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化工》2016,(1):127-130
以核桃壳为原料,采用氯化锌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以甲基橙溶液为染料模拟废水,在恒温振荡的条件下进行吸附,研究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考察活性炭再生性能。结果表明,当吸附剂用量为5 g/L,吸附时间105 min,温度45℃时,核桃壳活性炭对甲基橙溶液(200 mg/L)的吸附率达99.76%,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热再生率高,再生后活性炭损失率最高达52.31%。  相似文献   

2.
通过化学交联法制备了纯壳聚糖膜和壳聚糖/活性炭纤维复合膜(质量比为1∶1.1);探讨时间、pH值、温度、甲基橙溶液初始浓度以及吸附剂用量对吸附甲基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时间为120 min,在pH为6.0,甲基橙初始浓度10 mg/L,温度为10℃时,膜对甲基橙的吸附效果最好,去除率达99.54%。  相似文献   

3.
以核桃壳为原料制备得到核桃壳粉和核桃壳生物炭两种吸附剂,利用FTIR对两个吸附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对有机染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核桃壳粉和核桃壳生物炭均能有效去除水体中的亚甲基蓝和孔雀石绿,但是核桃壳生物炭的还能有效吸附甲基橙和罗丹明B。核桃壳活性炭吸附处理甲基橙时不仅用量小,而且还不受溶液p H的影响,总之核桃壳活性炭应用范围比核桃壳粉更广,吸附效果也更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盐酸对活性炭进行了改性,并研究其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主要考察了吸附剂用量、甲基橙的初始浓度、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甲基橙吸附性能的影响,确定了盐酸改性活性炭吸附甲基橙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吸附剂用量30 mg、甲基橙初始浓度60 mg/L、吸附温度40℃、吸附时间8 h的条件下,改性活性炭对甲基橙的吸附...  相似文献   

5.
以石油焦为原料制备了活性炭(AC),研究了制备条件活化剂种类、预处理、活化剂用量及原料对AC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吸附水中甲基橙脱除率的影响因素溶液浓度、吸附温度、吸附时间与AC用量。结果显示,由辽化产和盘锦产石油焦均可制得碘值1 000 mg/g以上的高吸附性能AC;以辽化石油焦为原料,无预处理、活化时间24 h、KOH碱/焦为3∶1(质量比),所制备AC的碘值高达1 331.82 mg/g,在甲基橙浓度120 mg/L、吸附温度30℃、活性炭用量2.0 g/L、吸附时间40 min时,甲基橙脱除率达89.2%。  相似文献   

6.
以石油焦为原料制备了活性炭(AC),研究了制备条件活化剂种类、预处理、活化剂用量及原料对AC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吸附水中甲基橙脱除率的影响因素溶液浓度、吸附温度、吸附时间与AC用量。结果显示,由辽化产和盘锦产石油焦均可制得碘值1 000 mg/g以上的高吸附性能AC;以辽化石油焦为原料,无预处理、活化时间24 h、KOH碱/焦为3∶1(质量比),所制备AC的碘值高达1 331.82 mg/g,在甲基橙浓度120 mg/L、吸附温度30℃、活性炭用量2.0 g/L、吸附时间40 min时,甲基橙脱除率达89.2%。  相似文献   

7.
以SiW_(11)Cr/GO/PANI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对模拟染料废水甲基橙溶液的吸附性能,考察了甲基橙溶液的初始pH值、SiW_(11)Cr/GO/PANI催化剂的用量、甲基橙溶液的初始浓度等对催化剂吸附率和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投加量为10mg、溶液的pH值为6、甲基橙溶液的浓度为15mg/L,染料甲基橙的最大去除率能达到95.11%。  相似文献   

8.
盛姣  冯贤  曾桂华  郭海彦 《广州化工》2011,39(20):75-76,113
以微生物发酵米糠为吸附剂,研究了吸附剂的用量、溶液温度、Cd2+浓度、溶液pH值以及吸附时间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米糠对Cd2+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吸附率达93.8%。其最佳吸附条件为:微生物发酵米糠用量20 g/L,温度30℃,pH=3,Cd2+质量浓度低于50 mg/L,吸附平衡时间60 min。  相似文献   

9.
采用浸渍法制备载铁酵母,研究p H值、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其吸附甲基橙的性能影响,确定适宜的吸附条件和再生方法。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处理质量浓度为10 mg/L的甲基橙溶液50 m L,p H=6.62,载铁酵母用量为0.2 g,搅拌吸附90 min,脱色率可达90%,吸附后的载铁酵母用0.3%的过氧化氢溶液处理获得一定程度的再生。通过载铁改性提高了酵母对甲基橙的吸附能力,吸附快速,适用的p H范围较宽。  相似文献   

10.
史盼盼  陈丛瑾 《精细化工》2020,37(6):1265-1273
以桉木屑为原料,KOH为活化剂,FeCl_3·6H_2O为赋磁剂一步法制备了桉木基磁性活性炭。用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FTIR、XRD、VSM等手段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以其为吸附剂,考察了吸附剂用量、甲基橙初始浓度、pH值、吸附时间等对甲基橙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结果表明,桉木基磁性活性炭MAC-0.42的比表面积为1430.32 m~2/g,总孔体积为0.893 cm~3/g,平均孔径为2.49nm。在吸附剂用量为0.045 g、甲基橙初始质量浓度为0.25 g/L、溶液在自然pH(约为6.82)、吸附时间为10 h的条件下,进行了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实验。桉木基磁性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分别为1571.4和315.52 mg/g。桉木基磁性活性炭表面含有—OH、—C==O、—COO等官能团,其中有磁性物质Fe和Fe3O4,MAC-0.42的饱和磁化强度为48.65emu/g,在外加磁场时能快速将其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其对甲基橙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吸附量为333.33 mg/g;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过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