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地质构造、煤层埋深、上覆基岩厚度及煤层顶底板岩性分析了控制下沟煤矿4煤瓦斯赋存及其涌出量的主要地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单斜区域瓦斯含量较高,在河岸单斜下盘瓦斯含量较小;瓦斯含量与煤层埋藏深度和上覆基岩基本上呈正相关关系;瓦斯含量与煤层顶底板泥岩厚度关系密切。煤层原始瓦斯含量越高、开采深度越大,下沟煤矿瓦斯涌出量越高,煤矿南部单斜构造区域瓦斯涌出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相似文献   

2.
下沟煤矿瓦斯地质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地质构造、煤层顶底板岩性、煤层埋深、煤层上覆基岩厚度、煤层厚度等因素对矿井瓦斯赋存的控制,从瓦斯地质学角度出发,对下沟煤矿瓦斯的赋存特征及分布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东西走向的大佛寺向斜是影响下沟煤矿瓦斯赋存和分布的主导因素;瓦斯赋存和分布同时还受煤层顶底板岩性、煤层埋深、煤层上覆基岩厚度、煤层厚度等因素的控制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苌延辉  宋常胜 《中国矿业》2012,21(Z1):517-519
为了防治华阳煤矿9号、15号煤层的瓦斯灾害,通过对华阳煤矿瓦斯地质资料的整理,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并结合煤层相关参数的现场测定和实验室测试,研究了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上覆基岩厚度、煤层埋深等地质因素对9号、15号煤层瓦斯赋存、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华阳煤矿瓦斯含量整体沿着倾斜方向按线性规律变化,受地质构造影响,煤层瓦斯含量分布呈现走向不均衡性;华阳煤矿煤层上覆基岩厚度对瓦斯的影响与煤层埋深对瓦斯的影响基本一致;华阳煤矿瓦斯含量随着煤层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运用地质构造控制理论,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通过对赵庄煤矿瓦斯地质资料的统计,分析了构造、煤层埋深、上覆基岩厚度、顶底板岩性、煤层厚度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得出煤层埋深和上覆基岩厚度是影响赵庄煤矿3#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的主控因素,其它地质因素影响煤层瓦斯的局部变化.为瓦斯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影响佳竹箐煤矿7#瓦斯赋存条件的地质构造、煤层顶底板岩性、煤层厚度变化、岩浆岩及岩溶陷落柱分布、煤层埋深及上覆基岩厚度等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将影响该煤矿瓦斯赋存的主要因素归结为煤层厚度变化系数、煤层埋深以及上覆基岩厚度。结合相邻矿井7#煤层突出危险性的相关资料,确定了该煤层厚度变化系数的临界值,为预测煤层的瓦斯突出危险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保安煤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5号煤层作为保护层首先开采,其瓦斯地质规律研究对矿井瓦斯灾害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对区域构造演化及井田地质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采用线性回归及定性分析方法,探讨了埋藏深度、上覆基岩厚度、顶底板岩性及水文地质条件对瓦斯的控制作用,得出埋藏深度为15号煤层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并对深部瓦斯含量分布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在走向上,15号煤层瓦斯含量分布受地质构造影响具有不均衡性;在倾向上,因裂隙溶洞发育使含水层与煤层具有水力联系,导致15号煤层瓦斯含量随埋藏深度、上覆基岩厚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7.
