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应用化工》2016,(9):1732-1735
以硫氰酸铵为防凝剂,甲醇为防冻剂,苯甲酸钠为防腐剂,氯化铝为耐水配位剂,制备出一种凝固点低、粘接强度高、耐水性好的骨胶胶粘剂。研究了水胶比、硫氰酸铵用量、甲醇用量以及氯化铝用量对粘度与凝固点的影响。结果显示,骨胶改性的最佳合成条件为:25 g骨胶,m(水)∶m(干骨胶)=1.2∶1,硫氰酸铵9.0 g,甲醇4.0 m L,氯化铝0.8 g。经最佳工艺制备的骨胶胶粘剂凝固点明显降低为-2℃,黏度为8.52 Pa·s较高,耐水性明显提高(接触角由59.88°增至128.31°)  相似文献   

2.
以硫氰酸铵、甲醇、苯甲酸钠和氯化铝为原料,铝离子、防凝剂为改性剂,采用响应面法制备了改性骨胶大分子;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Box-Behnken原理设计了3因素3水平的优化试验,建立了液态骨胶凝固点和黏度的2次多项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制备改性骨胶的最佳工艺条件是m(硫氰酸铵)=9.49 g、V(甲醇)=4.6 m L和m(氯化铝)=0.76 g,所得改性骨胶具有凝固点低、黏度高、耐水性好和使用方便等优点;预测优化后骨胶的凝固点为-3.30℃、黏度为9.20 Pa·s,与实测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3.
以氢氧化钠(NaOH)作为降解剂、乙醇作为改性剂,制备环保无毒、常温呈液态的改性骨胶胶粘剂;然后以黏度和凝固点作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改性骨胶胶粘剂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制备改性骨胶胶粘剂的最佳工艺条件是m(水)∶m(干骨胶)=1.2∶1,m(NaOH)=0.8 g,碱解温度为60℃,碱解时间为100 min,V(乙醇)=2 mL;传统骨胶经碱解、乙醇改性后,相应的改性骨胶胶粘剂具有凝固点(0℃)较低、常温呈液态、黏度(1.6 Pa.s)较高、粘接性能(剪切强度为5.88 MPa)良好、适用期(90 d)较长和耐水性(接触角为84.95°)较佳等诸多优点,并且其环保无毒、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以氢氧化钠(Na OH)为降解剂,硫酸铝为改性剂,采用降解、配位的方法,制备出一种绿色环保、凝固点低、粘接强度强的,耐水性较好的骨胶胶粘剂。研究了碱解时间、氢氧化钠用量、配位反应的p H、硫酸铝用量对黏度与凝固点的影响。结果表明,骨胶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碱解时间为100 min,25 g骨胶中氢氧化钠质量为1.0 g,配位反应p H=5,硫酸铝质量为0.8 g。  相似文献   

5.
以骨胶为原料,采用降解、交联及乙醇改性等方法,制备出一种耐水性较好的骨胶胶粘剂。研究了水胶比(质量比)、碱量、醇胶比(质量比)、改性温度及改性时间等因素对骨胶胶粘剂耐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乙醇改性骨胶胶粘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胶比1.5∶1.0、w(NaOH)=1.5%、醇胶比4∶50、改性温度40℃及改性时间4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改性骨胶胶粘剂,其耐水性相对较好(开胶时间22 h),剪切强度降幅相对最低(仅4.6%)。  相似文献   

6.
贺一卓  刘文伟 《化学与粘合》2020,42(4):280-283,287
为了研究骨胶粘合剂在陶瓷成形中的作用,通过接枝聚合方法利用环氧氯丙烷改性骨胶粘合剂,改性后骨胶粘合剂应用于陶瓷注射成形技术和制备陶瓷成形过程中,通过水胶比、凝固点、接枝共聚时间、环氧氯丙烷用量、改性前后元素组成、注射料强度、拉伸剪切强度、抗冲击性、耐水性、耐温性、热稳定性11项指标分析改性骨胶粘合剂在陶瓷成形中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改性骨胶粘合剂水与骨胶最佳比例为1∶1;改性后骨胶粘合剂凝固点低至0℃以下;接枝共聚最佳时间为90min;环氧氯丙烷最佳加入量为0.6g;改性后骨胶元素组成明显改变;环氧氯丙烷相对分子质量越高生坯强度越高;改性后骨胶粘合剂制备陶瓷拉伸剪切强度明显高于未改性骨胶粘合剂制备陶瓷;陶瓷固化6h以及7h,抗冲击性能以及耐水性能最好;高温5h后陶瓷经过180℃仍无脱层。改性后骨胶粘合剂制备陶瓷仍可保持较高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为得到一种无味、粘接强度较高和凝固点较低的骨胶胶粘剂,对β-环糊精(β-CD)除臭工业骨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究,并着重探讨了水胶比为1.3∶1时某些因素(如β-CD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搅拌速率等)对骨胶的气味、黏度和凝固点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优选出骨胶除臭的最佳工艺条件是m(β-CD)=0.5 g、反应时间为90 min、反应温度为45℃和搅拌速率为200 r/min。  相似文献   

8.
插层有机纳米蒙脱土改性骨胶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蒙脱土(MMT)进行有机化处理,得到有机纳米MMT;将骨胶插层到有机纳米MMT中,再经环氧氯丙烷(ECH)交联改性,得到插层有机纳米MMT改性骨胶胶粘剂。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各种工艺因素对胶粘剂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插层有机纳米MMT改性骨胶胶粘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酸解温度60℃,接枝共聚温度50℃,m(ECH)≈0.5 g,接枝共聚时间90 min,m(MMT)=0.35 g;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取的骨胶胶粘剂,其适用期增至60 d,凝固点降至-4℃,克服了传统骨胶储存期短、常温呈固态以及使用时要现用现熬等缺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采用混合酸(盐酸和柠檬酸)水解、戊二醛共聚交联等手段,对传统骨胶进行改性。以混合酸中柠檬酸的体积分数、水解温度、水解时间以及戊二醛用量作为试验因素,改性骨胶黏度和凝固点作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改性骨胶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m(骨胶)=25 g、V(水)=25 mL时,改性骨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25 mL混合酸中φ(柠檬酸)=0.06%、酸解温度65℃、酸解时间35 min和V(0.5%戊二醛)=1.5 mL;由最佳工艺条件制成的改性骨胶黏合剂,其凝固点为-2℃、黏度为1 850 mPa·s、剪切强度为1.87 MPa、开胶时间为1.5 h、适用期为90 d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0.
淀粉与脲醛树脂复合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乙烯醇(PVA)、硼砂、玉米淀粉、次氯酸钠、亚硫酸钠和纳米高岭土等为主要原料,制备淀粉胶粘剂;然后以常温固化的UF(脲醛树脂)作为淀粉胶粘剂的交联改性剂,制备UF/淀粉复合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当w(PVA)=10%、m(硼砂)∶m(干淀粉)=12.5∶30、w(纳米高岭土)=2%和m(淀粉胶)∶m(UF胶)=5∶5时,相应复合胶粘剂的综合性能(包括流动性、耐水性和干湿胶接强度)相对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