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已被讨论过很多,国外后现代主义建筑也退出了主流,但我们还未能真正理解有效吸收。本文以建筑艺术为线索,通过古典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背景及特点做比较,更好的理解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特征,努力创造中国建筑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尚念磊 《工业设计》2011,(12):110-110
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是一场空前、浩大的设计运动,然而她单纯追求理性而忽视人们心理需求的设计理念遭到很多人的厌烦。后现代主义建筑应运而生。任何建筑风格和理论的形成都与特定的历史环境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发展的动力源于经济发展给建筑革新带来的物质基础;源于社会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审美标准的提高。后现代主义风格在建筑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书写了重要的一笔。  相似文献   

3.
回顾了西方建筑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及各种先锋流派的发展历程,主张立足于中国国情,在现 代化的进程中,回归现代主义的“合理主义”的基本精神,借鉴后现代主义对于传统的关注,反对先锋派的个 性张扬,走中国自己的“新现代主义”之路。  相似文献   

4.
马璁珑  郝晓秀 《包装工程》2017,38(16):67-70
目的探究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中国平面设计发展历程。方法结合后现代主义思潮特征,对我国平面设计发展现状进行探究,分析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平面设计产生的影响及对中国平面设计未来发展的启示。结论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平面设计所带来的影响值得思考,当进入视觉技术时代,思维方式也变得更加富有想象力。提高民族设计水平与广大民众的审美水平,要在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着眼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把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与中国平面设计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良好的设计互动环境,才能使中国的设计达到国际水平。  相似文献   

5.
绿色建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乡一体化建筑来讲,必须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能绿色发展模式,而绿色建筑是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当今城乡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余海棠 《包装工程》2003,24(4):123-125
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主义被嫁接到中国的视觉艺术中。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处于多种可能时,许多画家自觉不自觉地将眼光投向市场,于是趣味取代了艺术家精神创造者的位置,提供给艺术家一个俗人的标准,一个消费与被消费者的角色与机会,但后现代主义的增生原则,真正体现了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设计新潮》2010,(6):I0002-I0002
《di·设计新潮》每年都会推出一本特刊,勾勒中国建筑设计企业现状,全面、真实地记录这一年中国建筑、室内、景观设计市场和设计事务所的发展轨迹。这一辑.我们将为读者解析2010年在建筑设计行业出现的六个热议话题。  相似文献   

8.
《包装世界》2009,(2):59-59
《身体,记忆与建筑——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原理》写于摩尔执教耶鲁大学期间,1977年初版,现今已被八国翻译出版。它呼吁建筑师从使用者的三维体验出发来设计建筑,取代以往二维的视觉外观设计。作为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的代表作之一,它有力地回击了现代主义建筑在道德上的自命不凡。  相似文献   

9.
当前的中国,人们在进行现代建筑建设的同时,越来越认识到传统建筑思想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唤民族精神的回归,创造更多的本土建筑。该文正是从这一基点出发,探讨中国传统建筑思想在当代的意义及其实现。  相似文献   

10.
楼宇自控系统目的是控制建筑内部的各种机电设备,为建筑创建舒适的人工环境.方便人们对于楼内运行的机电设备的管理,最大限度的节约和利用能源美国Honcywell公司是进入中国市场最早的BMS建筑管理系统供应商,希望通过这篇《Honeywell建筑管理系统在中国应用历程》能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楼控系统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11.
龙慧 《中国科技博览》2014,(35):388-389
建筑,无论是从实体还是从其学术的概念来讲,它都在证明着自己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品,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类型的代表,它沉淀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是人类文明的一部“石头的史书”。作为人类劳动的最主的创造物之一的建筑,可以说是构戒人类文化的一个重部分。建筑文化的价值,就是建筑的社会文明价值,是建筑的格调和责任,是一个社会总的生活模式、生活水平和生活情趣的写照。建筑活动这一人类共有的活动,由于地域环境、人文因素、社会条件的影响,世界各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地方的民族的特色建筑文化。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史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一套完整的建筑体系和有着自己特色的建筑文化是勿庸置疑的:建筑表现着城市文化.建筑为人所造,供人所用,反过来影响着人本身.上海近代建筑是上海近代社会的产物,也是形成上海近代文化和人们的观念形态的环境素.这就是近代上海建筑的深层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力分析建筑与景观的关系与发展,从古谈到现今,从欧洲谈到中国,无论是从本质还是内涵及发展趋势都展示了一条中国的建筑与景观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3.
贺庆文 《包装工程》2016,37(14):174-177
目的对现代家具设计中极繁主义的应用技法进行分析。方法以艺术设计学、美学、后现代主义学、建筑装饰基本理论知识为基础,结合中西方家具设计案例,从特种涂饰、立体装饰、平面装饰三方面介绍极繁主义装饰风格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设计手法。结论极繁主义装饰风格注重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耍,强调以纷繁的装饰手法达到视觉上的审美愉悦,其作为装饰艺术一个新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带给中国现代家具设计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4.
现今社会正步于一个新的时代,也就是后现代时代。后现代时代不仅正改变着我们的方法跟实践,也对它们提出了怀疑,并且提出了一种即否定又转变的新的观点。后现代主义思潮已涉及到艺术、文学等多个领域。进而也就出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简称后现代文学。笔者就后现代文学的特征及写作特点阐述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的众多传统建筑中牌楼以其独特的审美造型与文化价值独树一帜,本文基于牌楼建筑的造型特点与历史文化入手,简述牌楼的产生原因、演变过程以及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以徽州地区牌楼为例,结合牌楼的建筑文化与其背后的人文历史剖析这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古代建筑。通过对牌楼建筑的研究能更好的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历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牌楼建筑,真正做到传承文化,从而更好的保护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6.
《工业设计》2013,(9):1-1
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到“后现代主义设计”.历历展现了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这其中也展现了每个时代的设计者对工业设计的思考。其中有强调装饰的、有强调功能的、有强调形式的,其中有强调商业的、有强调人文关怀的等等。  相似文献   

17.
装配式钢结构,是中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这有利于中国的建筑行业工业化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发展节能和绿色建筑,有利于改善和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8.
周健 《中国科技博览》2013,(36):494-49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结构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仞如: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等。因此,建筑结构设计这一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设计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灵活创新的设计思路,更要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总结设计过程中的实践经验,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安装》2009,(5):45-45
2009年4月21日,中建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在南京成立。这是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施行专业化发展战略,集中专业力量,打造“中建安装”专业品牌,积极抢抓机遇,占领市场,“扩内需、促发展”的强力举措。  相似文献   

20.
高起点开创中国展览业先河 1990-2005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16年,也是中国建筑装饰业迅猛发展的16年.在这16年中,博亚国际集团的发展正是中国建筑装饰材料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