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层次分析和变异系数法的土壤含水率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5,(9):135-139
土壤墒情实时监测是开展作物实时灌溉预报的重要前提,而根区土壤含水率精确数值的获取对提高实时灌溉预报的精度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层次分析和变异系数法组合赋权的方法计算了冬小麦计划湿润层内各土层土壤含水率的权重,并应用在郑州地区不同水分处理的冬小麦实时灌溉模型中。结果表明:组合赋权计算的日土壤含水率和灌水总量更符合试验区冬小麦自身生长规律和节水灌溉要求。通过组合赋权计算的日土壤含水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为冬小麦实时灌溉预报提供良好的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土壤水盐是影响干旱盐渍化地区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内蒙古河套灌区开始推广种植冬小麦,在重点考虑不同土壤盐分状况,通过设计不同盐渍化土壤条件下冬小麦灌溉制度方案,分析田间对比试验数据成果,在此基础上利用ISAREG模型开展不同方案的优化决策研究。研究表明:考虑盐分胁迫和冻融因素条件下,ISAREG模型可以对河套灌区冬小麦进行灌溉制度优化;通过建立基于水盐胁迫的ISAREG灌溉制度模型,制定了不同盐渍化条件下考虑土壤冻融的冬小麦优化灌溉制度;优化得出河套灌区冬小麦全生育期灌水定额情况为:当土壤含水率低于适宜含水率的85%时进行灌水,通过ISAREG模型即可推导出不同含盐土壤的灌水定额与灌水日期;土壤含盐量较低的情况下冬小麦全生育期适宜灌水5次,优化灌水定额分别为66、54、79、83和83 mm,灌溉定额365 mm;中度含盐土壤冬小麦全生育期适宜灌水5次,优化的灌水定额分别为78、54、90、97和97 mm,灌溉定额为416 mm。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储水灌溉节水增产效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储水灌溉是利用土壤水库调蓄作用,把地面水以较大灌水定额通过灌溉储存在土壤中的一种灌水方法。可以做到以丰补欠,秋冬水春夏用,汛期水非汛期用,提高水源利用率,达到节水增产目的。同时可以减少农田灌溉高峰期用水量,缓解工农业和作物间争水矛盾。本文以冬小麦储水灌溉试验为例,分析了储水灌溉节水增产效果及其机理,并给出了当地冬小麦储水灌溉适宜灌水时间、灌水定额及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给推广节水灌溉提供依据,自1994年10月~1998年5月在南皮县翟官屯村搞了5年4个冬小麦生育过程的渗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渗灌的灌溉次数和灌水量少于地面灌溉。而产量高于地面灌溉约40%。地面灌溉比渗透的灌溉次数多1~2次,灌溉定额高2~4倍,可是还会出现土壤含水率低于冬小麦生育期要求的含水率下限值的现象。渗灌水的利用率和水的利用效率均高于地面灌溉,渗灌水的利用率达0.9%以上,水的利用效率为3.07kg/m~3。  相似文献   

5.
灌溉制度是新建工程规划设计的基础,是已成灌区编制和执行用水计划、合理用水的重要依据,也关系到灌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土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灌溉工程设施效益的发挥。灌溉制度是在一定的气候、土壤、水资源等自然条件下和一定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获得高产稳产所制定的一整套向田间灌水的制度。它包括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栽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主要阐述了贵州省农作物节水高效灌溉制度的确定方法和农作物的灌溉制度确定。  相似文献   

6.
《人民黄河》2015,(8):140-144
干旱扬黄灌区田间灌溉过程的水盐运移具有独特性。选取甘肃景电灌区的典型试验点,构建基于HYDRUS-2D软件的土壤水盐运移模拟模型,模拟了间歇性定额灌水-蒸散发条件下饱和-非饱和土壤盐分的运移过程。结果表明,经过两次灌水-蒸散发循环试验,各试验点耕作层土壤平均含盐量均大幅下降,土壤盐分缓慢下移,耕作层土壤脱盐趋势明显。各试验点耕作层土壤在灌水压盐及蒸散发返盐双重作用下,交替发生了脱盐和积盐现象。灌溉和蒸散发是影响干旱扬黄灌区田间土壤水盐运移的重要因素。灌水定额取4 000~6 000 m3/hm2的土壤脱盐效率较高,且首轮灌溉使田间0~100 cm土层含水率达到饱和、后几轮灌溉逐步增加灌水量的灌溉方案更有利于排出田间土壤盐分。  相似文献   

7.
浅析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是指稻苗(秧苗)本田移栽后,田面保持薄水层(10—30mm)返青活苗,在返青后的各个生育阶段,田面不建立灌溉水层,以根层土壤含水率作为控制指标,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土壤水分控制上限为饱和含水率,下限则视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分别取土壤饱和含水率的60%~70%。是根据水稻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需求的敏感程度和节水灌溉条件下水稻新的需水规律,在发挥水稻自身调节机能和适应能力基础上,适时适量科学供水的灌水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酿酒葡萄在砾石土质条件下的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及合理灌溉制度,选取贺兰山东麓砾石土典型试验区,以五年生赤霞珠品种为研究对象,设计2 550、2 850、3 225、3 600 m3/hm24个不同定额的灌水处理,应用TDR土壤水分剖面仪和土壤水势仪,监测生育期滴灌前后不同土层含水率与水势变化,针对监测数据从灌水处理整体与单个生育期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研究酿酒葡萄在砾石土条件下不同滴灌定额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最终提出生育期适宜灌溉制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土壤含水率在0~40cm土层范围内变化较明显;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水势变化规律与灌溉定额的大小有关;1m深土壤水分蓄存比并不是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而是当灌水量达到某一定额时,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土壤水分蓄存比减小,砾石土单次灌水量高于300 m3/hm2时,土壤水分蓄存比较低,易产生深层渗漏。  相似文献   

