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茨榆坨潜山为东部凹陷典型的太古宇潜山.根据区内潜山埋深、构造形态及主要断层的控制作用,可以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潜山带.裂缝型储层是茨榆坨潜山的储集层,良好的储层是潜山成藏的关键.牛居—长滩洼陷为潜山提供了丰富的油源,茨东断层及不整合面做为良好的输导体系,上覆房身泡组火山岩为油气成藏提供了盖层条件.油气分布与岩性、构造有关,且有沿裂缝发育带、近油源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茨榆坨采油厂牛一联日产污水3800m3,污水外供及所属牛居油田注水共3100m3/d,平均剩余污水700mS/d。这些污水依靠油田边远注水井进行无效回注,注水压力高、能耗大。且无效回注井选井困难。将牛一联剩余污水外调至注清水开发的茨三注(日注水600m3/d),实现茨13断块注污水开发,即节约大量电能,又节约清水资源费,实现污水合理、有效再利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Q凹陷QA区块潜山勘探的深入,潜山深部油气藏已成为研究的重点。前人认为QA区块潜山油气主要分布在潜山风化壳(距离潜山顶部0m~20m)和潜山内幕(距离潜山顶部20m~150m)。但是深钻探评井在距潜山顶面150m以下深度射孔亦有工业油流发现,打破了原有观点,本文从成藏角度分析了潜山深部含油的原因,总结了QA区块古潜山的主要成藏模式为“双断崖”式,潜山侧面油源条件好,断层断距大,潜山深大断层处裂缝较发育,为深部含油性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以后的深部勘探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以现有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区域构造、储层、烃源岩特征等基础石油地质条件的研究,认为油燕沟潜山发育中、古生界两套储层,中生界岩性以火成岩为主,古生界以碳酸盐岩为主。二界沟洼陷沙三中段暗色泥岩是本区的主要烃源岩,北东向驾掌寺断裂为主要油源断裂。潜山整体油气成藏条件优越,预测石油资源量约5000×104t,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5.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2):155-157
针对边台-曹台潜山带构造复杂、岩性多样、物性变化大、油藏品位差、直井评价产能低,储量上报难度大等难点,通过多专业联合攻关,开展了滚动整体评价研究,实现边台-曹台潜山油藏平面上和垂向上的滚动扩边;创新地利用复杂结构井技术,提高了单井产量,满足了探明储量上报要求,实现了边台-曹台变质岩潜山滚动扩边规模增储,有效地指导了类似油藏的勘探和开发。 相似文献
6.
辽河东部凹陷西斜坡中段砂砾岩体受控于基底大断裂,沿断裂呈南北分布,断裂形成隆洼起伏,垒堑相间的构造格局,在沙三下段先后发现了五个大型的砂砾岩体,由于受古地貌制约,来自中央凸起的物源由于高能水流作用,将大量的砂砾岩碎屑物带入沟谷,紧临辽河中央凸起为其储集空间提供充足的物源,所以工作重心转移到对该地区的研究。根据对砂砾岩体的综合评价结果,提出建议井位,在被采纳钻探的井中有两口见良好的油气显示,其中一口获工业油流,显示良好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7.
8.
兴古7潜山巨厚油藏具有双重孔隙介质变质岩的渗流特征。为了解决该区块是否实施注水开发的难题,开展了敏感性、油水渗流特征、水驱效率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储集层呈弱速敏、弱水敏、临界矿化度为2500mg/L;该块储层及原油物性非均质性较强,油水渗流特征复杂,不同于一般的砂岩油藏,暂不实施全面注水开发。 相似文献
9.
深西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油藏位于冀中坳陷南部深县凹陷,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应用了蚂蚁追踪技术预测裂缝发育状况,有效地挖潜深西潜山剩余油.蚂蚁追踪预测裂缝与多种研究方法相互印证,预测结果基本一致,与生产动态资料反映的结果比较吻合,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依据预测结果部署了2口调整井均获得高产,初期合计日产油为83t,日产气11600m3,已累计产油2.5×104t,累计产气55×104m3,达到了有效挖潜剩余油和提高采收率的目的.深西碳酸盐岩潜山油藏应用蚂蚁追踪技术,探索了裂缝预测新途径,预测了剩余油分布潜力区,对提高类似碳酸盐岩潜山油藏开发效果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辽河油田二界沟洼陷沙三段沉积体系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界沟洼陷位于辽河东部凹陷的南部,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其中沙三段沉积时期,以半深湖沉积环境为主,具有较好油气源条件。该区断裂比较复杂,为油气运移提供了有利的通道;火成岩比较发育;沉积条件也较为复杂,发育冲积扇和辫状河三角洲和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物源主要以北东向为主,河道砂体分布广泛,由于河道的不断变迁,使砂泥岩相互叠置、形成砂岩透镜体,是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有利场所。本文结合大量的地球物理测井及录井资料,研究了区块内沙三段油层组的沉积体系特征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裂缝性油藏一般埋藏深,钻井投资高,裂缝发育区域、方位和规模的认识又难以定量,带来了该类油藏水平井部署风险。然而,该类油藏裂缝发育、渗透率较高、油层厚度大、连通性好,采用水平井开发能够达到比较高的单井产量。本文运用数理统计学分析方法,结合油藏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裂缝性潜山油藏的地层参数对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影响,找出了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这对于指导裂缝性油藏有效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辽河西部凹陷构造演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油田西部凹陷油气资源丰富,其中沙四段是其主要的烃源岩层系,发育有多套湖相碳酸盐岩。目前该区已经进入勘探中后期阶段,其规模从之前的整装的构造油气藏勘探过渡到复杂破碎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勘探难度不断加大。因此,研究区已经进入增储挖潜的精细勘探开发阶段。主要对辽河西部凹陷构造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为西部凹陷勘探后备领域的拓展及油田的增储稳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综合岩心、测井、地质资料,认为沙三段沉积期研究区处于暖湿气候的较深水还原湖泊环境,识别出湖底扇及水下重力流水道2种沉积相类型,进一步划分亚相和微相,并对沉积相特征及展布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4.
S4储气库为SQ储气库群的一部分,定位为季节调峰及应急供气型储气库。建成后即可充分利用H油田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域优势和完善的地面已有设施等建库资源,满足京津冀晋地区快速增长和季节用气峰谷差的天然气市场要求,对于优化京津冀地区能源结构,推进区域低碳、清洁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针对目标区,从气藏地质特征和气藏工程两方面入手,对气藏圈闭、构造特征、盖层特征、储层物性、气体性质、储量规模、地层压力、动态储量、采出程度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区块的盖层密封性以及边界断层的侧向封堵作用比较良好,具备建库的基本地质条件;气藏储量较大,采出程度较高,为改建储气库提供有利条件。此外,规划设计了储气库的运行参数,为具体实施建库项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大小洼油田油气的物性资料的系统的总结,分析了大小洼地区的油气的特征以及分布规律,综合分析表明大小洼油田的原油物性差异较大,小洼油田主要分布稠油,大洼油田存在少量的稠油,主要以稀油分布为主,结合烃源岩的生烃史分析,研究区原油成熟度略低,油气主要来源于清水洼陷的北侧的沙三段烃源岩,沙一段源岩贡献小,通过对构造演化史的分析表明大小洼油田的油气成藏与东营组末期构造运动有关,导致大小洼地区的地层进一步的沉降,达到生排烃门限深度,油气大量生成,其油气运移通道主要为大洼断裂带,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油气藏,如潜山型、超覆型以及断块型等油气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