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雷11块莲花油层属于复杂断块底水稀油油藏,底水能量充足,随着地质储量采出程度提高,油井出现底水锥进现象,直至水淹,利用数值模拟法计算,有38.6万吨可采储量无法有效动用,仍有较大开发潜力。近年来,通过老井措施改造、优化新井(直井)射孔井段以及底水锥间带部署实施水平井等手段对剩余油进行挖潜,取得较好效果,为区块稳产、上产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同类油藏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王圈油区的最终水驱采收率,针对目前开发中存在的地层能量亏空严重,水线推进速度快,水淹井多等问题,与以往单纯从开发角度分析不同,随着油藏描述精度的逐渐提升,使得注水开发调整细化到单渗砂,采用动静相结合的预测法,对目的层水动力方向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注水井为核心的"水动力受效单元"划分,提出了相应的挖潜对策,使研究区的年递减率由15%下降到11.5%,含水上升速度下降0.8个百分点,有效的控制了工区的递减率和含水上升速度,改善了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针对边底水发育的齐家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复杂、直井开发底水锥进较快的实际,加强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通过油藏数值模拟和计算边底水油藏水驱前缘,搞清了底水锥进和边水舌进状况,提出了水平井挖潜零散剩余油治理对策。在水平井开发调整过程中,通过控制水平井射开部位和程度,有效的避免底水过早水脊见水;通过控制水平井和临井的生产压差,减缓了水平井底水水脊速度,增加底水的波及体积;通过对侧翼控制注水、轴向周期注水和边部连续注水相结合的调整措施,有效的抑制水平井底水脊进,通过调整使边底水发育的齐家油田实现了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5.
AF油田是典型的窄条状边底水油藏,目前由于高含水及套损影响,油田处于低产、低效状态,开发调整难度大,剩余油分布复杂。老油田开发后期调整的基础和核心是弄清剩余油分布状况,借鉴他人经验并结合自身油田实际形成一套适合同类油藏的剩余油研究方法,即从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分析入手,以新老井测井资料、地质资料及生产动态资料为基础,油藏动态分析和数值模拟为手段进行对比研究,描述剩余油在平面及纵向上的分布,总体上遵循由点及面,再综合评价的过程。最后根据构造和剩余油分布的特点进行调整策略研究,为同类老油田的开采和调整提供思路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喇嘛甸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低产低效井井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截止2007年底水驱共有产量小于2吨的低产低效井395口,这些井制约着油田开发后期的经济效益以及全油田产量的顺利完成。本文在油层精细描述和储层内部结构界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油层剩余油的分布规律特征、动用程度,加强措施井选井选层方法研究,并通过补孔、压裂等增产措施挖潜油层剩余油,提高储层动用程度,达到了综合治理低产能恢复上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新海27块是处于开发后期的边底水稠油油藏,油井水淹严重。为了改善开发效果,在剩余油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水平井技术挖掘锥间带剩余油,有效地控制了油藏底水锥进,解决了油井水淹严重的问题,并提高了油藏采收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长堤油田边底水油藏开发历程,就不同开发调整阶段新井初产、递减规律和含水上升规律进行了对比,并就其开发特点进行了规律性总结。  相似文献   

9.
断块油藏是一类构造相对复杂的油藏,具有储层不均匀等显著的特点,其油气存储含量在我国的断块盆地中占据较大的比例。随着挖掘与勘探技术的成熟与深入,断块油藏的挖潜也逐渐受到重视,其中难度较大,构造较复杂的当属断块油藏剩余油。就我国目前的开采情况而言,已经进入开采的中后期,如何提高采收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提高断块油藏高含水期的注水开发效果、实现油田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剩余油的潜力以及挖潜措施。在现实生活中对剩余油的挖潜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局限性,笔者将在文中探讨断块油藏剩余油的挖潜技术。  相似文献   

