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了新型循环双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的通用动态数学模型,考虑了双流化床的流体动力、燃烧和传热特性,反映了双流化床内部的气固两相流动、宽筛分颗粒燃烧、气体化学反应、床内传热、系统压力平衡等物理化学过程.在仿真计算时,对传统计算方法作了改进,能满足实时仿真的要求.图4参5  相似文献   

2.
循环双流化床锅炉平衡通风风烟系统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循环双流化床锅炉平衡通风风烟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风烟系统的动态特性作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3.
姚晓红  李均明 《节能技术》2003,21(4):38-38,44
本文介绍循环双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在SHL10—1.25—AⅡ链条炉改造上的具体应用,它解决了链条炉燃煤的局限性问题,提高了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后拱区传热物理模型,对火床炉后拱区传热问题进行了探讨。地4t/h快装炉的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加长型后拱在强化火床燃烧和燃尽力方面具有确切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双流化床热解工艺所得低阶煤半焦的大规模利用,对半焦的悬浮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以热重分析结果为依据,设计并搭建了适宜于研究半焦燃烧的沉降炉试验系统,对工艺半焦与低阶煤的燃烧效率与NOx的生成规律开展了对比研究,并探讨了炉膛温度、氧气浓度、颗粒粒径对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对应的煤相比,半焦具有更高的活化能,所需燃尽...  相似文献   

6.
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力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流化床锅炉与鼓泡流化床相比 ,有许多新的特点 ,床内的燃烧和受热面的传热过程很复杂。由循环倍率决定的颗粒浓度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个重要参数 ,它对传热强度、燃烧与燃尽、过热器的汽温、负荷的调节范围以及分离器的设计等都产生重要影响。以 65t/h油页岩流化床锅炉的热力计算为例 ,从循环倍率入手 ,着重讨论了循环倍率以及由它决定的飞灰浓度对床内燃烧传热及过热器传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所建立的循环双流化床锅炉通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作为流化床仿真领域内一种新的尝试,进行了煤种变换的仿真试验,为流化床的设计、运行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方向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干熄炉内焦炭层床循环气体的传热模型,并耦合燃烧反应计算,分析了干熄炉冷却室内的温度变化,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化学反应活化能、风料比和燃烧反应对干熄炉内传热的影响,以期为干熄炉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循环流化床传热系数的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循环流化床流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传热模型,流动模型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考虑了颗粒的宽筛分,并把床层在轴向上分为密相床和稀相床两部分。在密相床内,传热按照鼓泡床传热微型进行计算;在稀相床内,传热模型建立在颗粒团更新的假设基础上,根据假设,床层由颗粒浓度很低的上升稀相和相对颗粒浓度较大的颗粒团两部分组成,两部分交替地与床壁面接触,床层和受热面间局部换热系数和颗粒浓度及两部分接触壁面的份额有关。模化结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提高燃用福建无烟煤的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效率,将循环双流化床燃烧技术应用于DGJ35/3.82-Ⅱ1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改造。改造后,锅炉运行情况明显改观,锅炉效率提升16.7%,取得了良好的节能环保提效效果,对小型流化床锅炉燃烧效率提升改造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合理控制物料循环流率是双流化床反应器系统装置设计开发和运行的关键。在自主搭建的双流化床物流循环冷态试验平台上,针对燃烧炉风速U_c、热解炉风速U_b、静床层高度H_b及颗粒粒径d_p等运行参数对物料循环流率G_s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燃烧炉风速、热解炉风速和静床层高度的增大都会使得物料循环流率增大,但热解炉风速增加幅度不大;同时,分析了运行参数对Loop-seal返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运行参数范围内,物料循环流率受运行参数影响程度顺序为:H_bU_cd_pU_b。研究结果可为双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及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车用天然气发动机,建立了包括冷却水腔内流动沸腾传热、气缸盖内固体导热及缸内进排气燃烧在内的多场耦合仿真系统.采用直接耦合算法进行气缸盖固体区域与冷却水腔流体区域流固耦合仿真,采用顺序映射的方式进行缸内燃气区域与流固区域多场耦合仿真.通过CFD软件中UDF功能嵌入合适的单相沸腾传热模型对缸盖水腔内传热进行分析计算,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试验测量结果,对比分析发动机在不同冷却水温度与不同冷却系统压力下缸盖温度场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多场耦合仿真系统可以解决缸盖传热边界不易给定的难题,能够更真实准确地描述出缸盖复杂传热过程,且考虑沸腾传热因素后有助于提高在不同冷却条件下缸盖热关键区域温度场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3.
现有燃煤电厂、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技术主要是末端治理,本文介绍了依据煤炭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中N、S的迁移机理,结合循环流化床和鼓泡流化床的技术特点,研发的双流化床锅炉及其高效洁净燃烧技术工艺,从源头控制、实现燃煤电厂及燃煤锅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超低排放"的技术路线及其优势。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33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利用机理分析法建立锅炉氧浓度、床料质量、残碳质量以及床温的动态数学模型。首先将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简化,建立燃烧系统动态数学模型,用gCCS(gPROMSCarbom Capture and Storage)软件求解仿真;并根据现场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动态验证。在此基础上,利用所建模型进行阶跃扰动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给煤的增加会使密稀相区氧浓度下降,床温升高;一次风的增加使密稀相区氧浓度升高,密相区床温下降,而稀相区床温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二次风的增加使密稀相区床温下降,密相区氧浓度先上升后下降,而稀相区氧浓度增大。所得研究结论可为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燃烧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富氧气氛下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的传热特性研究,考虑锅炉产生的烟气成分变化,在传热系数的计算中考虑了气体的辐射特性,在密相区采用以前的鼓泡床传热传质模型,稀相区膜式水冷壁颗采用粒团更新模型,对模型求解,研究并分析了运行参数(如床料的直径、空隙率、烟气成分以及烟气温度等)在富氧燃烧条件下对传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高压共轨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的仿真计算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林慰梓直喷式柴油机准维多区燃烧模型的基础上,改进了燃油喷射模型以及碳烟的生成与氧化模型,考虑了燃烧区的区间传热和缸内工质的对流辐射传热,由此对一台高压共轨柴油机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改进后的燃烧与排放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了缸内各区的燃烧与排放情况,可以为高压共轨柴油机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多孔介质物理概念对1台双流程凝汽器的汽相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冷凝器中存在着严重的不凝结性气体的积聚现象,从而导致了流动与传热特性的恶化。  相似文献   

