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根据南京市20个土壤源热泵系统可再生能源能效测评数据,统计分析了土壤源热泵系统地下换热形式及换热量、增量成本、机组性能系数、系统能效比、全年常规能源替代量、年节约费用和静态投资回收期等参数特点.研究得到了土壤源热泵系统在南京市(夏热冬冷地区)建筑中应用的特点及相应的关键参数,为该技术在南京市规模化推广和应用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源热泵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利用的必要性,认为浅层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中蕴藏的温差能品位较低但数量巨大,利用这些能量的地源热泵技术是最容易实现规模化开发可再生能源,其产业化发展对促进我国建筑节能、缓解能源压力和改善环境都极有裨益.文章通过土壤源热泵规模化利用方面的几个技术进展,指出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和完善监管、评价和激励机制是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地源热泵行业发展迅速有如下几个原因:1.地源热泵系统是利用浅层土壤中的可再生能源进行供暖、供冷和生活热水的新型空调技术,具有清洁、高效和节能的特点;2.人们广  相似文献   

4.
我国能源储量日渐紧张,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问题被日渐重视起来。本文以探究绿色建筑土壤源-空气源双源热泵运行效果为目的,对该建筑热泵系统进行连续2 a的监测;从热泵实际运行特性和运行性能两方面对比分析了2016年土壤源-空气源双源热泵机组运行和2017年土壤源热泵机组单独运行时机组的供回水温度、供热量、COP及耗电量等信息。结果表明:经采暖度日数修正后2016年机组平均COP为2. 79,2017年机组平均COP为2. 00;土壤源-空气源双源热泵实际运行效果优于土壤源单源热泵。  相似文献   

5.
土壤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土壤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制冷空调系统,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一种新技术.笔者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土壤源热泵系统的优点、组成及施工工艺,并且重点介绍了室外地埋管换热器的施工工艺,为今后土壤源热泵空调系统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成都地区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都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工程示范项目--龙锦慧苑1,3号楼地源热泵系统项目为例,从初投资、运行费用和动态费用年值等几个方面,对地源热泵系统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地源热泵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具有较高的经济性,适合在我国推广发展.  相似文献   

7.
土壤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从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本文以武汉某办公楼的暖通空调工程为例,将土壤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风冷冷水机组+燃油锅炉等3种常用的冷热源方案进行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比较评价.结果表明,与风冷冷水机组+燃油锅炉系统和空气源热泵系统等2种系统相比,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能值产出率并没有优势,经济竞争力较差,但它给环境的压力最小,其能值可持续指数较高,可维持较长时间内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中部地区土壤源热泵土壤温度恢复性测试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源热泵在工作时,冬天从土壤中带走大量热量,夏天供冷时再把这部分热量补充回来,并带走冷量.部分研究指出,在冬天土壤源热泵从土壤中取走的热量在夏天并不能完全的补充回来,特别是针对热负荷远大于冷负荷的情况,有可能造成土壤温度逐年下降的趋势,使得土壤源热泵系统在运行一段时间以后效率下降,针对这种情况,重点研究了内蒙古中部地区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发展大厦土壤源热泵系统,此项目是国家第一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之一,也是首次在内蒙古地区使用土壤源热泵系统.通过对土壤温度为期2年的跟踪测试,分析土壤温度变化规律,并得到大量可供参考的数据,并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9.
地源热泵在西安地区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西安地区的地质情况,对地源热泵的几种系统形式(地表水源热泵、地下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在西安的应用作了适用性分析,并结合本地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对土壤源热泵进行了经济性分析,提出了土壤源热泵在西安应用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应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该省地源热泵系统能健康有序地发展,对当地的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浅层土壤热能源等地质情况进行了调查。依据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这一地区较适宜采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不适宜采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提出了地下水地源热泵的适宜性分区,可供该地区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