10.
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挖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95块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分布状况复杂,挖潜难度大,在储层精细描述的基础上,通过油藏数值模拟,各流动单元含油饱和度变化情况,从定性到定量分析,详细研究了剩余油的分布规律,阐述了剩余油挖潜的一些做法,为同类油田的剩余油调整挖潜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油田开发调整界限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开发调整的效果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XX油田YY边底水油藏合理注水压力、合理流动压力、合理地层压力、合理注采比的论证和确定,为YY油藏下步的开发调整提供了依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今后同类型油田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神泉侏罗系油藏为复杂断块多层砂岩油藏,平面上断裂系统发育,剖面上含油井段长,以薄差层砂体为主,连通率较低。层间非均质性强,矛盾突出,剖面及储量动用程度不高。针对其储层特点,制定剩余油挖潜策略,从而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13.
东海平湖油气田的H23+4油藏为块状底水油藏,其开发受底水锥进、油藏的非均质性影响严重,目前含水已高达98.2%,进入高含水后期,但根据动态法计算有84×104m3储量未动用,仍有较大开发潜力。本文从分析不同油藏类型挖潜效果出发,通过油藏地质模型的精细描述研究,明确剩余油分布与潜力方向,充分利用数值模拟技术手段探索底水油藏高含水后期的挖潜对策。该方法对于指导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临盘采油厂截止2014年10月,共投产水平井190口,主要依靠注水和天然能量开发。其中主力区块大芦家馆陶组及盘40为边底水油藏,目前综合含水均已达到95%以上。要提高特高含水期油藏开发效果,需要明确影响和控制油田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明确水平井驱替特征、含水上升模式及其主控因素等,针对敏感性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水平井开发效果。本项目针对临盘采油厂临25-1馆一、临2馆二、临2-6馆三3、盘4 0等典型单元水平井,通过技术调研、数值模拟、油藏工程方法等技术手段,评价目标油藏当前开发效果,分析临盘油区厚层底水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规律及见水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次研究针对复杂断块油藏的特点,从剩余油分布的影响控制因素着手,研究剩余油的分布规律,进而为复杂断块油藏的二次开发提出相应的挖潜思路。  相似文献   

16.
靖吴地区侏罗系边底水油藏转入注水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投入开发的靖吴地区侏罗系油藏大部分属边底水油藏,初期依靠自然能量开发,初期采液、采油速度较高,部分边底水能量强、注采井网不完善,易引起底水锥进边水内推,油井初期采液强度大;导致地层压力下降快,地层能量保持水平低,递减大,因此合理的注水时机是油藏稳产开发保证,也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沙三上深层低渗油藏特点,运用油藏精细描述技术细分流动单元,研究储层构造,沉积微相,采用三维可视化地质建模技术建立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应用密网格大规模油藏精细数值模拟技术,结合生产动态监测资料综合分析和定量评价剩余油分布,在此基础上,采用剩余油挖潜措施,并结合配套的注采工艺技术充分挖掘剩余油潜力,该方法和技术对同类油藏开发调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长堤油田桩11块为具有活跃边底水的稠油油藏,利用直井开发含水上升快,为了改善其开发效果,在井间以及油藏顶部剩余油富及区域部署水平井,为了使水平井取得好的开发效果,对水平井开发该类油藏的开发技术界限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隔层的区域有效厚度3m以上部署水平井效果较好,无隔层区域有效厚度5m以上部署水平井效果较好,越靠近油层顶部生产效果越好,射孔方式为一次射孔。  相似文献   

19.
孤岛油田东区N g3-4单元目前综合含水94.6%,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但单元采出程度只有23.65%,进一步挖潜潜力巨大。东区N g3-4单元发育曲流河点坝微相厚油层正韵律沉积砂体,发育稳定,连通性好,但由于韵律段的中下部渗透性明显高于中上部,直井井网注水开发导致无水采油期短,含水上升快,驱油效率低。通过对试验井区和同类沉积类型砂体的地质特点、剩余油潜力和开发方式分析,提出了在现有注采井网的基础上,利用水平井开发曲流河点坝微相厚油层中上部剩余油,进一步有效挖潜特高含水期油田经济效益的措施方向。  相似文献   

20.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特高含水期,挖潜剩余油难度加大。考虑到萨Ⅱ7-12油层仅基础井网开采,且注采井距大,砂体规模小,加密时未作为调整对象,油藏水驱控制程度低,决定对一次加密井网的萨Ⅱ7-12油层进行补孔,进一步挖潜剩余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