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地震单炮记录品质的好差与岩性密切相关。在不同的岩性中激发,单炮记录品质差别很大。然而,即使在相同的岩性中激发,由于含水性的不同,单炮记录品质也有所不同。比如,同样是在黄土中激发,由于黄土含水性的不同,导致了记录品质差别较大,一般情况下,黄土的含水性越好,记录品质越好;反之,记录品质越差。但是,在黄土中激发获得的记录品质好差与黄土含水性并不是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本文通过实例来分析探讨单炮记录品质和岩性的关系,同时重点探讨在黄土中激发单炮记录品质和黄土含水性的辩证关系,以便对单炮记录品质变差的原因做出正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为了查明广东省廉江大垌矿区的地层覆盖层厚度和岩溶、破碎带发育等情况,采用高密度电法和大地电磁法对该矿区进行了调查研究,获得了调查区的电阻率二维成像图,对其异常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与大地电磁法对于确定土层的厚度、区分土层和岩石的分界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根据电阻率的分布及变化趋势可以较好地圈定岩溶、溶洞的分布范围、大小和埋深,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人为排除干扰点。经钻探资料验证,高密度电法和大地电磁法的综合推断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3.
湖北某地区碳酸盐岩山区不同时期灰岩出露,岩性变化较大,且受风化、淋滤、剥蚀作用,溶洞、裂缝十分发育,导致障碍物较多,数据采集难度大;浅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差,地震波能量衰减严重,且地震波传播路径和地震波场的复杂,地震原始资料信噪比较低,静校正问题、速度分析困难等问题突出。针对上述问题,优选最佳基准面静校正方法,解决静校正问题;叠前去噪,提高信噪比;叠加及偏移成像,改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4.
位于重庆市东南地区的黔江页岩气区,地层自寒武系至第四系发育较齐全,已有的成果资料证实,各构造深部均存在较好的反射界面,但区内地形复杂,切割剧烈,多期碳酸盐岩形成的喀斯特岩溶地貌较发育,地表松散、碎屑物堆积,严重影响地震采集记录品质。总结分析区内外以往资料,发现了影响单炮品质的主要因素,包括:岩性、地形、含水性、断裂发育程度、地下构造复杂程度等,通过针对性试验,分析获得了改善采信资料品质的主要方法。将上述所得方法应用于现场资料采集生产,采集资料品质得到了显著改善,为本区后续资料采集积累了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雪峰隆起及周缘地区地表出露着不同地质年代的碳酸盐岩地层,地表起伏剧烈,地层倾角大,表层破碎,岩性复杂,激发和接收条件差;面波、折射波发育,次生线性干扰强,散射严重;目的层埋藏深度变化大、断层发育,地腹构造复杂,构造部位叠加成像效果差,地震波吸收衰减严重,反射能量弱,信噪比低。针对这些问题,采用“小道距,长排列,高覆盖变观观测技术,深井、饱和药量激发,双线、多串检波器组合接收“的采集方法,提高了资料信噪比和地下断层、地腹构造识别能力,在雪峰隆起及周缘地区取得了较好的地震采集资料。  相似文献   

6.
广西桂中坳陷地表喀斯特地形地貌发育,地表条件及地下地质构造复杂多变,大部分为碳酸盐岩直接出露,岩溶、裂缝发育,导致激发及接收条件差、原始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地震波场复杂,构造成像困难。由于在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区采用三维地震方法成本太高,效果不明显,加之实施难度太大,因此,针对该区地表及地下复杂地质情况,采取先优化设计二维观测系统,在此基础上采用三线三炮宽线观测方式进行采集。通过以上技术措施大大提高了资料信噪比,改善了资料的品质。该方法对喀斯特地貌发育且碳酸盐岩裸露区资料采集有很高的技术性和实用价值,为此,本文就对宽线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在桂中坳陷地区的具体应用进行浅析,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在黄土山地区,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从未开展过可控震源激发试验工作。黄土山地具有“塬、梁、峁、坡、沟”的地貌特点,在这几种地貌中,“塬”和“沟”是比较平坦的,具备可控震源施工的地表条件。通过试验资料对比分析,明确了黄土山地区可控震源采用的激发因素。试验资料表明,可控震源和井炮激发相比,单炮记录能量稳定、信噪比高、频带较宽;可控震源激发线试验剖面较相邻老测线井炮激发剖面品质有所提升,剖面成像效果更佳。同时把可控震源激发首次应用于三维地震采集中,取得了较好的采集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黔(西)织(金)高速公路某岩溶发育区勘察为例,将高密度电法用于查明岩溶发育区的发育位置、空间几何形态及其充填状态。通过反演分析,视电阻率等值线图清晰地反映出岩溶发育区的发育位置、空间几何形态,充填状态。钻孔验证说明高密度电法是一种有效的岩溶勘探方法,尤其在勘探充填溶洞方面。  相似文献   

9.
