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1)
高职校为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承载着,非遗项目课程引入高职校的现实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是深挖本土文化、弘扬古老艺术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展单元化研究性课程有利于非遗在高职校的教学实践,推动非遗文化在本地高职校的传承教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5)
宝庆竹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了凸显职业教育本土化,湖南省邵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秉承职业教育和"非遗"传承保护为一体的理念,即以"非遗课程"建设为主要载体,结合学校实际及现代教育的特点,融合民族传统文化,开发和实施适合学校师生成长的文化、精神元素,以期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更新教师观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让学校发展方式由"外显"转变为"内涵"的目标,最终实现开发和实施学校"非遗"传承教育的校本课程体系及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策略体系,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环境,提升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8)
在留学生课堂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教学,可帮助留学生丰富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理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及特殊性,有趣的"非遗"体验也有助于留学生充实语言学习及文化生活的内涵,并消除其在人际交流中的文化障碍。文章通过对义乌高校留学生"第二课堂"文化教学进行研究,兼及"非遗"文化教学及传播实际,分析"非遗"融入留学生汉语及文化学习现状及问题,探索对外汉语"非遗"教学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丰富高校国际汉语文化教学内涵。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10)
为了更好地把握地方高等院校开设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课程的可行性,以山西省三所本科高校:太原工业学院、山西大学、中北大学的部分在校师生为问卷调查对象,通过调查了解地方高校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情况、保护和学习态度等情况,在调查所得的数据基础之上,分析地方高校开设民间美术类"非遗"课程的可实施性,提出地方高校开设"非遗"课程的对策与建议,使地方高校成为弘扬民族文化遗产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肖玲 《高等建筑教育》2018,27(4):144-150
三峡民歌是三峡地区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创造出的民间歌谣。随着三峡大坝的修建、竣工以及移民外迁,这些世代相传的民间歌谣随着生存环境发生改变,其传承岌岌可危。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是近年来对区域民间音乐文化免于流失、灭绝的传承、保护手段。与教育接轨已成未来对非遗艺术活态传承保护的新途径。文章以高校音乐专业课本科、硕士研究生教学中引入非遗项目三峡民歌"啰儿调"教学为依据,探析将非遗项目引进高校公共艺术课堂教学的可行性,以求达到非遗艺术活态传承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强调文化自信的文化氛围,以"‘非’常鄞州"系列文创产品设计为例,浅析中国非遗元素在当代文创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探索文化自信背景下非遗元素赋能当代文创产品设计新思路。"‘非’常鄞州"系列文创设计以宁波鄞州非遗文化元素为设计对象,致力于将传统非遗元素特色与时代文化审美特征有效结合,紧跟当代设计潮流趋势,使其文创产品能更好地被人所接受,进而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5)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校本课程是对学生感兴趣、学校又具备相关的师资和教学资源来教学的各种学习内容,通过学校自行开发课程和组织教学的模式。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其固有的优势,是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极佳载体,传统文化特色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开发的总目标是实现感性认知基础上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分目标是实现知识、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通过发掘传统文化内在的有机系统,形成课程的体系化开发模式。通过有效整合各学科资源,形成课程的综合化开发模式。通过五条基本原则,对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并进一步论述了拓宽视野、协同教学、激发兴趣传统文化特色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教学基本策略。最后以传统美食为例阐述了教学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0):19-20
当今社会,各级教育部门越发重视地方音乐如何走进高校课堂,重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也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冀南地方戏曲"平调"为例,尝试突破传统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也为我省非遗文化传播与传承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2)
<正>"非遗"全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我们各民族人民世代传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民俗活动、表演、传统知识技能和与其相关的器物制品等。"非遗"不仅是我国民族智慧与文明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结晶,更是我们的文化瑰宝与文化自信的宝藏。世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2)
苏州手工艺发达,非遗资源丰富。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众多非遗项目举步维艰,传承发扬创新受到了严重的抑制。本地高职校在弘扬本土文化方面肩负历史责任,将非遗项目引入高职课程,对传承实践做出有利的尝试,提出了建传承基地、单元化课程、名师工作室、校本教材等多种模式,提升非遗影响力,加强师资队伍培养专业设计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