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S变换结合了短时傅里叶变换和连续小波变换的思想,具有良好的时频分析特点,但是基本小波不变,使得其在实际信号分析中有一定的缺陷.广义S变换克服了这些缺陷,可以根据实际信号灵活地选取窗函数,具有更好的时频分辨率.本文首先介绍了广义S变换的基本原理,然后通过仿真试验和地震模拟信号的对比,凸显了广义S变换的时频聚焦性.最后对实际地震信号进行了处理,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薄储层的识别一直以来都是石油科技工作者所困惑的一个技术难题。常规的时频分析技术存在一些缺陷,难以满足精细勘探开发的要求,而广义S变换吸收了常规的时频分析技术的思想,克服了这些缺陷,可以根据实际信号灵活地选取窗函数,具有更好的时频分辨率。本文首先介绍了广义S变换的基本原理,然后通过仿真试验,将常规的时频分析方法和广义S变换的结果进行对比,试验证明广义S变换具有更好的时频分辨能力,并且结合MarmousiⅡ正演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对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义S变换可以有效地识别薄储层。  相似文献   

3.
利用地球物理方法来识别薄互层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地球物理工作者的一项技术难题。常规时频分析技术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介绍的广义S变换技术结合了STFT(短时傅里叶变换)和CWT(连续小波变换)二者的优点,可以根据实际信号的特点灵活选择窗函数,具有更好的时频分辨率。文章先对广义S变换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然后通过MarmousⅡ模型正演,将广义S变换与常规时频分析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对实际工区的地震资料进行分频处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义S变换对薄互层的识别比较有效。  相似文献   

4.
地震信号是一种非平稳信号,时频分析法是非平稳信号分析的有效方法,用时频分析技术处理地震信号,可以较为精确地分析数据时间和频率特征。现阶段应用于地震数据处理方面的时频分析方法有很多种,本文选取广义S变换作为时频分析工具,对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并提取不同频率剖面进行对比。实际资料处理表明,广义S变换在地震高分辨率处理方面是行之有效的,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通过时频分解,我们可以根据需求提取不同的单频剖面,细致研究局部层位,识别地震剖面中特征信息。  相似文献   

5.
地震资料分辨率和信噪比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构造解释、储层反演等地球物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由于S变换的小波函数是以固定的趋势随频率变化,缺乏灵活性,在实际应用中效果也不够理想。而广义S变换对小波基函数进行适当的调整,来达到相应分辨率,以适应地震资料的处理要求。将理论模型取得的认识用于实际资料处理,从增强弱信号能量、去除噪音等方面,展示该方法对实际资料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用性强,可以有效改善地震资料品质,能够较好的用于地震资料处理。下面就结合实例,介绍广义S变换在处理叠后地震资料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同步挤压小波变换是一种改进的小波变换,通过对小波变换的复系数谱在频率方向进行重排,提高了小波变换的分辨率。本文从小波变换的原理出发,简述同步挤压小波变换的理论并利用这种方法对洛阳地震台地电前兆信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步挤压小波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前兆信息的时频特征,从而为分析地电前兆信号的时频特征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地震勘探中,地震记录的信噪比直接影响地震资料的可靠性、参数提取的精度及提高分辨率的效果等,因此去除噪声,提高信噪比成为了资料处理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小波变换作为一种信号处理工具,由于其具有时频分析,多分辨率和去相关性等特点,在地震信号去噪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对几种小波去噪方法进行了比较,总结了两类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实现过程,着重介绍了应用最广的小波闽值去噪。  相似文献   

8.
通过利用吸收系数方法技术反演研究川南地区丹凤场目的储层的吸收系数。针对川南地区的丹凤场储层的特点,采用吸收系数反演方法,对其吸收系数进行了提取与分析。并对吸收系数成图。对于原始地震记录分频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即带通滤波分频和广义S变换分频。并用广义S变换时频相关谱比法分频计算出的复数道得出的吸收剖面。同时验证了吸收系数剖面的异常明显位置位于油气储层的位置。异常为强吸收,连续性好,与油气产层对应一致。验证了该方法所研究地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将信息熵引入到广义S变换时频滤波中,提出一种基于谱熵的自适应广义s变换时频滤波器设计方法。计算信号广义s变换的时频谱,将时频谱各时间点的频率区间划分成若干个小区间,计算各区间时频谱熵,以时频谱熵最大区间的时频谱的平均值作为阅值,以此来衡量信号的杂乱程度。若该时间点上的时频谱值大于闻值,则将该点时频谱值清零。采用广义s逆变换进行重构。该方法可自适应地调节时频滤波因子,有效滤除干扰信息。  相似文献   

10.
时频分析技术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地震资料处理技术。阐述了短时傅立叶变换的概念及性质。介绍了短时傅立叶变换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效果。利用自编的Matlab程序对地震数据进行短时傅立叶变换,生成分频率数据体;然后用Surfer软件数据处理与显示功能来实现地震剖面的分频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