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多段式接触氧化法工艺的中试装置(有12级反应槽)处理北京某污水处理厂的污水,以污泥减量为目的研究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和曝气量下装置的除磷效果及12格沿程的磷变化情况,探究污泥灰分磷回收。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24 h相对于12 h,装置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好,且磷去除率高达91. 92%,优于传统生物除磷工艺,腐殖污泥磷含量74. 5 mg P/g DS,其灰分磷含量高达167 mg P/g SA,相当于高品位磷矿,采用盐酸作为浸出剂时,可快速从腐殖污泥灰分中提取90%的磷。  相似文献   

2.
构建SBR-污泥减量及同步回收磷系统,当厌氧停留时间为8 d,CaO2投加量为0.1 g/gVSS,初始污泥质量浓度为10400 mg/L时,Ⅰ池污泥减量(以TS计)达20%.SBR剩余污泥在Ⅰ、Ⅱ池的分配比为4:6时,污泥上清液溶解性总磷从2 mg/L增加到8 mg/L.当初始pH为9、Ca/P物质的量比为2.7、反...  相似文献   

3.
磷是一种重要的生命元素,由于世界磷矿资源的迅速衰竭,磷回收的方法正在成为工业界关注的热点。作者介绍了从污水污泥中回收磷的主要方法。出于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的考虑,从干化污泥焚烧后的灰分中提取回收磷是一种更有优势的方法。工业上,最常用的提取灰分中磷的方法是湿式化学法和热化学法,作者进一步分析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对污泥焚烧灰分中磷回收工艺应用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王兵  赵兴武 《当代化工》2010,39(2):177-179
针对污水污泥磷回收的主要方法及研究现状,介绍MAP沉淀法、HAP结晶法、焚烧法等回收磷的技术,并讨论磷回收工艺的影响因素,指出了污水污泥磷回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22,(3):598-604
采用盐酸萃取回收污泥灰分中的磷,结果表明,优选方案为:酸浓度0.75 mol/L,液固比250 mL/g SA,反应时间120 min,磷浸出率为90.37%。pH对正磷酸盐测定有影响;酸性条件下显色时间延长对测定影响很小;取样体积应使磷含量在标线的中下部;对于含磷量高的萃取液需稀释的倍数也高,可大大降低SS的干扰,因此采用中速定量滤纸对萃取液进行前处理即可。含磷量高的灰分相当于高品位磷矿,回收价值高。  相似文献   

7.
张圣泽  曾凡哲  曹印 《辽宁化工》2024,(3):443-445+488
磷本来是大自然一种最有限资源,而现在自然界土壤中产生的废磷经长期使用循环后最终约有80%磷随污水被排放。经过循环处理使用后,城市污水池中排放的废磷大部分可进入城市剩余的污泥,剩余城市污泥土壤中的磷资源的再次循环处理利用,可以大幅度减少从外部排水环境中带入磷元素时对接收水环境的化学污染,实现对磷元素的再利用。研究了各种不同类型污泥磷释放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不同污泥磷处理回收处理技术应用的基本特点,并分别着重地介绍利用了鸟粪石沉淀法来回收废磷,以期进一步为中国污泥磷处理回收利用的基础研究方面提供理论借鉴,并分析讨论分析了废磷利用回收利用技术领域的国内外未来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采用盐酸萃取回收污泥灰分中的磷,结果表明,优选方案为:酸浓度0.75 mol/L,液固比250 mL/g SA,反应时间120 min,磷浸出率为90.37%。pH对正磷酸盐测定有影响;酸性条件下显色时间延长对测定影响很小;取样体积应使磷含量在标线的中下部;对于含磷量高的萃取液需稀释的倍数也高,可大大降低SS的干扰,因此采用中速定量滤纸对萃取液进行前处理即可。含磷量高的灰分相当于高品位磷矿,回收价值高。  相似文献   

9.
罗欣宜  冯超  刘晶  乔瑜 《化工学报》2022,73(9):4034-4044
针对污泥阴燃处理灰渣开展了关于磷浸出回收性能的实验研究,并与传统焚烧和热解处理工艺所产生的焚烧灰和热解焦的磷浸出回收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热产物中磷含量与残碳含量有关,而热处理过程中磷留存率与反应剧烈程度等因素有关。热处理会降低污泥中磷的生物有效性,尤其是焚烧。污泥阴燃灰、焚烧灰和热解焦的磷浸出过程主要受反应物浓度和产物层扩散控制,浸出时间不应超过8 h。通过硫酸浸出污泥热处理产物的方法,单位质量热产物的磷浸出量为25.72~34.42 mg/g,可将原污泥中的磷回收59.30%~84.21%。进一步对浸出工艺进行工况优选,可在保持较高污泥磷回收率的同时大幅降低硫酸单位消耗量。  相似文献   

