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樟科 Lauraceae 是一类有经济价值的树木,全世界拥有45属2500余种,主产热带和亚热带,分布中心在东南亚和南美的巴西。分类学上依据乔木、灌木或藤本等其他形态将本科区分为两亚科,即Ⅰ.樟亚科Subfam.Ⅰ.Lauroideae Kost.和Ⅱ.无根藤亚科 Subfam.Ⅱ.Cassythoideae Kost.(?)在樟亚科下又根据花和花序、总苞及果等特征划分为五族,即:(1)鳄梨族 Trib.Perseae Mez;(2)樟族 Trib.Cinna-momeae.Baill.;(3)木姜子族 Trib.Litseeae Mez;(4)厚壳桂族 Trib.Cry-ptocaryeae Meissn.;(5)海坡达菲族Trib.Hypodaphnideae Stapf.樟科植物在我国有4族,约20属近430  相似文献   

2.
抗病毒植物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抗病毒植物研究的新进展,主要包括虎耳草科、藜科、紫草科、商陆科、红豆杉科、木犀科、萝摩科、菊科、蓼科9种抗病毒植物的生物活性、作用机理、防治应用概况,并分析了其研究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抗菌植物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薛伟  宋宝安  周霞  刁春玲  杨松  何伟  胡德禹  金林红 《农药》2005,44(6):241-246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抗菌植物研究的新进展,主要包括虎耳草科、豆科、菊科、兰科、蓼科、伞形科、紫草科、唇形科、银杏科等杀菌植物的有效成分、生物活性、防治应用概况,并分析了其研究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蝶形花亚科植物的杀虫、抑菌活性及其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豆科-蝶形花亚科研究领域中的9个属:紫穗槐属(Amorpha)、黄芪属(Astragalus)、黄檀属(Dalbergia)、鱼藤属(Derris)、刺桐属(Erythrina)、木蓝属(Indigofera)、灰叶属(Tephrosia)、补骨脂属(Psoralea)和槐属(Sophora)中具有杀虫、抑菌活性植物及其活性成分。该科中鱼藤属、灰叶属和槐属有目前已发现的重要的杀虫活性植物,如鱼藤、非洲山毛豆、苦参和苦豆子。本文为研究开发蝶形花亚科农药活性植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藤黄科植物有35个属,约400余种,泛热带分布。该科的很多植物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化学成分丰富,含有黄酮类、苯甲酮类、香豆素类、间苯三酚类和三萜类物质。为推动我国藤黄科植物资源的更深层次利用和开发,对藤黄科植物的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概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麻疯树属Jatropha L.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该属约有200余种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等地区,有栽培和野生的该属植物,本文仅就近年来从该属植物中分离、鉴定的萜类化合物性质、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芳香植物名录汇编(十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含有芳香物质的植物到底有多少种,众说不一,准确数字不明.我们根据数年来积累的国内外报道过的资料,经过整理汇编成<芳香植物名录>,内中涉及163科(Family)、756属(Genus)、约3300种(Species)(含个别变种Variety和变型forma).编排方式是:同属植物的拉丁属名除该属第一个全写外,其余的则以属名开头第一个大写字母代表;属名后附有中文科名;一个属中的种名按拉丁字母顺序排列.错漏之处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8.
芳香植物名录汇编(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含有芳香物质的植物到底有多少种,众说不一,准确数字不明.我们根据数年来积累的国内外报道过的资料,经过整理汇编成<芳香植物名录>,内中涉及163科(Family)、756属(Genus)、约3300种(Species)(含个别变种Variety和变型forma).编排方式是:同属植物的拉丁属名除该属第一个全写外,其余的则以属名开头第一个大写字母代表;属名后附有中文科名;一个属中的种名按拉丁字母顺序排列.错漏之处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9.
芳香植物名录汇编(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含有芳香物质的植物到底有多少种,众说不一,准确数字不明.我们根据数年来积累的国内外报道过的资料,经过整理汇编成<芳香植物名录>,内中涉及163科(Family)、756属(Genus)、约3300种(Species)(含个别变种Variety和变型forma).编排方式是:同属植物的拉丁属名除该属第一个全写外,其余的则以属名开头第一个大写字母代表;属名后附有中文科名;一个属中的种名按拉丁字母顺序排列.错漏之处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10.
当前寻求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药物,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矮地茶素Ⅰ号(现简称矮茶素)已被认为疗效确切,并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由于矮地茶(Ardisia Japonica)含量较少,因此寻求其它植物资源已日趋重要;湖南中医药研究所对虎耳草科四种落新妇属植物进行分离试验;发现其含量均在1%以上。西北水土保持生物土壤研究所对同科植物鬼灯檠(Rodgersia aesculifolia)进行分离,用不同方法收得率为2—3%。遵循伟大领袖毛主席“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  相似文献   

