持着较小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4.
5.
红麻由于韧皮部和木质部的性质差异较大,全杆制漂白浆较为困难。文章在红麻全杆浆无元素氯漂白方面做了一些探讨。其工艺方法可供中小规模红麻制浆生产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6.
7.
8.
9.
介绍了硫酸盐竹浆 TCF全无元素氯漂白 OQ(PO)的工艺流程和漂白工艺条件 ,以及 OQ (PO)短流程与常规CEH三段漂相比存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11.
12.
对竹子硫酸盐浆进行DQP漂白,其中起重要影响的因素有三个:二氧化氯漂白;螯合作用;过氧化氢漂白。这些影响因素在本次实验中得到了研究。D段的pH值,Q段的EDTA用量,以及P段硫酸镁的用量都取最佳值。研究结果表明:在D段二氧化氯用量为2.0%,pH为4;Q段的EDTA用量为0.4%;P段的硫酸镁用量为0.2%,浆浓为10%,过氧化氢用量为2.5%,氢氧化钠用量为1.4%,温度为90℃,时间为2小时的条件下,能使浆的最终白度达到86.4%ISO,最终卡伯值为1.37。对分别用DQP和CEH这两种不同漂白法所得到的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DQP和CEH都能使浆漂白到83%ISO以上,但是与CEH漂白浆相比,DQP漂白浆的白度虽然稍低,但是其稳定性要好的多,并且浆的黏度高,强度性能好,污染负荷低。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常规漂白废水所导致的危害已破人们所认识,而纸浆的无氯漂白则是解决漂白废水污染及实行漂白清洁生产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介绍纸浆无氯漂白技术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桉本硫酸盐浆的氧脱木素、H2O2强化的氧脱木素及后续段浆的无元素氯漂白,并对漂白浆的各项物理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桉木硫酸盐浆经氧脱水素和H2O2强化的氧脱水素,卡伯值分别降低47.3%和53.6%,ISO白度分别增加23.8%和33.8%,但纸浆聚合度的变化幅度却很小(分别降低9.4%和2.5%)。处理后的纸浆再经DEpP短程序无元素氯漂白,漂白浆的ISO白度分别可达83.3%和87.8%。浆料经两种不同方式的氧段处理后,其各项物理性能指标与未漂浆之间相比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5.
改善硫酸盐木浆白度稳定性的无元素氯漂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元素氯漂白(ECF)是目前主要的漂白工艺,大约有90%的造纸厂在使用ECF漂白.漂白的目的是为了得到高且稳定的白度,但实际上木浆在储存和抄纸过程中白度会有所降低,因此减少白度下降(降低返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17.
从低氯漂白到无氯漂白——纸浆漂白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目前我国制浆造纸工业化学纸浆漂白的现状及各种低氯和无氯漂白的处理方法,指出国内的造纸企业应从含氯漂白逐渐过渡到低氯最终至无氯漂白,这样可很大程度减少有机氯用量及漂后废液的残氯量,保护好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8.
杨木与桉木KP浆的无元素氯漂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杨木与桉木KP浆经氧脱木素,卡伯值分别降低48.1%和47.3%。杨木浆在氧脱木素前用过氧酸预处理,桉木浆在氧脱木素段用1%H2O2强化,脱木素程度分别达55.8%和53.6%。上述杨木浆再经(PxaO)DEpP程序漂白,白度达85.7%,桉木浆再经ODEpP和OpDEpP程序漂白,白度分别为83.3%和87.8%。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