9.
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在分析晋南冬小麦生育期水分亏缺程度的基础上,研究拟订了该区冬小麦节水高产灌溉制度,即生育期内浇返青、孕穗、灌浆三次关键水,灌溉定额1800m^3/hm^2,灌水定额600m^3/hm^2左右,就可达到节水高产的目的。结合晋南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缺水对产量的影响分析及我国北方各地对冬小麦最佳灌水时间的研究成果,对晋南冬小麦的最佳灌水时间进行了分析论证。具体实施节水灌溉制度时,根据晋南  相似文献   

10.
滴灌条件下脱毒马铃薯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铃薯是干旱内陆河石羊河流域主要农作物之一。为了推广应用滴灌技术,对脱毒马铃薯夏波蒂进行了滴灌条件下灌溉制度试验研究,试验按土壤含水率(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不同设6个处理,处理Ⅰ、Ⅱ的土壤含水率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45%,上限分别为田间持水量75%、80%,灌水次数设定为4次;处理Ⅱ、Ⅴ的土壤含水率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55%,上限分别为75%、80%,灌水次数设定为5次;处理Ⅲ、Ⅵ的土壤含水率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65%,上限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5%、80%,灌水次数设定为6次。研究结果表明:适宜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土壤含水率下限不应低于田间持水量的55%,上限在田间持水量的75%~80%为宜,灌水次数5~6次为宜,脱毒马铃薯夏波蒂生育期120 d,生育期灌溉定额控制在3 000 m~3/hm~2左右。  相似文献   

11.
北方缺水地区节水灌溉的动态规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系统分析、运筹学、数理统计及节水灌溉的原理,研究灌区内冬小麦的灌溉制度的变化规律,建立冬小麦节水灌溉制度的动态规划模型,并求出在不同灌溉定额下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12.
太行山前平原冬小麦优化灌溉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张喜英  裴冬  由懋正 《水利学报》2001,32(1):0090-0096
本文根据4年的连续试验,研究了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水分亏缺及其亏缺程度对其产量影响和不同灌水次数、灌水时间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确定了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水分下限指标,建立了优化的冬小麦灌溉制度。太行山山前平原高产区冬小麦常年灌溉次数在3~4水,如果实施优化灌溉制度,干旱年灌三水、平水年灌两水、湿润年灌1水,灌水定额60mm,可减少生育期灌水次数1~2次,冬小麦产量提高7%~10%,水分生产效率提高11%~24%,这对减缓本区地下水位的下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冬小麦生长期不同土壤水分下限的控制灌溉试验,提出了冬小麦在汾河灌区的耗水规律、耗水量与产量的关系,提出了试验年的优化土壤水分下限控制指标,并对其研究方法也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节水农业中作物水分管理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本文分析了玉米,小麦生育期内光合速率的变化规律,论述了土壤水分亏缺对光合作用影响,建立了水分亏缺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定量评价指标,探讨作物光合作用与水分散失的关系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规律,据此论述了节水农业中的作物水分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宁夏扬黄灌区玉米限额补充灌溉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宁夏中部干旱补灌区限额供水的特点,集成覆盖保墒技术、大田微集水技术、限额补充灌溉技术,开展玉米限额灌溉制度试验研究。综合分析作物需水关键期、限额灌溉技术、土壤含水率、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提出宁夏中部干旱区适宜的玉米限额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6.
秋浇是内蒙古引黄灌区一种传统的洗盐压碱灌溉制度,秋浇用水量是灌区一年中灌水量最大的一次。以典型试验资料为依据,通过对不同秋浇定额灌溉条件下春播前土壤水盐条件、土壤的脱盐效果和增水效果的对比分析,研究提出内蒙古引黄灌区基于节水的适宜秋浇定额为1 500 m3/hm2。  相似文献   

17.
根据北京永乐店试验站的田间试验资料,得出冬小麦生长与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简称SPAC)水热运移耦合的WheatSPAC模型计算需要的土壤参数与冬小麦遗传参数。将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重、土壤水分温度等。利用WheatSPAC模型对不同灌溉条件下的田间水热状况与作物产量进行分析,得到结论:对于北京地区的气候条件,返青后作物蒸腾消耗占净辐射的50%以上;如果返青后墒情较好,在拔节期进行灌溉对冬小麦的最终产量最为有利;如果在拔节之后进行一次灌溉,则灌溉进行得越早对产量越有利;三水以后,随灌溉量的增加,产量的边际效益递减;返青后,降雨与灌溉的总量约240mm对冬小麦的生长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