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水泥石热膨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水泥石从室温(20℃)升到600℃和经室温到180℃热循环后再从室温升至600℃的热膨胀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条件下水泥石热膨胀率的变化均表现为随温度的升高先提高而后再降低的趋势,而热膨胀率达最大值时前者温度较后者低70℃左右,即热循环可以提高水泥石在受热时出现收缩的温度值.借助于DSC/TG和XRD测试手段,对水泥石的热膨胀性能变化规律进行了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2.
高温对水泥砂浆强度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水泥石及不同集料掺量水泥砂浆在室温(20℃)至550℃时抗压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水泥石及同灰砂比的水泥砂浆,其抗压强度变化均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20~150℃),水泥石及灰砂比>1/3的水泥砂浆抗压强度有所增加,而灰砂比<1/3的水泥砂浆抗压强度则有所降低;第2阶段(150~180℃),抗压强度变化平缓;第3阶段(180~550℃),抗压强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同温度下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随集料掺量的增加而降低.运用DSC/TG,XRD和热膨胀性能测试对以上规律进行了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3.
利用综合热分析仪、热膨胀仪、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镜,通过测试防核辐射混凝土中水泥石的热分解过程、高温矿物组成变化、热膨胀性能、高温后抗压强度变化,砂浆的热膨胀性能和混凝土高温后微观形貌变化及抗压强度变化,研究了防核辐射混凝土的高温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经700℃高温后,水泥石中C-S-H凝胶网状结构出现破碎,数量减少,其主要矿物组分为CaO、Ca(OH)2、C3S和β-C2S,集料与水泥石界面结构松散,并出现裂纹;40~600℃过程中,水泥石和砂浆呈先膨胀后收缩的变化趋势,且水泥石的热膨胀系数远大于砂浆。  相似文献   

4.
《中国建材科技》2004,13(6):45-45
高性能混凝土水胶比一般较小,因而水泥石中有一部分水泥未能水化,只起填充作用。故在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时,一般掺加粉状超细矿物活性掺合料置换部分水泥,这些掺合料对水泥石孔结构起填充细化作用,能提高水泥石的密度,改善水泥石与粗集料间的界面结构。  相似文献   

5.
超细矿渣对高强混凝土补偿收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细矿渣对高强混凝土和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收缩、膨胀性能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掺加超细矿渣可降低高强度混凝土的收缩,因掺加矿渣后可减少用水量,保证孔体系中的相对温度仍近于100%;另一方面,由于矿渣具有微集料效应和火山灰效应,可生成致密的水化C-S-H凝胶,填充了孔隙,从而降低了干缩。掺加超细矿渣却使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量降低,因掺加矿渣后火山灰反应消耗了Ca(OH)2,降低了水泥石溶液的碱度,使钙矾石的性能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6.
补偿收缩混凝土有效膨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研究了影响补偿收缩混凝土有效膨胀的因素,结果表明随着限制程度提高,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降低、弹性回伸率提高,两者之和——有效膨胀率降低;抗压强度5 ̄20MPa是限制膨胀率的最佳发展期,定义为"有效膨胀窗口",延长"有效膨胀窗口"的开启时间、在"有效膨胀窗口"开启时间内,提高膨胀剂的早期膨胀效率,掺加饱水轻集料对混凝土进行内养护都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  相似文献   

7.
磨细矿渣对水泥基材料热膨胀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在水泥基材料中加入矿物掺合料磨细矿渣,利用差示热膨胀测试方法对其热膨胀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人磨细矿渣的水泥石热膨胀率变化规律与纯水泥石者相似,均表现为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显著降低的趋势,而磨细矿渣的加入使水泥石在高温时产生比纯水泥石更大的收缩.借助于TG-DTA和XRD测试手段,对掺加磨细矿渣后水泥石的热膨胀性能变化规律进行了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13)
为探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高温爆裂机制,对掺与不掺聚丙烯纤维的C80高性能混凝土在20~800℃温度段内的线膨胀系数、热膨胀率和微分线膨胀系数进行研究,基于CT扫描技术,分析不同温度下C80高性能混凝土微结构变化,研究热膨胀性能变化规律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混凝土线膨胀系数和热膨胀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微分线膨胀系数在560℃之前小幅波动;降温过程中,混凝土线膨胀系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热膨胀率总体呈下降趋势,除个别温度点外微分线膨胀系数较为稳定;掺0.2%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热膨胀率和微分线膨胀系数总体均较素混凝土小,表明掺入聚丙烯纤维可以减小混凝土的热膨胀。CT试验表明,掺0.2%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内部缺陷率均小于素混凝土,相对缺陷率均大于素混凝土,说明掺聚丙烯纤维增加了高温下孔隙连通性和内部蒸汽压逃逸的途径,可有效改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石灰石粉掺量的变化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及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石灰石粉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经相关试验检测,结果表明:石灰石粉在适宜掺量范围内能使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得到改善;混凝土中掺入10%以内的石灰石粉,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并未降低,超过此掺量,混凝土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变差;石灰石粉会导致混凝土干缩率变大,且石灰石掺量与混凝土干缩率呈正比例关系。在混凝土中,石灰石粉的掺量不宜超过10%。  相似文献   

