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我国建筑教育发展背景的回顾,分析建筑教育体系中的本土性不足,以及专业设计介入当代乡村营建中的现实境遇,厘清教学体系的专业内容及设计实践中乡村营建内容的缺位与错位的内在原因,再通过梳理新时期建筑教育中乡村主题的探索,提出重新定义乡村营建的设计边界,建立基于多学科交融的“乡村营建学”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 大乡村地域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 产生活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新农村建 设”、“美丽乡村”、“传统村落”等一系列 创建活动一方面体现了各级政府对乡村地域 的投入与指导日益增多,另一方面也对传统 的营建模式产生了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 村庄建设中外力强介入的整体改建、外力弱 介入和村民自建的局部改建等营建方式的特 点,随后分析乡村地区建筑特有的与生产生 活紧密相连的功能多样性,与时间紧密相连 的营建渐进性,以及与使用者紧密相连的村 民主体性等营建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针 对功能多样性特征的村落分类和引导,针对 营建渐进式特征的建筑营造示范与引导,以 及针对村民主体性特征的村落营建保障与支 撑等乡村地域建筑营建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进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乡村建筑的营建方法值得探索。文章通过对南京溧水区傅家边农业科技园的实地调查,将其建筑类型分为农业科技建筑、农民居住建筑和农村文化建筑三类,总结归纳了体现建筑时代性、注重生态宜居、传承地域文化的乡村建筑营建路径。  相似文献   

4.
李元  鲍莉  王川 《建筑创作》2020,(1):68-75
在建筑实践日趋现代化、全球化的当下,传统营建智慧传承而来的建筑理论以及实践经验对当代建筑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泗阳县百年梨园的乡村建造实践,展现了木材应用、榫卯节点、悬挑出檐、模数体系等一系列的建造研究与试验,用现代建造技术与传统营建智慧结合的方式,展示了乡村风景建筑的当代创新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耿虹  赵东昊  朱霞 《华中建筑》2020,(5):130-134
为指导乡村的生态宜居建设,该文期望从中国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营建策略中汲取智慧,并以武汉市罗家岗村为例,探索地处夏热冬冷、潮湿多雨地区的"木兰石砌"民居为创造良好人居环境而在建筑选址、建筑组合和建筑单体方面采取的营建策略,通过Ecotect、Phoenics软件模拟分析其气候适应性,并指出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的可持续性在于"低成本"、"低技术"下的"在地建构"与"自然融合",启发未来乡村民居采用因地制宜的传统气候适应性营建策略,建设更具地域特色的乡村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6.
浙江乡村风貌与空间营建导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竹  王韬 《华中建筑》2014,(9):94-98
面对浙江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风貌特色缺失等相关问题,该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乡村聚落的区域分布、公共空间以及建筑营建进行了深入剖析,遵循与实际操作并行同步的方式给出针对性的营建导则。研究着眼于乡村风貌营建与管理工作,整合风貌特色与空间营建的行动导则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实施中由于单一视角切入而产生的低效与片面。同时关注对乡村内在特质和主体行为层面的表达,期望对浙江地区乃至更广范围的乡村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当前乡村本土营建的思考,探讨适宜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本土营建策略以及"隐于自然、生态安全的人居山水格局""引绿入村、各行其道的线性空间网络""以人为本、各得其所的空间利用格局""延续文脉、尊重乡土的建筑营建智慧"的本土营建方法体系;并以青海贵德松巴村为例,对以生土建筑为特色的村庄进行了保护与利用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的乡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乡村住宅建筑在全国住宅建筑中占据较大部分。在绿色建筑备受关注并成为全世界应对住宅能源消耗越来越大的有效策略之一的背景下,被动式建筑设计技术具有高环保、低能耗、低技术、高舒适度等显著优点,应成为乡村住宅营建的主要设计策略。本文结合我国寒冷地区乡村发展现状,就其被动式建筑营建模式设计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垒翠园”是在传统文化复兴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营建的文旅项目,项目独具白族特色,建筑精美,彰显地域特征,凸显民族个性,是对白族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索。本文将营建过程中的研究、探索、设计和营造的点滴作了总结,详细介绍营造核心技术和白族建筑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垒翠园”是在传统文化复兴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营建的文旅项目,项目独具白族特色,建筑精美,彰显地域特征,凸显民族个性,是对白族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索。本文将营建过程中的研究、探索、设计和营造的点滴作了总结,详细介绍营造核心技术和白族建筑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垒翠园"是在传统文化复兴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营建的文旅项目,项目独具白族特色,建筑精美,彰显地域特征,凸显民族个性,是对白族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索.本文将营建过程中的研究、探索、设计和营造的点滴作了总结,详细介绍营造核心技术和白族建筑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垒翠园”是在传统文化复兴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营建的文旅项目,项目独具白族特色,建筑精美,彰显地域特征,凸显民族个性,是对白族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索。本文将营建过程中的研究、探索、设计和营造的点滴作了总结,详细介绍营造核心技术和白族建筑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垒翠园”是在传统文化复兴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营建的文旅项目,项目独具白族特色,建筑精美,彰显地域特征,凸显民族个性,是对白族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索。本文将营建过程中的研究、探索、设计和营造的点滴作了总结,详细介绍营造核心技术和白族建筑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华中建筑》2021,39(5)
该文解析与诠释基于整体观的干旱地区既有聚落适应气候的营建策略,为我国干旱地区乡村聚落的发展提供启迪。从聚落区位所具有的气候特征出发,剖析其对气候的适应性智慧;重点从聚落整体、建筑本体切入进行分析,揭示其营建内在的整体观,从而试图归纳出其精髓,以期为我国干旱地区美丽乡村的营建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垒翠园"是在传统文化复兴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营建的文旅项目,项目独具白族特色,建筑精美,彰显地域特征,凸显民族个性,是对白族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索.本文将营建过程中的研究、探索、设计和营造的点滴作了总结,详细介绍营造核心技术和白族建筑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武玉艳 《城市建筑》2014,(11):284-284
论文在乡村转型的背景下,通过对台湾建筑师谢英俊提出的“协力造屋”乡村建筑营造模式的解读,结合传统建筑营建模式探讨乡村的转型之力,为乡村建筑的营造模式提供其他可能。  相似文献   