由于贵州省地形地貌复杂,瓦斯含量分布随机性较强,但通过对五凤煤矿6中煤层瓦斯含量的初步分析研究表明,其煤层瓦斯含量主要与煤层上覆基岩厚度、顶底板岩性及地质构造等因素相关。本文通过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度法,计算得出影响五凤矿区6中煤层瓦斯含量的各因素并进行排序,得出主导因素以作为对区域瓦斯防治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瓦斯地质学理论,根据平岗煤矿瓦斯地质资料,采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方法,研究了断层、褶皱、顶底板岩性、上覆基岩厚度、构造煤分布等因素对平岗煤矿瓦斯赋存的影响。建立了上覆基岩厚度与瓦斯含量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覆基岩厚度是影响平岗煤矿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瓦斯含量随上覆基岩厚度的增大而增大。依据煤层瓦斯含量与上覆基岩厚度的线性回归关系对矿井深部的瓦斯含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针对近年来煤层冲刷带瓦斯异常涌出,但瓦斯赋存及涌出规律不清的问题,从煤层冲刷带的形成模式和空间形态出发,结合陕西胡家河煤矿和山西新景煤矿采掘过程中遇到的不同类型煤层冲刷带瓦斯赋存和涌出实践,总结分析了煤层冲刷带对煤矿瓦斯赋存和涌出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当冲刷带顶部和底部存在封闭条件时可形成一定规模游离砂岩气,继承性冲刷带和后生冲刷带规模要大于原生冲刷带。同生冲刷带和后生冲刷带会对煤层开采瓦斯涌出产生影响,其中以后生冲刷带尤为严重。同生冲刷带由于煤层具有统一顶板有利于带状冲刷带砂岩中游离瓦斯赋存,煤矿回采过程中瓦斯涌出量高于两侧正常煤层,但受冲刷规模控制影响有限。后生冲刷带对我国煤矿采掘条件影响较大,煤层冲刷带过渡区是煤与瓦斯突出高发地带。煤层冲刷带过渡区由于岩性组合差异,致使煤层冲刷带过渡区存在剪切力煤层结构破坏,导致煤层冲刷带透气性变差,瓦斯赋存能力增强。采掘至此,工作面中部前方来压,煤层应力增大,加之冲刷带砂体中较高压力的游离瓦斯涌出,从而易在后生冲刷带过渡区发生瓦斯异常涌出。区域构造控制下的地应力场分布和地质历史时期构造运动对煤体结构的破坏为冲刷带瓦斯异常涌出提供了地质基础。鉴于煤层冲刷带对煤矿瓦斯涌出的危害,煤矿采掘前应利用三维地震等方法做好超前探工作并圈定煤层冲刷带,为煤矿瓦斯防治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李村煤矿地质勘探钻孔资料、试井资料及井田地质条件的分析,应用瓦斯地质理论和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李村煤矿3#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其主控地质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煤层埋深、上覆基岩厚度是影响李村煤矿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控制因素,地质构造在局部构造部位影响煤层瓦斯赋存和富集,煤厚、顶底板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运用瓦斯地质理论,结合地质勘探和矿井生产揭露的瓦斯地质资料,研究了十二矿己15煤层的瓦斯地质规律。综合分析了地质构造、煤层厚度、煤层顶底板岩性、煤层埋深和上覆基岩厚度对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提出了地质构造控制己15煤层瓦斯赋存和分布,受构造控制井田划分为牛庄向斜南翼区、牛庄向斜和郭庄背斜共翼区及郭庄背斜北翼区3个瓦斯地质单元,并分析了构造对各瓦斯地质单元内瓦斯赋存的控制;己15煤层厚度大,煤层顺层滑动,构造煤成层发育,直接顶底板岩性大部分为砂质泥岩或泥岩且厚度变化小,利于瓦斯赋存;十二矿第四纪松散层垂向差异大,上覆基岩厚度相对煤层埋深对瓦斯赋存分布控制更准确,上覆基岩厚度主导各瓦斯地质单元内瓦斯赋存。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井田内地质构造控气特征,简述了五阳煤矿3号煤层瓦斯赋存地质规律主要受构造、煤层埋深、底板标高、上覆基岩厚度、煤层顶底板岩性、厚度等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进行分析,运用线性回归方程得出影响煤层瓦斯分布规律的不同关系,对公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煤层埋藏深度是煤层瓦斯含量的主控因素,为矿井下一步防治瓦斯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田陈煤矿位于山东省滕州市南部,张汪镇、鲍沟镇和微山县欢城镇范围内,主采3_上和3_下煤层,2015年核定生产能力为150万t/a。通过对该矿3_下煤层进行取样分析,测定了吸附系数、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煤的坚固性系数等参数,经过鉴定,矿井任一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均小于5 m~3/min,该矿确定为低瓦斯矿井。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矿瓦斯赋存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瓦斯及二氧化碳涌出量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1)瓦斯赋存受到了断层、褶皱构造、顶板岩性、上覆基岩厚度、水文地质条件、岩浆岩等因素影响;(2)该矿瓦斯涌出量主要影响因素为开采规模及采空区管理因素;(3)开采3_下煤层埋深850 m时绝对瓦斯涌出量约1.05 m~3/min,开采过程中应加强煤层瓦斯含量监测,确保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瓦斯是煤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气体地质体,其生成、运移、保存都受控于地质构造,是地质作用的结果。为了研究集贤煤矿9#煤层西二采区的瓦斯赋存特征,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并结合实测的煤层瓦斯含量,分析了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以及顶底板、埋深、上覆基岩厚度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认为上覆基岩厚度是影响集贤煤矿9#煤层西二采区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煤层瓦斯含量随上覆基岩厚度增加而明显增大,以此绘制了瓦斯含量趋势等值线,更加直观地反映瓦斯赋存特征。  相似文献   

15.
