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废弃大豆油为原料,通过水解、酯化和环氧化的化学改性手段制备得到三种环氧多元醇酯类润滑油基础油。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PDSC)和旋转氧弹仪(RPVOT)分别对改性产物的抗热氧化能力进行了评价,同时还对改性产物的粘度、酸值、闪点、铜片腐蚀等理化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以废弃大豆油为原料化学改性制备得到的环氧多元醇酯类油具有更宽的粘度范围、较为优异的氧化安定性、良好的粘温性能、抗腐蚀性能及较高的闪点,是一类性能优良且环保的润滑油基础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大豆油为原料,采用过氧甲酸氧化法制备了高环氧值环氧大豆油(ESO);以氢氧化锂为催化剂,并通过三羟甲基丙烷对其开环合成了高羟值的大豆油多元醇(TESO),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进程的影响。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及1HNMR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在190℃下反应4h可以得到高羟基的大豆油多元醇。  相似文献   

3.
传统大豆油多元醇的合成具有反应温度高、时间久、需要添加溶剂等缺点。为了使其合成方法简单易行、节能环保,对传统多元醇合成方法进行了优化改进。以废弃大豆油(SBO)自制的环氧大豆油(ESO)为主体,以异丙醇、正丁醇、正戊醇3种一元醇为原料,四氟硼酸(HBF4)为催化剂,在室温下,不添加水和其他溶剂,通过开环反应快速生成3种羟值不同的环氧大豆油多元醇低聚物。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法、核磁共振氢谱等对聚合产物进行表征,并对产物结构和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需添加溶剂,室温下环氧大豆油开环聚合,反应时间不超过1 min,产物羟值达406 mg/(KOH) g,环氧大豆油转化率达95. 5%。  相似文献   

4.
以环氧大豆油(ESO)、异丙醇为主要原料合成了高羟值大豆油多元醇.讨论了水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并对反应产物进行了红外(IR)及核磁共振氢谱(1H-NMR)分析.结果表明,水的用量为50 g、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0.75%时,大豆油多元醇的羟值相对较高,达到266.3 mgKOH/g,粘度为33500 mPa·s;同时推测了产物的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大豆油(SBO)为原料,采用过氧甲酸氧化法制备了不同环氧值的环氧大豆油(ESO);分别用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对ESO进行开环反应制备丙烯酸化环氧大豆油。分别测定了大豆油及环氧大豆油的环氧值和碘值以及环氧大豆油丙烯酸化反应前后的酸值,并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大豆油、甲酸和双氧水的比例可以制备出不同环氧值的环氧大豆油;丙烯酸比甲基丙烯酸更容易开环环氧大豆油。  相似文献   

6.
以环氧大豆油和甲醇为原料,通过开环加成制备植物油基多元醇。在自制的二氯二氧化钨(WO2Cl2)作催化剂、三氟甲磺酸银(Ag OTf)作助催化剂的条件下,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助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温度和醇油物质的量比等对环氧大豆油开环转化率的影响,并对产物的环氧值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为3%(以甲醇和环氧大豆油总质量为基准,下同),三氟甲磺酸银用量为4%,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8 h,醇油物质的量比为28∶1时,环氧大豆油的开环转化率较高,为89.13%。对开环产物进行了FTIR、1HNMR、TG以及流变性分析。通过热重分析得出,多元醇的分解温度(334℃)比环氧大豆油的分解温度(305℃)高。流变性分析得出,随着温度的升高,环氧大豆油和多元醇的黏度逐渐下降。在温度较低时,大豆油多元醇的黏度明显低于环氧大豆油的黏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甲醇开环环氧大豆油(ESO)得到大豆油多元醇(SBP),再与三羟甲基氧化膦(THPO),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表面活性剂(AK8805)和水反应得到大豆油基聚氨酯阻燃硬质泡沫。用红外(FT-IR)和核磁(~1H-NMR)对环氧大豆油和大豆油多元醇进行了表征。通过压缩试验、热重分析(TG)、扫描电镜(SEM)、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仪等手段对泡沫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随着三羟甲基氧化磷(THPO)含量增加,泡沫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环氧大豆油(ESBO)、改性油酸为原料,在无溶剂无催化剂的条件下,通过开环反应合成了环氧大豆油-油酸多元醇(P-OA-ESBO),通过红外(FTIR)和核磁(1HNMR)对环氧大豆油-油酸多元醇(P-OA-ESBO)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然后以P-OA-ESBO、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原料,以绿色可再生的甘油为扩链剂,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合成了环保型包装用聚氨酯胶黏剂,不使用传统的石油类多元醇和有机锡类催化剂。利用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拉伸力学性能测试、PE/OPP复合膜的剥离强度测试及剪切强度测试考察了不同R(NCO/OH)比聚氨酯胶黏剂涂膜的耐热、机械和粘接性能。结果表明,大豆油-油酸多元醇成功改性聚氨酯胶黏剂。当R值为1.3~1.5时合成的聚氨酯胶黏剂的力学拉伸和剪切能较好,R值在1.7时合成的聚氨酯胶黏剂剥离强度较优异,可满足PE/OPP膜的基本复合要求。  相似文献   

9.
植物油基多元醇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环氧大豆油(ESBO)和甲醇为原料,在SO42-/ZrO2固体酸催化作用下,通过开环加成反应制备了植物油多元醇(Polyol)。借助红外、核磁共振、热分析等技术对产物结构和性质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ESBO转化率和多元醇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原料配比n(甲醇)∶n(ESBO)=50∶1,反应温度373 K,反应时间2 h条件下,环氧大豆油转化率为96.8%,羟基值为198.3 mg KOH/g。  相似文献   

10.
聚α-烯烃合成油(Polymer Alpha olefins,简称PAO),是一类性能高的润滑剂与官能液,也是饱和烯烃的低聚物。其中,α-烯烃(主要为C_8~C_(12))的三、四聚体是合成润滑油基础油最主要的原料,且具有很高的粘度指数、低的倾点。主要选用1-癸烯为原料烯烃,通过加入多元醇配位体对三氯化铝进行改性,研究三氯化铝改性的催化剂对α-烯烃催化的齐聚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计算齐聚产物的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