18.
发动机冷却系统流固耦合稳态传热三维数值仿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解决发动机传热计算时冷却水与缸套、机体之间的流动与传热耦合边界问题,建立了发动机活塞组-缸套-冷却水-机体三维流固耦合系统,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流固耦合计算功能,把单个零件的传热外边界条件处理成内边界,使得传热仿真更合理更简单。以某增压柴油机为例,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建立的三维流固耦合模型进行了稳态传热数值仿真,得到了耦合系统的温度场和流场云图。与标定工况下活塞和缸套的温度场测量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误差控制在8%以内。由此说明应用流固耦合仿真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发动机稳态传热。  相似文献   

19.
利用烟气处理量为15m3/h的双循环流化床系统及其主要装置为模型,采用数值计算来分析双流化床中天然钙基吸收剂(即石灰石)循环捕集CO2的特性,分析循环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流化风速及循环次数等条件对循环转化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0.
针对垃圾焚烧发电机组操作培训的需要,开发了垃圾焚烧发电机组仿真系统。基于一体化多学科仿真平台,对垃圾燃烧过程、传热、燃烧产物、烟气处理系统建立了高精度的仿真模型,同时开发了三维电气就地仿真系统,设计了操作票演练功能和自动考评功能,大大提高了仿真培训的效率。所开发的垃圾焚烧发电机组仿真系统已正式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行,达到了预期效果,验证了垃圾焚烧仿真系统所采用技术与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