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温等离子体亲水改性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常压介质阻挡放电(APDBD)和低压辉光放电(LPGD)等离子体分别对聚丙烯(PP)非织造布进行亲水改性。分析了气体种类、压强、放电频率、电压、处理时间以及非织造布物理结构等因素对亲水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傅里叶变换-表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表征材料表层化学结构的变化,选用吸水率和吸水速率评价样品的亲水性。结果表明:氧气等离子体能够比氩气等离子体更有效地提高非织造布的吸水率和吸水速率;增大放电频率和电压以及适当延长处理时间,均可显著提高材料的亲水改性效果;样品的比表面积越大, 体积密度越小,材料的吸水能力越高。  相似文献   

2.
介绍自制常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装置,运用该装置对PBT熔喷非织造布血液过滤材料进行表面改性,讨论了介质材料、放电间隙、处理时间和放电气体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本工作的结果对常压介质阻挡放电及其在材料改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介绍自制常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装置,运用该装置对PBT熔喷非织造布血液过滤材料进行表面改性,讨论了介质材料、放电间隙、处理时间和放电气体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本工作的结果对常压介质阻挡放电及其在材料改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介质阻挡放电参数诊断及对材料表面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自制常压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对PBT熔喷非织造布的表面进行改性实验,讨论了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厚度、处理时间、放电气体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越大,厚度越小,对材料的润湿性提高越大;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氩气等离子体比空气等离子体对材料的改性效果更好;而等离子体处理材料时间一般控制在5min内为宜。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介绍了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的改性机理、改性方法(包括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等离子体聚合沉积、等离子体接枝聚合)、产生方式(电晕放电、介质阻挡放电、大气压辉光放电、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及在纤维表面改性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
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利用介质阻挡电极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方法,分析了在大气压下介质阻挡电极放电的细丝模式和均匀辉光模式(APGD)的特点.通过电压-电流波形图和电压-电荷李萨育图形,比较了细丝模式和扩散模式的区别,并分析了两者在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探讨等离子体处理对聚乳酸纤维的表面改性效果。采用氩气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聚乳酸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并用分散染料对改性后的纤维进行染色,研究了改性后聚乳酸纤维的表面形貌、化学结构、染色性能及断裂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延长,聚乳酸纤维表面的粗糙程度逐渐增加,亲水性显著增强,同时纤维的染色性明显提高,当处理时间达到90s时,聚乳酸纤维的表面性能获得较理想的改善效果。认为:氩气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处理能明显改善聚乳酸纤维的表面性能和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8.
纺织品常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广友  周翔  沈安京 《印染》2006,32(21):47-53
介绍电晕放电、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的理论和应用;重点阐述大气压下辉光放电(APGD)技术的现状,解释了电子雪崩模型和流注放电理论,并以电压一电流波形图和电压一电荷李萨育图鉴别介质阻挡放电与大气压下辉光放电。通过对这三种放电形式的应用分析,确定了大气压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最适合处理纺织材料,并对其面临的问题及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印刷包装应用领域,低温等离子体对大家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但事实上,我们很早就开始采用的电晕放电、火焰处理表面改性方法就是等离子体中最常见的放电形式——介质阻挡放电(DBD)。由于低温等离子体中含有大量高能电子、离子、激发态粒子和具有很强氧化性的自由基,这些活性粒子,特别是高能电子(一般约1—10eV)更易于和所接触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因此近年来低温等离子体已经广泛被用来对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变其黏着力、吸水性、着色性等性能,合成新材料和传统的方法相比,利用等离子处理具有显著的优点:成本低、无废弃物、无污染,有时可得到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难以得到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印刷包装应用领域,低温等离子体对大家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但事实上,我们很早就开始采用的电晕放电、火焰处理表面改性方法就是等离子体中最常见的放电形式--介质阻挡放电(DB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