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介绍了国内外研发微藻生物柴油的动态,预见用工业装置生产微藻生物柴油的技术近几年内将取得重大突破,微藻生物柴油产业将成为一个新兴的替代能源产业.我国微藻生物柴油产业化研究和国际水平基本同步,是一个全新的自主创新领域,提出应抓住微藻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机遇.对工业化生产微藻生物柴油的光生物反应器设计技术、微藻培养控制系统、配...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路线、产品性能和原料要求,重点阐述了第二代生物柴油(即直接加氢脱氧、加氢脱氧异构工艺)开发与生产的现状,展望了生物柴油技术的发展前景。第二代生物柴油技术是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我国应该加大其技术研发的力度,同时还要积极开发第三代生物柴油新技术,使生物柴油在石油替代、满足国家能源需求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石化积极利用生物质液体燃料来部分替代化石能源,既可得到所需要的交通运输燃料等能源产品,又能实现对自然环境的CO2零排放。在生物质液体燃料方面,我们已涉足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并开始了纤维素乙醇技术、微藻生物柴油技术和生物航煤技术等的研发。成功开发SRCA法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并完成工业化试验;已与中国科学院在新能源领域开展合作,共同研发微藻生物柴油成套技术;与空中客车公司、东方航空公司开展生物航煤应用  相似文献   

4.
化石燃料日益枯竭与可替代能源成本过高的矛盾日益突出,可再生原料及其副产物的充分利用与高值化是实现生物质能源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介绍了目前生物柴油的研发现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第二代生物柴油的研发思路以及相关多产物联产的策略。以文冠果的综合利用为例,阐述了第二代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生物炼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科技之窗     
《上海化工》2007,32(11)
罗门哈斯最近成功开发出新型可商用聚合催化技术,并推出了AMBERLYSTTMBD20专用催化剂。生物柴油制造商可通过这项技术使用成本更低的原料生产高纯度柴油。罗门哈斯成功研发新型生物柴油催化技术  相似文献   

6.
菜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综述了国内外以菜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对各种制备方法的系统比较和国内外发展现状的考察,提出了用常压、连续反应-分离一体化的生产技术,以纳米固体酸、碱催化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研发方向,指出了以菜籽油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的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7.
<正>2009年12月24日,从天冠集团上海天之冠公司传出喜讯,"十一五"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课题"生物柴油组分及汽车匹配技术(2006AA11A1A2)"于2009年12月17日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的验收。这对于推动我国生物柴油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实现生物柴油及生物柴油汽车产业化技术的跨越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技信息     
恒顺达研发成功废弃油脂生产生物柴油成套技术5月31日,江苏恒顺达20万吨/年废弃油脂生产生物柴油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在北京通过中国化工学会组织的专家鉴定。恒顺达公司采用自主开发的废弃油脂生产生  相似文献   

9.
微藻产生物柴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藻是地球上生长最快的植物,利用含油微藻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来源是生物燃料产业最具竞争力的选择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含油微藻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过程,然后对产油微藻的筛选、微藻培养系统、微藻的收集分离、藻油的提取、微藻油脂制生物柴油过程分别进行了阐述,其中就用于微藻规模化培养的循环渠开放系统和各种光生物反应器的封闭系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指出了各种系统的优缺点和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就微藻产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研发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汪云 《广州化工》2007,35(1):I0004-I0004
为积极稳步推进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前期工作,根据发改委生物柴油工作计划及要求,2006年8月中旬,工业公司有关人员赴中石化生物柴油研发基地实地调研。此次调研得到了中石化科技开发部、石化科学研究院以及石家庄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及河北省发展改革委的大力支持与配合,重点考察了刚刚建成的中石化2000 t/a生物柴油试验装置,听取了中石化项目负责人对建设情况、工艺技术、质量标准、生产运行或本效益等方面的专题介绍,并围绕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和下一步工作设想及政策建议,与有关专家进行了专题座谈与交流。  相似文献   

