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现有单一末端治理技术基础上,对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冷凝-催化燃烧、吸附-冷凝、吸附-光催化和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等组合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具体论述。通过不同末端治理技术的对比,发现单一末端治理技术难以有效实现VOCs的减排控制,而组合末端治理技术具有净化率高、投资成本少、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等优势,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其中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技术已经取得广泛应用,其他新兴组合技术还有待研究与创新。指出了我国VOCs末端治理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近些年来VOCs末端治理燃烧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生物技术等销毁技术以及吸附浓缩-蓄热式催化燃烧技术、低温等离子体联合技术和生物联合技术等组合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未来VOCs治理技术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考虑到不同行业排放VOCs的成分特点,传统单一VOCs治理技术具有局限性,文章分析总结了近年来被广泛使用的紫外-生物过滤联合技术、DDBD双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等新兴复合型治理技术的原理、优势和适用行业等,以期为VOCs治理工作在技术选择上给予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近年来常规VOCs治理技术情况分析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VOCs的优缺点,提出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光催化技术是一个新的VOCs治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孙慧频  王继承 《广州化工》2022,(20):26-28+54
在工业发展不断加快的同时,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逐渐显露,其中挥发性有机物作为典型污染物之一,受到广泛重视。当前VOCs排放源呈现排布分散、数量众多的特点,废气排放构成复杂,排放形式多样,直接导致了VOCs控制技术多样化、复合化的特征。因此挥发性有机物的有效治理有赖于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不断优化升级。理清各种处理技术的原理,有助于在不同工况条件和排放控制标准下选择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分别介绍了我国和美国、欧盟的VOCs减排和控制的现状及相关规范和标准。表明我国在VOCs控制方面尚没有建立完善的污染排放标准体系,应借鉴欧美在VOCs防治方面的经验,并提出相关建议以顺利开展VOCs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8.
蔡小亮 《山东化工》2022,(13):206-208
罐区储罐和装车时会向外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简称VOCs),这些VOCs不但会污染环境,还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对罐区VOCs进行有效治理已迫在眉睫。本文重点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罐区VOCs处理技术,对相关处理技术进行了综合比较,并以“冷凝+吸附”组合工艺为例,介绍了VOCs处理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近几年我国、美国和欧盟的VOCs的排放情况,概述了VOCs的治理途径,指出末端治理是当前VOCs治理的主要措施。介绍了末端治理中的回收技术和销毁技术,详细综述了吸附、吸收、燃烧、生物处理、光催化降解等典型技术,对上述技术的原理、优缺点、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为VOCs治理技术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吸附法工艺成熟且应用最为广泛,蓄热式燃烧和催化燃烧技术净化效率高,光催化降解和低温等离子体是新兴技术,指出了未来VOCs治理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张琰  李好管 《煤化工》2022,(6):1-10+15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形成PM2.5和O3的重要前体物,与SO2、NOx、颗粒物的污染控制相比,VOCs的污染治理相对薄弱,已成为目前我国大气环境治理的短板。介绍了VOCs的定义、来源、种类及危害;分析了近十年来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制定的VOCs治理的技术政策、整治方案、排放标准;重点详述了各种VOCs治理回收技术(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膜分离法)、销毁技术(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氧化、生物法、燃烧法)、组合技术的进展、优势与不足、适用范围等;根据对各种VOCs治理技术的理解,结合VOCs治理的有关政策要求,对新建及已有VOCs治理设施改造给出了技术选择的一些原则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生物法处理有机废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生物法处理有机废气(VOCs)的理论以及3种处理VOCs的生物工艺及其优缺点,并对影响生物法处理VOCs性能的重要因素,如填料、营养物质、微生物以及微生物量的控制等进行了详细阐述,结合生物法处理VOCs的研究现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应用化工》2022,(4):1130-1135
针对治理大气中有害物质挥发性有机物(VOCs),阐述并归纳了吸附、冷凝、燃烧、光催化等现有处理技术中的工艺特点,介绍了目前典型技术中极具有研究前景及应用价值的低温等离子体净化技术的工艺原理及研究进展,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同技术的催化剂分类及放置方式,重点突出催化协同对处理效果的优化作用,指出了今后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同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袁烨  曹刚  翟星 《工业催化》2019,27(7):11-18
介绍近几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艺的研究进展,并对所用到的吸附剂及催化剂进行综述。综合考虑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效率、原料成本和能耗等因素,以分子筛作为吸附载体和催化剂载体的吸附与催化氧化联用法是目前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最佳工艺选择。  相似文献   

14.