17.
李晓峰  谢超 《华中建筑》2015,(1):149-155
近年来在当代乡村建设的诸多问题中,"地域性"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然而现实的乡村营建活动中,模仿城市和"异地样式"等现象依然普遍。由于缺乏对地域性的现状调查与合理解读,建设之中甚至忽略了建筑的"真实性",地域性在空间形态、地方材料和营建技艺等方面难以体现。该文以汉江上游移民村为例,基于调查分析与设计实践,从实际问题出发,探讨顺应时代发展和生态人居的适宜营建策略,反思地域性塑造对当代乡村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乡村建设不断取得可喜的成果,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基于此,以福建省太姥山镇牛郎岗村空间规划提升为案例,梳理参与式乡村营建模式;归纳乡村营建中参与式设计的操作流程、调研方式、问题解决及应对措施。探索传统的政府"自上而下"与公众"自下而上"的相结合参与式运作方式,探究民众及设计师与政府部门共同设计的多元选择,以更好处理建筑——乡村——使用者的需求关系,营造地方认同感,促进乡村更加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乡村复兴这一背景与目标之下,文章针对热闹非凡的"乡建"现象进行了辨析,指出了乡村建设应是源于生产、生活的真实需求,乡村营建的着力点应是提升公共服务、促进乡村凝聚力的公共设施与公共空间,乡村营建的策略宜是针灸与触媒式的微介入、点激活,乡村营建的途径则是利益各方组成的共同体的建造与运营。  相似文献   

20.
乡村公共空间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地理基础,社区参与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将其纳入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营建中能有效推动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文章通过阐述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营建社区参与的因素,构建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的空间建设过程与空间营造内容的两方面的社区参与策略,并以明月村为例,阐述了明月村公共空间营建的社区参与方法,以期为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的营建提供有效的社区参与策略,助力乡村旅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