青海一里坪盐湖赋存丰富的液体锂矿(晶间卤水),富卤水层地质构造复杂,需通过小范围勘探为矿区液体锂矿储量调查提供依据。高密度电阻率法适用于判断地下卤水与淡水,地震频率成像法可提供地下矿层的岩性特征。为兼顾成本与效率,联合两种方法对一里坪盐湖液体锂矿进行勘查,结果表明:根据地震频率成像法的反演图像可以明确研究区域的富水区和贫水区,进而推测卤水水位变化规律,获得岩体的破碎和节理发育特征;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外接电压取24~36 V为宜,富水层视电阻率为1~3Ω·m,贫水层视电阻率大于5Ω·m,基岩处的视电阻率在50Ω·m左右。在合理选取设备和工作参数的前提下,高密度电阻率法与地震频率成像法在卤水探测中的联合应用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密度电法属于一种比较新型的电阻率方法,该方法可以快速采集电阻率,同时实时处理现场数据,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转变了传统的电法工作模式。高密度电法融合了电剖面与电测深,利用高密度布点,对二维地电断面进行测量,具有数据量大和信息多的特征,此外该方法的观测速度比较快,精度也得到提升,能够有效的帮助我们寻找岩溶发育区域、断层构造带、破碎带以及划分电性差异较大介质界面。  相似文献   

11.
平原复杂地表区域,村镇密集,工农业发达,交通便利,干扰源较多。考虑到安全及工农关系等因素的影响,障碍物附近多选择小药量激发,容易造成深层资料能量不足,这给我们的地震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采取炮点远离障碍物的井位设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小药量的使用,保证了激发能量。同时由于近地表条件复杂,激发岩性难以确定,容易造成低频激发,单炮能量不足,同相轴缺失。激发岩性的选取直接关系到激发能量的大小和激发子波频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地震资料的品质。采用岩性取心和岩性探测等手段联合解释能够很好的查明近地表的岩性变化,逐点设计井深技术保证了药柱能够完全在最佳激发岩性层中激发,极大地保证了地震资料的品质,成为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塔东地区震旦—寒武系碳酸盐岩、烃源岩发育,各种资料预示该区是一个重要的油气勘探新领域。本区震旦—寒武系地层埋藏深,表层为高大且松散的沙丘,最大可达300 m,表层对中浅层地层地震波有强烈吸收效应,加之中浅层地层发育和宽窄不一的破碎带导致深层地震资料有效频带较窄。多次波发育,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难以满足储层精细刻画描述要求。本文通过优化设计观测系统、优选激发参数等方面的研究与探讨,采用高密度和高覆盖的观测系统、大药量激发、检波器实耦合及修正沙丘曲线等技术手段,使地震资料品质较以往有较大改善,发现和落实了钻探有利区,为盆地油气勘探提供了有利的钻探目标。  相似文献   

13.
