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向采油微生物菌液中加入不同类型、不同浓度的有机物,对采油微生物向原油运移现象及影响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物对原油的乳化现象对采油微生物向原油运移及聚集产生影响。采油微生物受不同有机物的影响不同。乳化能力越强的有机物,其对采油微生物向原油运移和聚集的影响越强。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原油利用率,选取胜利油田某区块6口不同类型油井的原油和采出水进行微生物气化研究。分析了原油和采出水的性质,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进行有效内源微生物激活,检测产生气体种类及含量,分析激活后微生物群落中内源菌的种类及丰度。结果表明,该区块不同油井采出水的pH值、盐度差别不大,均有利于微生物的激活生长;不同油井的微生物群落丰度差别较大,但具有部分相似的微生物菌群;不同油井采出水培养产生的气体种类相似,但含量相异,异戊烷和正戊烷含量普遍高于其它气体;该区块范围内可进行相同策略的微生物强化措施,可为残余原油微生物气化现场试验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工》2019,(1):221-225
阐述了微生物对原油蜡组分的降解机理研究现状,分析了微生物代谢产物产生的不同作用,讨论了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介绍了微生物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基于此,指出微生物应重点加强分子降解机理、代谢产物组成与结构、环境影响因素、菌种混合联用等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4.
《应用化工》2022,(1):221-225
阐述了微生物对原油蜡组分的降解机理研究现状,分析了微生物代谢产物产生的不同作用,讨论了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介绍了微生物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基于此,指出微生物应重点加强分子降解机理、代谢产物组成与结构、环境影响因素、菌种混合联用等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5.
由于油藏条件、聚合物注入性以及经济性的限制,稠油聚驱允许的聚合物浓度往往难以达到报道的"最优值"。在聚合物浓度恒定或变化较小时,原油黏度增大对聚驱采收率的影响,将直接关系到聚驱在相对高黏度原油油藏的适应性。利用不同黏度的普通稠油样本,进行了大量的聚合物驱油实验,发现原油黏度对聚驱采收率的影响受聚合物使用浓度或水油黏度比的控制。在原油黏度:50~500mPa·s,水油黏度比:0.02~0.62的条件下,聚驱采收率随原油黏度的增大而减小。随聚合物浓度的增大,稠油聚驱采收率上升加快,50~500 mPa·s原油驱替用聚合物浓度应大于等于2 000 mg/L;同时,原油黏度越高,增加聚合物浓度带来的采收率增幅和经济效益越大。在幵联模型中,300mPa·s原油的聚驱替效率和剖面调整效果均差于50mPa·s原油,导致其聚驱采收率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6.
界面剪切黏度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郭继香  吴肇亮  李明远  林梅钦 《精细化工》2003,20(11):660-662,688
对孤东一号联合站及孤东四号联合站(简称孤东1#及孤东4#)两种原油及其分离组分(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配成模拟油,测定了模拟油与碱水〔w(Na2CO3)=1 2%〕体系的界面剪切黏度。原油浓度越大,界面剪切黏度越大;沥青质模拟油/碱水界面剪切黏度最大,在油/碱水间形成了一定强度的界面膜,膜的强度大于饱和分、芳香分、胶质的界面膜强度;孤东4#沥青质模拟油/碱水的界面剪切黏度大于孤东1#沥青质的界面剪切黏度。在剪切速率为0 3rad·s-1时,原油及胶质的油/碱水界面剪切黏度不随时间变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使用气-质联用仪对微生物降解原油发酵液中低分子量有机酸进行测定。采用水蒸汽蒸发法蒸出发酵液中低分子量有机酸,从而使其与样品中大量的无机盐和表面活性剂分离,浓缩后直接进样。该方法简单直接,可以减少有机酸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在油田开采及管道输送过程中,原油蜡含量过高和黏度过大导致的流动性问题十分突出.降低原油蜡含量,改善其流动性,将在很大程度上缩减含蜡原油的生产和输送成本.与目前传统的清防蜡技术和降黏技术相比,微生物除蜡降黏技术具有高效、经济性好且无二次污染的优点,对油品加工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了微生物法除蜡降黏的机理,通过对国内...  相似文献   

9.
选用兼性厌氧菌,使原油-水体系中烃性质改变、水相酸度增加、表面张力下降、出现乳化现象。以原油为碳源发酵后,油粘度、蜡含量、凝固点均显著降低。在矿场进行了7口井微生物单井吞吐试验,结果表明可有效地清除井筒及近井地带的石蜡,降低原油粘度,改善原油的流动性,提高原油产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剪切速率下,二元、三元不同油水比、不同碱含量、不同二元配方条件下形成的乳状液体系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结果表明,高剪切速率下,油水比为7:3形成的三元乳状液最稳定,黏度最大;较高剪切速率下,油水比低于1:1的二元乳状液体系黏度很低,发生相转变;不加碱时,形成的二元乳状液体系黏度较大;加碱时,三元乳状液体系在较低剪切速率下形成的乳状液体系黏度较大,当剪切速率增加到一定值时,三元乳状液发生相转变,黏度降低,且随剪切速率增加变化不明显;低剪切速率下,聚合物+活性剂形成的二元体系乳状液黏度最大,碱+活性剂形成的二元体系乳状液黏度最小;当剪切速率超过一定值时,聚合物+碱形成的二元体系乳状液黏度最大,聚合物+活性剂形成的二元体系乳状液黏度最小。  相似文献   