10.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水泥石弹性模量与石英粉、石英砂掺量以及水灰比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石英砂掺量的增加,水泥石的弹性模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最高达到了56 GPa;同时,石英粉的掺量变化与水灰比的不同也会对试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由于石英砂的增加,促进了水泥的水化,形成了结晶核心,同时起到密实填充作用.此次试验对于提高陶粒混凝土弹性模量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水泥水化初期,钙矾石的形成对水泥浆体的流动性和流动性经时损失等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掺加高效减水剂对钙矾石结晶形成的不同作用效果,分析了产生两种不同作用效果(吸附抑制和吸附促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张乔  习康 《山西建筑》2008,34(17):175-176
主要研究了粗、细骨料粒径、级配以及砂率变化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测定了在基准配合比下,砂的细度模数变化以及碎石颗粒级配变化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并就骨料粒径、级配的变化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从理论上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净砂和粉砂土(粉土含量为10%,20%)试样进行三轴不排水试验,研究了粉土对砂不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如使用粒间孔隙比es,就可以在与砂土相同的框架内描述粉砂土的不稳定特性。  相似文献   

14.
任艳  伍尚幹  刘细军 《山西建筑》2010,36(18):157-159
利用直接剪切试验结合无侧限抗压试验和劈裂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的抗剪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值随沥青用量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值随沥青用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合料的抗剪强度降低,C值和值也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15.
骆悰 《规划师》2003,19(8):17-19
市郊工业区一直是上海郊区发展的缩影和排头兵,近年来,上海郊区迎来了历史性战略发展期,市郊工业区再次成为建设热点。有必要对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以来市郊工业区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与分析,剖析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以城镇化推进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部地区地域广阔,各地差异极大,开发不可能整体平面展开,必须有重点,以点带线带面顺序展开。城镇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决定了其在区域开发中的战略高地作用。西部地区城镇建成区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万分之七,但聚集了西部25%的人口和55%的社会生产力。城镇是实现西部大开发五大战略任务的空间集合点。实施西部大开发,应以推进城镇化为主线,带动西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一、以城镇为中心带动区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区域发展理论表明,经济要素由于具有流动性(土地除外)和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在趋利动机的作用下,会向着能够获得较…  相似文献   

17.
合同管理对工程造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源 《山西建筑》2008,34(18):249-250
叙述了总价合同模式、单价合同模式、成本加酬金合同模式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分析如何结合合同的管理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指出加强合同管理对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岩石巴西劈裂试验中,垫条直径直接影响岩石抗拉强度的大小。为此,选取典型砂岩试样,进行了1.3 mm、1.8 mm、2.3 mm、2.9 mm、3.5 mm、4.0 mm 6种垫条直径的巴西劈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钢丝垫条直径从1.3 mm增大到4.0 mm,砂岩劈裂抗拉强度呈“减小—稳定—增大”的非单调变化规律,总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垫条比为0.026~0.046、0.058~0.081时,砂岩的抗拉强度试验结果变化幅度较大,而且离散性比较明显;垫条比为0.046~0.058时,砂岩的抗拉强度趋于稳定,而且,试验结果离散性明显较小,破裂面平直,垫条对岩样的劈裂张拉破坏起到很好的导向控制作用。(2)钢丝垫条直径对岩石抗拉强度及破坏模式的影响,实际上是垫条直径与矿物颗粒粒径相互关系的影响,从试验结果来看,当垫条比为0.046~0.058时,也即垫条直径与矿物颗粒粒径比值在5.750~7.250时,试验得到的岩石劈裂抗拉强度比较稳定,离散性较小。因此,在岩石巴西劈裂试验中,建议根据岩石矿物颗粒大小选取合适的垫条直径,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向预处理的钛石膏中加入萘系减水剂和硫酸钠等外加剂,研究了各外加剂对钛石膏物理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各外加剂的最佳掺量,并探讨了各外加剂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当萘系减水剂掺量为3%时,减水效果最好,此时钛石膏试样的标稠用水量最小为126%,相比于空白试样降低了18%,2 h抗折、抗压强度分别为1.09 MPa、1.98 MPa,绝干抗折、抗压强度分别为2.24 MPa、2.77 MPa;硫酸钠掺量为1.5%时钛石膏物理性能最好,此时钛石膏凝结时间较短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分别为8 min和10 min,2 h抗折、抗压强度分别为1.21 MPa和2.32 MPa,绝干抗折、抗压强度分别为2.43 MPa和3.02 MPa。  相似文献   

20.
杨琪  贾东 《山西建筑》2010,36(33):15-17
阐述了京西文化的内涵与特色以及京西文化影响下石景山景观构建的原则,在景观构建的过程中提出了依托京西文化进行景观轴线构建的方法,探索了城市景观构建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从而构建有传统意义的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