11.
生物柴油作为逐渐受到人们重视的新型能源,具有与化石能源相近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且绿色无污染,适应当前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但传统方法制备生物柴油所使用的催化剂常存在腐蚀性强,易损坏生产设备,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与新时代生产目标相去甚远,由此研发新的催化剂愈加受人们重视。离子液体作为化工生产催化过程中常用的催化剂,具有绿色环保,可循环使用,催化作用强的特征,在进一步提高生物柴油产率的研究上起到了重大作用。本文简述了部分传统的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及其优缺点,并根据最新的实验研究综述了各种离子液体在制备合成生物柴油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固体酸作为催化剂,具有重复利用及分离方便等优点。对生物柴油的研发和利用,有利于缓解我国的能源危机,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而催化剂的使用对其产品的性能和工业化生产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简要讲述了生物柴油的组成成分及其制备方法,主要介绍了几种固体酸催化剂在生物柴油制备中的应用,并对固体酸催化剂在催化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污浊不堪的"地沟油",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几十个小时后就能变成清澈透明的生物柴油。这种先进的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已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近日,广东清大智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引进了这项可再生清洁能源生产技术,并即将实现产业化。该技术由清华大学的科研团队历经10余年攻关研发而成,可将潲水油、地沟油等非食用油脂原料转化成生物柴油能源和生物基础材料,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绿色环保、节约能源、转化率高等特点。广东清大智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引进该项技术,并加紧建设生物柴油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每年12万t地沟油的再利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生物柴油技术的发展急需生物柴油标准的建立。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生物柴油标准发展现状,讨论了国内现有生物柴油企业标准。建立了一系列生物柴油质量测试方法,测试了国内典型的3种工业生物柴油样品及原生植物油、柴油及20%生物柴油样品。在对测试结果和国际主要生物柴油标准进行对比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生物柴油标准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物柴油降凝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柴油是绿色可再生能源,许多国家开始研究和使用生物柴油替代石化柴油。然而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差,限制了其发展。从柴油降凝剂、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这两方面改善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进行综述,并着重介绍作为生物柴油潜在添加剂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开发专门针对生物柴油降凝剂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杭州化工》2008,38(3)
由美商独立投资1.5亿美元兴建的,位于镇江市大港国际化学工业园区的江苏恒顺达生物能源基地于近日投产。据悉,该基地建成后将年产绿色环保再生型生物柴油100万吨。该生物能源基地由美国易力公司投资设立,主要是以废弃油脂为原料,采用欧美最先进的生物技术,研发、生产环保再生型生物柴油及相关绿色再生能源产品.能大大缓解汽车尾气排放污染.满足国家清洁能源需求。  相似文献   

17.
生物柴油稳定性及稳定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综述了国内外生物柴油稳定性和生物柴油稳定剂的研究发展状况,内容涉及生物柴油的化学组成与基本特征、生物柴油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生物柴油的稳定性检测及评价方法、生物柴油稳定剂的种类及性能等,认为添加稳定剂是提高生物柴油稳定性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生物柴油的生产技术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生物柴油的化学合成法、生物酶法、超临界流体法和工程微藻法。以碱为催化剂的化学合成法是生产厂家大都采用的方法,目前围绕该方法的研发工作主要集中于催化剂方面,新开发的催化剂有有机碱、固体酸、固体碱、分子筛和金属催化剂等。我国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化工大学均在研究生物酶法合成生物柴油,已经建立了200 t/a的中试装置。超临界流体法和工程微藻法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还简述了影响生物柴油技术进展的生产原料、设备和产品标准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9.
生物柴油的抗氧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柴油的氧化稳定性是影响生物柴油贮存与使用的关键问题。本文作者对生物柴油的组成特点、影响生物柴油氧化稳定性的因素及国内外生物柴油抗氧化性能的改善方法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抗氧化剂对生物柴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其他     
全国首家生物柴油中心落户武汉2005年11月11日,湖北省正式批准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组建的全国首家生物柴油研究中心。生物柴油是以废弃油、植物油为原料制成,是优质的石油柴油替代用品。用做动力燃料时,尾气的污染排放量减少80%~90%。从2000年开始,中国农科院开始研制生物柴油,成为国内第一个生物柴油专门研究机构后,该所正在致力于生物柴油的产业化。该所生物柴油研制专家称,如果用废油加工生物柴油,每吨成本比石化柴油降低1000元左右;如果用菜油加工生物柴油,成本比石化柴油略高。(刘供华)天津开发区对精细/专用化学品行业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