11.
粘度高﹑密度大的稠油,其物理特性与一般原油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描述了国内外的稠油分类标准和稠油基本特征的同时,对大庆油田稠油的高压物性实验结果与黑油的高压物性资料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大庆油田稠油表现出油藏埋藏浅﹑地层原油粘度高﹑密度大﹑含气、含蜡量少和饱和压力低的特点.分析后认为大庆油田的稠油适合于热蒸汽驱开发,并在进行热力采油时,不必过多考虑压力及溶解气因素.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延长油田油井结蜡现状,为了给清防蜡药剂的研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采用国家或行业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分析了延长原油的组成以及原油中蜡的碳数分布和粘温关系等,并深入研究其析蜡规律。  相似文献   

13.
14.
针对海上油田生产实际技术需求,本文采用仪器检测技术和物理模拟等方法对含有聚合物原油乳状液黏度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对乳状液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兴隆台变质岩潜山带原油物性平面纵向变化规律进行系统分析,该区原油相对密度显示原油为低粘、常规原油,原油的相对密度变化范围在0.7926~0.8482g/cm3之间,粘度变化范围在1.64~5.79mP.s之间。平面上,潜山带从南到北原油相对密度、粘度均有逐渐增大趋势,这与潜山带成藏认识相符;纵向上,原油物性变化与深度关系并不明显,具体分块看,紧邻油源清水洼陷的马古潜山原油密度和粘度均随深度增加而增加,重力分异作用明显。通过原油物性研究为该区油藏评价、储量计算及油田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海上油田生产实际技术需求,本文采用仪器检测技术和物理模拟等方法对含有聚合物原油乳状液黏度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对乳状液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复配型降凝剂对大庆原油降凝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海飞  裴涛  樊竞泽  秦旭 《广州化工》2009,37(9):163-165
含蜡原油在低温下会析出蜡晶,使原油失去流动性,给原油的开采和运输带来困难。本文通过几种不同的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了一种三元聚合物AMS,并和EVA进行复配。考察了复配型降凝剂在不同温度、不同复配比例、以及不同加剂量下对大庆原油的降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加剂温度为60℃时,AMS-EVA复配降凝剂的最佳加剂量为0.5%,可使大庆原油凝点降低10℃。这种复配型降凝剂可以降低大庆原油的黏度,改善其低温流动性。  相似文献   

18.
李海铭  刘凯光 《山东化工》2022,(16):185-187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规定,自2020年1月1日起,全球所有海域的船舶尾气必须达标排放,船舶或使用硫含量<0.5%的低硫船用燃料油或采用尾气脱硫措施。低硫船用燃料油质量的升级,对原油处理量低、加工路线单一的炼油企业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重点研究了不同原油生产硫含量<0.5%的低硫船用燃料油的掺和方案,提出了生产低硫船用燃料油时的物料平衡措施,根据市场需求,稳定生产180#或380#目标产品,实现了企业的高质量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阐述利用色谱技术快速对微生物作用后原油中所含的含量正构烷烃进行定性、定量变化测定,确定最佳的实验条件与方法,选择最短且高分离效率的色谱柱,达到快速准确的分析,并通过色谱工作站对数据处理获得C数分布、Pr/Ph、主碳峰值等资料,用已确定微生物是否对原油起到了降解作用,进一步可验证微生物质量。  相似文献   

20.
原油组成对原油管道结蜡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传宪  白帆  王燕 《化工学报》2014,65(11):4571-4578
利用旋转式动态结蜡装置,对不同组成的人工油样(胶质和沥青质含量不同或蜡含量不同)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研究.通过对管壁沉积物取样并利用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和四组分法进行分析,探究了不同原油组成对结蜡的影响规律.结合胶质和沥青质在结蜡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发现胶质和沥青质的存在虽然总会削弱蜡分子的迁移动力,阻碍蜡分子的沉积,但在含量较小时会协同蜡分子的沉积作用,而当含量较大时会以粘壁的形式附着于管壁.对蜡含量不同原油的结蜡规律研究发现:原油所含蜡分子的碳数越高,结蜡层中的蜡含量就越少.但由于碳数较高的蜡分子具有相对较长的碳链,更容易与原油中的胶质和沥青质发生共晶作用,故更易与胶质和沥青质一起沉积于壁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