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干热岩特点及开发手段两方面介绍了干热岩地热资源,围绕CO_2在深部储层中的超临界特性,展开了其作为压裂液和工质流体的应用研究,对比了CO_2-EGS与H_2O-EGS的热提取性能,阐述了国内外学者针对CO_2-EGS的研究进展。二氧化碳增强型地热系统(CO_2-EGS)与二氧化碳地质封存(CCUS)一体化技术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其实现将对缓解化石燃料危机、节能减排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页岩气的开采技术为研究对象,对超临界CO2在提高页岩气开采率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论述了国内外在超临界CO2压裂技术开采页岩气方面的研究进展.目前,使用CO2进行增强的技术被视为页岩气开采的有效手段,该技术可以大幅提高产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CO2不仅能够取代水介质对页岩进行压裂作业,还能够高效的驱替页岩中的甲烷,与此...  相似文献   

3.
干热岩中赋存的地热能规模巨大,是极具开发前景的战略性接替能源,有望成为全球新能源增长点。本文在介绍国际干热岩勘探开发现状及进展与国内干热岩资源勘察及研究进展基础上,分析了增强型地热系统(EGS)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对干热岩开发利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增大干热岩产业资金和人员投入、加强科技攻关、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给予相关新能源配套支持政策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化工中间体》2003,(7):24-27
主要介绍适于中间体及精细化工行业应用和推广的高新技术,例如新型合成技术,分离、粉碎、提纯技术,纳米技术及生物技术等。可以是综合性或评述性,也可以是具体应用的心得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随着石油和煤炭等传统的能源越来越少,地热资源作为蕴藏着丰富的清洁能源,在地热发电、地热务农、地热供暖和地热行医等多种领域中广泛的使用。在对地热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应用定向技术能够保证地热资源的高产、稳产,从而使地热资源能够更好的对地方的经济发展进行服务。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新型分离技术。它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从液体和固体中提取出某种高沸点的成分。以达到分离的目的。在有些文献中,又称之为压力流体萃取、超临界气体萃取、临界溶剂萃取等。到目前为止,用作超临界萃取剂的主要有乙烷、乙烯、丙烷、...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二氧化碳在聚合物共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黄汉雄 《塑料》2006,35(5):70-74
概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在聚合物熔体中的溶解度,SC-CO2对熔体黏度和共混物两相间黏度比以及界面张力的影响,介绍了SC-CO2对聚合物共混物微观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碳(CO2)资源化技术是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如何将CO2变废为宝,实现其高效利用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超临界CO2作为常用的超临界流体之一,既可作为安全环保的反应介质,也可作为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合成产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超临界CO2的性质和特点,着重评述了近年来超临界CO2作为反应物在加氢反应、Kolbe-Schmitt反应、碳酸化反应和作为反应介质在催化加氢反应、羰基化反应及酶催化反应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应开发更为高效的催化剂以进一步改善CO2反应转化率和化学利用率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作为分析化学中一种新兴技术,迅速显示了其特有的效果和广泛的运用前景。文章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原理和特性,重点阐述其在油气开采和石油炼制研究领域的进展状况,并指出了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李敏洁 《当代化工》2016,(5):954-956
随着化工工程的发展,超临界技术得以发展并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各个领域之中,尤其是石油化工行业。二氧化碳、乙醇、丙烯等气体都可作为流体萃取的溶剂,而在石油工业中,二氧化碳萃取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以二氧化碳为溶剂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1.
祝勇仁  王循明 《化工进展》2012,31(9):1891-1898
概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的染色机理,对不同染料的染色工艺条件的研究情况做了分析。阐述了染料研究和混合染料拼色研究的进展情况。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染色热力学和动力学性研究情况做了论述,对染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染料在纤维与超临界CO2间的分配规律、染料在纤维中的扩散行为做了分析论述。对染色设备的国内外进展情况做了分析论述。指出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产业化应用应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增强染料的溶解和在纤维中的扩散,以及高压操作下大容积染色釜的研制。  相似文献   

12.
崔波  林梅钦  董朝霞  李明远  罗伟 《应用化工》2009,38(8):1214-1219
系统地阐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的形成机理和概念,讨论了能形成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结构设计和选择。介绍了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电子顺磁共振(EPR)、核磁共振(NMR)、紫外可见光谱(UV-VIS)、X射线小角散射(SAXA)、中子小角散射(SANS)和动态光散射(DLS)等近代测试方法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结构特性研究中的应用,并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的研究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超临界CO2流体中染料溶解度的测试装置与方法。分析了超临界CO2流体工艺参数与染料化学结构对分散染料溶解度的影响规律;总结了国内外近二十年的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2流体中溶解度数据,并介绍了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增溶技术。指出加强染料结构对其溶解性能作用原理及影响规律剖析,超临界CO2中染料溶解行为数据库构建,染料拼色与配色研究三方面为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综述了在超临界二氧化碳(SFC)中,能形成微乳液的表面活性剂(SAA)的结构特性,助SAA对SFC微乳液形成的影响以及SFC微乳液的研究现状,同时,介绍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傅立叶-红外光谱、小角中子散射和小角X光散射等近代测试方法,及其在SFC微乳液形成及其结构特性研究中的应用。另对SFC微乳液在化学反应,生物活性物质及金属离子萃取,合成材料和清洗领域中的应用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利用超临界CO2发泡制备微孔发泡塑料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具有发泡效率高、绿色环保、对制品的机械性能及外观影响小等优点.综述了超临界CO2微孔发泡塑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超临界CO2的三种发泡机理:均相成核、非均相成核与外力场加强成核机理.概述了间歇式、半连续式和连续式发泡工艺,阐述了发泡过程中防止泡孔黏结、破裂的方法及发泡...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CO2的最新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超  曹键 《化学工程师》2004,18(6):29-32
超临界CO2工艺作为一种干净,没有污染的绿色工艺正日益引起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文章介绍了超临界CO2工艺的特点和最新研究成果以及自己的实验成果,并对超临界CO2在萃取、聚合和氧化等反应中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CO2在聚合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超临界CO2在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沉淀聚合、分散聚合等聚合反应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超临界CO2已广泛应用于萃取和生物工程等方面,由于其作为聚合反应介质具有无毒、无污染的特性.在聚合物制备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南瓜籽油,运用多因素多水平可视化设计法研究了提取压力、分离压力、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范围:提取压力为17.5~30 MPa,提取温度为25~31℃和提取时间为42~80 min,分离1压力为4.0~4.8 MPa。在优化区域内进行了验证实验,提取压力为18 MPa,分离1压力为4.1 MPa,提取温度为28℃,提取时间为72 min,提取率21.84%。  相似文献   

19.
杨丁柱  陈爱政  王士斌 《化工进展》2014,33(3):696-702,709
组织工程支架是组织工程研究的关键要素之一。然而,传统制备方法存在操作条件复杂或有机溶剂残留量高等问题。本文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相转化技术操作条件温和、可以将相分离与干燥过程合二为一、有效地去除有机溶剂等优点,简要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相转化技术中应用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体阐述了制备出具有致密无孔结构、孔洞结构以及三维纳米纤维结构的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进展。随后对其目前存在的不足,如该项技术缺少系统的理论研究、部分制备出的支架不利于传质、负载生长因子和细胞粘附等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最后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相转化技术制备具有类似细胞外基质结构和功能、孔洞相互贯通、微观粗糙纳米纤维表面的组织工程支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