可控震源勘探具有"安全、环保"的特点,它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沙漠区得到了推广应用,而在南部黄土山地区,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从未开展过试验工作。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山地具有"塬、梁、峁、坡、沟"的地貌特点,在这几种地貌中,"塬"是比较平坦的,具备可控震源施工的地表条件,在黄土塬区进行了首次可控震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可控震源和井炮激发相比,单炮记录能量稳定、信噪比高、频带较宽,可控震源线试验剖面较相邻老测线井炮剖面品质有所提升,这就为下一步在黄土塬区采用可控震源激发进行地震采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登娄库-永安地区低降速层巨厚,同时地表激发岩性多变,地震波场复杂,构造成像困难,资料信噪比低。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方法攻关,形成了"宽线观测系统、单深井大药量激发、大基距检波组合接收"的巨厚低降速带采集方法,大大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改善了资料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准格尔中部区块沙漠区油气储量丰富,是中石化西部重要的勘探阵地。该地区地下构造较为简单,地层较平,勘探的难点主要是地表激发问题,如何提升单炮质量成了困扰该地区进一步勘探的难点。由于部分区域表层低降速带较厚,厚度达到100m以上,超出了目前钻机的打井能力,而采用以往组合井技术获得单炮质量较差难以满足油气勘探的需要。胜利物探经过详细的试验,分析论证得到在激发围岩较好的低速层组合激发能够获得较好的单炮质量,比在更深的降速层中激发效果好,并结合压噪能力强的组合图形,获得了该区高品质的单炮质量和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巫山页岩气工区出露岩性以二、三叠系灰岩为主,地下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地形复杂,切割剧烈,严重影响地震采集记录品质。通过提取地球物理参数,开展针对性论证,确立了观测系统参数,应用于现场资料采集生产,获取的地震剖面反射信息丰富。本文主要通过对观测系统的道距、炮点距、覆盖次数等进行退化分析,进一步论证了所采用观测系统各个参数对资料品质的影响,为类似地区页岩气采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也门71区块地表异常复杂,尤其是山地部分表层破碎底层坚硬,激发条件差,导致钻机打井困难,炸药能量散失严重,各种次生干扰的衍生导致资料信噪比低,成像困难。特殊的地表条件给技术设计和野外施工带来极大不便,而可控震源在山地的应用能够较好的弥补炸药震源的不足。为此,通过分析71区块山地的地表地质条件,借鉴相似工区的施工经验,对71区块山地的可控震源技术进行详细的研究。通过优选可控震源的扫描频率、扫描长度、出力、扫描次数和震源台数等参数,总结出一套适合也门71区块山地的可控震源激发技术,应用于野外生产并取得良好效果。71区块山地资料品质大幅度提高,同时该技术的研究成功也为也门乃至中东北非类似地区的地震勘探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岩溶作为灰岩中一种常见的不良地质体病害,是由于地下水的长期侵蚀使灰岩中裂隙、破碎带更加发育,从而形成溶洞。在高速公路勘察中,岩溶往往对工程的安全性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为了准确探测岩溶的发育方向、分布位置,根据岩溶与围岩的电性差异特征,使用高密度电阻率法与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对岩溶路基进行勘察,实践表明这两种综合物探方法对岩溶的大小、分布范围、埋深具有很好的效果,对公路勘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南方双复杂山区由于地表地质条件复杂,导致野外施工困难,资料信噪比低,地下复杂构造及目的层成像不好,极大的影响了地震剖面品质。为破解这个难题,重点在总结分析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从地表和地下两个方面联合解决南方双复杂山区地震采集问题,即针对南方地表地形特征,形成以激发为中心的宽线与弯线相结合的采集方法;针对地下目的层能量阴影区域,形成局部加密炮技术。该技术方法在桂中、黔南、重庆龙驹坝地区的地震勘探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采集效果,值得借鉴和在其它类似地区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碳酸盐岩储集层缝洞发育、非均质性强,储层横向预测需要综合测井、地震和试油等资料。利用声电成像测井新技术及资料(特别是电成像、偶极横波等新技术资料)能够精细描述井周储层缝洞发育程度和裂缝走向;沿主裂缝走向作地震剖面寻找异常储集体(俗称“串珠”)是目前物探解释的亮点,平面地震波均方根振幅和沿层相干属性切片能够预测岩溶带横向展布。这种测井和地震(井震)资料相结合,储层横向预测技术应用到D号圈闭碳酸盐岩储层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