10.
罗欣宜  冯超  刘晶  乔瑜 《化工学报》1951,73(9):4034-4044
针对污泥阴燃处理灰渣开展了关于磷浸出回收性能的实验研究,并与传统焚烧和热解处理工艺所产生的焚烧灰和热解焦的磷浸出回收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热产物中磷含量与残碳含量有关,而热处理过程中磷留存率与反应剧烈程度等因素有关。热处理会降低污泥中磷的生物有效性,尤其是焚烧。污泥阴燃灰、焚烧灰和热解焦的磷浸出过程主要受反应物浓度和产物层扩散控制,浸出时间不应超过8 h。通过硫酸浸出污泥热处理产物的方法,单位质量热产物的磷浸出量为25.72~34.42 mg/g,可将原污泥中的磷回收59.30%~84.21%。进一步对浸出工艺进行工况优选,可在保持较高污泥磷回收率的同时大幅降低硫酸单位消耗量。  相似文献   

11.
氧化沟工艺生物除磷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厌氧一缺氧一氧化沟工艺对氧化沟的除磷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该工艺具有较好的除磷效率,稳定阶段TP去除率能够达到90%,出水TP平均为1.62ms/L.(2)序批式试验中前30min磷的释放速度很快,单位MLSS的释磷速率为10.75mg/(g·h),而在30~120min磷释放速率很低,为0.48mg/(g·h).(3)出水TP的浓度与出水NO3较好的相关关系.(4)该工艺进水COD为340.4mg/L时,出水COD为50.7mg/L,COD去除率为84.5%;大量COD在厌氧区转化为聚磷菌胞内聚合物而去除,这部分胞内聚合物能够在缺氧区充当电子受体被二次利用.  相似文献   

12.
接触氧化法除铁及工艺改进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公司生活饮用水水源取自地下水,属HCO3-Mg-Na型水,各有关成分含量见表1。  相似文献   

13.
水相氧化法脱除黄磷中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相氧化法,使用硝酸溶液和氧化增强剂进行工业黄磷脱砷试验。对硝酸质量分数、氧化增强剂中铁与黄磷中砷的质量比、硝酸溶液与黄磷的体积比、反应时间与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黄磷中砷的脱除率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水相氧化法脱除黄磷中砷的最优工艺条件,即硝酸质量分数25%,反应温度65℃,铁与砷的质量比60,硝酸与黄磷体积比5:1,反应时间4h。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可使黄磷中砷的质量分数由310mg/kg降至15mg/kg。水相氧化法工艺流程和设备简单,操作安全,易于实现工业放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多级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糠醛生产废水,该工艺运行稳定。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的质量浓度为12 000~14 000 mg/L,BOD5的质量浓度为5 600 mg/L,pH值在3~4的条件下,处理出水CODCr的质量浓度达到56 mg/L,BOD5的质量浓度达到15 mg/L,去除率均超过99%,出水水质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污泥回流比作为活性污泥法设计与运行的参数已显示出比其它参数更加重要.试验以实际生活污水、生产废水为对象,考察污泥回流比对系统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污泥特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污泥回流比为80%时系统总体脱氮除磷效果最好,CODCr、NH3-N、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92%、98%、81%、94%.在此条件下,...  相似文献   

16.
以模拟城市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反硝化除磷产电工艺,研究了不同的超越污泥比和含磷污泥回流比对系统脱氮除磷及产电的影响。当超越污泥比和含磷污泥回流比相等且分别为0.30、 0.35和0.40时,反硝化除磷产电系统出水COD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1.16、 8.78和12.08 mg/L,出水氨氮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95、4.74和5.85 mg/L;出水PO43--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38、 0.67和1.93 mg/L,反硝化除磷产电系统的开路电压和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为0.601 V和62.42 mW/m2、 0.624 V和53.01 mW/m2、 0.608 V和51.12 mW/m2。当超越污泥比和含磷污泥回流比为0.35时,反硝化除磷产电系统去除污染物和产电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酸化水解-活性污泥-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有机污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采用酸化水解——活性污泥——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含有山梨醇、甘露醇、蔗糖、醋酸乙烯、甲基纤维素的有机污水。该工艺具有出水水质稳定,操作简单、管理方便,能耗低等优点,是处理该类有机污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污泥质量浓度、p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活性污泥和失活污泥吸附污水中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在不同的影响因素条件下,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了两种污泥吸附的有机物种类和效果。结果表明,当污泥质量浓度为4 000 mg/L、pH=8、环境温度为30℃时,两种污泥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吸附量最大。根据荧光扫描光谱可知,两种污泥均可对污水中类蛋白质和类富里酸有效吸附。并且两种污泥对污水中类蛋白质和类富里酸的吸附量随着污泥质量浓度、pH值、环境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污泥质量浓度为4 000 mg/L、pH=9、温度为30℃时,两种污泥吸附污水中类蛋白质和类富里酸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改良ORBAL氧化沟工艺除磷脱氮功效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介绍了改良ORBAL氧化沟的工艺情况,探讨了其除磷脱氮功效。通过对溶解氧、泥龄、进水及回流方式的合理控制,可成功缓解除磷与脱氮之间的矛盾。试验表明:当系统泥龄控制在10-19d时.污水进水和污泥回流25%到缺氧沟,75%到厌氧沟,可获得良好的除磷脱氮效果(出水总磷质量浓度≤0.5mg/L,总氮≤15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