11.
芳香植物名录汇编(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含有芳香物质的植物到底有多少种,众说不一,准确数字不明。我们根据数年来积累的国内外报道过的资料,经过整理汇编成《芳香植物名录》,内中涉及163科(Family)、756属(Genus)、约3300种(Species)(含个别变种Variety和变型forma)。编排方式是:同属植物的拉丁属名除该属第一个全写外,其余的则以属名开头第一个大写字母代表;属名后附有中文科名;一个属中的种名按拉丁字母顺序排列。错漏之处恳请指正。芳香植物名录An Enumeration of Aromatic Plants序号学名科名中文名985Cinnamomumheterophyllus Dest.半日花科异叶岩蔷薇986C.hirsu…  相似文献   

12.
虎耳草素为异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滋补强壮、止血、止咳等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为镇咳祛痰药。本文简要概括了虎耳草素的理化性质、植物来源及资源分布,重点阐述了提取工艺及药理作用,为虎耳草素的资源开发、充分利用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与借鉴,并为深入研究其药用活性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从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阐明作用机理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芳香植物名录汇编(十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含有芳香物质的植物到底有多少种,众说不一,准确数字不明.我们根据数年来积累的国内外报道过的资料,经过整理汇编成<芳香植物名录>,内中涉及163科(Family)、756属(Genus)、约3300种(Species)(含个别变种Variety和变型forma).  相似文献   

14.
芳香植物名录汇编(十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含有芳香物质的植物到底有多少种,众说不一,准确数字不明.我们根据数年来积累的国内外报道过的资料,经过整理汇编成<芳香植物名录>,内中涉及163科(Family)、756属(Genus)、约3300种(Species)(含个别变种Variety和变型forma).  相似文献   

15.
芳香植物名录汇编(十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含有芳香物质的植物到底有多少种,众说不一,准确数字不明.我们根据数年来积累的国内外报道过的资料,经过整理汇编成<芳香植物名录>,内中涉及163科(Family)、756属(Genus)、约3300种(Species)(含个别变种Variety和变型forma).  相似文献   

16.
芳香植物名录汇编(十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含有芳香物质的植物到底有多少种,众说不一,准确数字不明.我们根据数年来积累的国内外报道过的资料,经过整理汇编成<芳香植物名录>,内中涉及163科(Family)、756属(Genus)、约3300种(Species)(含个别变种Variety和变型forma).  相似文献   

17.
丁香(lilac)是木犀科丁香属(Syringa)的植物。该属约有三十余品种。在我国近二十种,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分布在不同地区。其中分布面广或产花较多的有以下几个品种:  相似文献   

18.
袁宁宁 《广东化工》2013,(14):124-125,119
从茜草科水团花属植物水杨梅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达到50种以上,主要为三萜以及三萜皂苷类、色酮类、生物碱类化合物等。艾纳香属植物主要有抑菌活性,抗病毒、抗肿瘤的活性。文章主要介绍瑶药水杨梅在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9.
鼠李科鼠李属植物约200种,在我国分布广泛。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了一系列萘衍生物及黄酮等化学成分,具有细胞毒性、抗血栓、抗氧化、抗炎、抗菌、抗高血压等多种重要的药理活性。本文系统综述了国内外从鼠李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萘衍生物和黄酮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期望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栀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栀子属植物种类约十几种。从栀子属植物中分离鉴定出的特征性化合物有40多种,包括环烯醚萜类、二萜类、三萜类、黄酮类、三萜皂苷类及色素等。研究已发现栀子具有利胆、保肝、抗炎、抗肿瘤以及改善血液循环、抗血栓、防治脑出血等作用。本文通过对栀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状况作概述,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