简单介绍了一些常见分子筛的构型及特点,讨论了不同构型分子筛对各种VOCs废气吸附效果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各类分子筛对VOCs的吸附特性,发现立方构型的分子筛对VOCs废气的吸附效果最佳。小结了影响分子筛吸附性能的因素,发现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孔容、硅铝比、表面官能团等自身性质都会对吸附VOCs废气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分子筛的吸附容量还与吸附时的进气流速、入口气体浓度、吸附剂床层高度等工况有关。最后,对现有研究做了总结与展望,为分子筛吸附VOCs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再生聚酯纤维可以实现废旧纺织品的循环利用,但由于缺乏生态安全性评价标准体系,其应用和发展受到限制。以挥发性有机物(VOCs)为例,综述了VOCs的测试方法和标准;阐述了再生聚酯纤维的VOCs形成机理、释放机制及其控制技术;分析了聚酯降解、染料、助剂、含杂组分和生产工艺等因素对于VOCs的影响规律。原生聚酯纤维的VOCs组分主要是乙醛,主要来源于聚酯的热降解和油剂的携带,苯系物的含量较少,基本满足生态纺织品的限值标准要求;再生聚酯纤维中的VOCs含量不能达到生态纺织品的限值标准,其VOCs的组分中,苯系物主要来自染料等芳香类助剂的热降解,醛酮类主要来自聚酯自身和油剂的热降解;研究再生聚酯纤维中的VOCs形成机理、释放机制及其控制技术,建立再生聚酯纤维VOCs含量的检测方法和标准等,对降低再生聚酯纤维中的VOCs含量,提高其生态安全性,实现废旧纺织品资源的有效利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现状,如吸附技术、催化燃烧技术、生物技术等。探讨了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基于环境友好,对使用催化氧化法去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原理、特点以及催化剂、工艺流程等研究进行综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完全催化氧化机理分为:Mars-van Krevelen(MVK)模型、Langmuir-Hinshelwood(L-H)模型和Eley-Rideal(E-R)模型。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是研究的热点,去除VOCs的核心是使反应温度降低,即具有低温和高活性的催化剂。延长催化剂寿命、提高去除效率也可以带来良好的节能效果和降低投资成本。对于低浓度和大体积VOCs排放,可通过吸附+催化混合法先进技术实现去除,且成功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8.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净化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废气中大多含有低浓度的苯、甲苯、苯乙烯、多环芳烃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治理VOCs污染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叙述了吸收法、吸附法、生物法和低温等离子体4种废气净化技术的原理和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并对其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最后认为有机废气的联合协同处理方法是今后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挥发性有机物(VOCs)产生于有机化工生产过程及有机产品被使用的自身挥发过程,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害。本文综述了VOCs的定义、来源、危害、相关法律法规和排放情况。介绍了现有VOCs处理技术,包括化学氧化法、物理分离法、生物分解法、光解法、电化学法以及新兴复合型处理技术等的特点。阐述了这些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优势、使用限制和市场的占有率,其中吸附法应用最为广泛,催化燃烧法和低温等离子法发展最快,复合型处理技术处理效果最好且无二次污染是VOCs处理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选择合适VOCs处理工艺应依据其主要成分的浓度、气体流量、物化性质等因素并考虑到整个处理工艺的经济效益。并对新兴复合型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指出降低成本、简化操作是该技术进一步推广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