晋城成庄煤矿3#煤层含气量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成庄煤矿3^#煤层未知区域的含气量,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利用煤田地质资料和已采煤层实际瓦斯涌出量数据,定性、定量分析了煤层厚度、煤变质程度、煤层埋深、上覆基岩厚度、顶底板岩性、水文条件、地质构造等因素对含气量的控制作用,认为煤层上覆基岩厚度是3^#煤层含气量分布的主控因素。然后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编制了成庄煤矿3^#煤层含气量等值线图,这对煤层气资源量计算、煤矿瓦斯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某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问题,通过地质钻探手段查明了开采煤层的顶底板岩性,并于矿井不同位置测定瓦斯含量及瓦斯压力,从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完整性、煤层厚度、倾角、埋深等方面分析了矿井瓦斯的赋存规律。将测定结果导入矿井瓦斯地质动态分析系统,形成瓦斯含量分布云图,更为直观地反映了揭露区及附近区域的瓦斯分布情况。研究发现:在煤层埋深、厚度、倾角及地质构造综合作用下,该矿瓦斯主要分布于矿井西侧及中部偏南侧,而北侧及东侧瓦斯含量相对较少。将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分为掘进工作面瓦斯相对涌出量、回采工作面瓦斯相对涌出量以及采空区瓦斯相对相对涌出量,根据矿井实际开采情况,对矿井瓦斯的相对涌出量进行了预测,从而为矿井安全生产及煤与瓦斯突出灾害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研究了区域、矿区、矿井构造演化特征,进而研究了成庄煤矿3#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分析了断层、褶皱、顶底板岩性、岩溶陷落柱、煤层埋藏深度、煤层上覆基岩厚度、顶底板泥岩厚度、煤层厚度、煤变质程度、水文地质对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结果表明3号煤层瓦斯含量的主控因素是煤层上覆基岩厚度。  相似文献   

18.
运用地质构造控制理论分析了棋盘井煤矿的瓦斯赋存特征,初步总结了棋盘井煤矿的瓦斯地质规律.针对9#煤层瓦斯赋存特征,从瓦斯地质学的角度分析了地质构造、煤的变质程度、顶底板岩性、上覆基岩厚度、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煤》2016,(2):1-3
赵庄矿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影响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因素较多,文章通过已施工的勘探井,从地质构造特征,煤层厚度分布情况,煤层深度,煤层顶底板岩性,煤化程度及煤岩煤质,上覆基岩有效厚度,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煤层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20.
掌握煤层瓦斯的赋存特征,是有效防治瓦斯灾害和煤层气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和科学依据。为了研究漳村煤矿3#煤层的瓦斯赋存特征,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并结合实测的煤层瓦斯含量,分析了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以及顶底板、埋深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认为上覆基岩厚度是影响漳村煤矿3#煤层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煤层瓦斯含量随上覆基岩厚度增加而明显增大,以此绘制了瓦斯含量趋势等值线,更加直观的反映瓦斯赋存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