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 DBU[1,8—二氮双环—(5,4,0)—+-烯—7]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类新有机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很强脱卤化氢的能力,能诱导氟胶交联反应,是氟胶交联促进剂;且系季胺盐类促进剂。 DBU及DBU季胺盐还可作为脱卤化氢试剂、缩合反应的催化剂、环氧树脂固化催化剂、光敏树脂合成催化剂及腐蚀抑制剂  相似文献   

2.
<正> DBU的化学名称是1,8—二氮双环(5,4,0]十一烯—7,其季铵盐是8—苄基—1,8—二氮双环[5,4,0]十一烯—7一氯化物(以下简称苄基DBU氯化物)等。它们不仅可以用作氟橡胶和氯醇橡胶的交联促进剂,而且由于DBU是强碱性有机化合物,与有机溶剂相溶性好,在药物、香料等精细有机产品合成、高分子合成和其他化学过程中都有广泛应用的前景。它  相似文献   

3.
对VitonGF氟橡胶中使用的一种新型硫化剂——六次甲基—N,N双(叔丁基过氧化氨基甲酸酯)(简称HBTBP)进行了研究,获得的硫化胶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应用膨胀测定法测得硫化胶具有较高的交联密度(大于1)。对应力松弛测试的定性分析数据表明,在二段硫化过程中氟胶的交联比网络结构的断裂更显著。本文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氟橡胶的硫化机理,根据如下: (1)HBTBP的游离基分解作用。 (2)从VitonGF氟橡胶的侧基团分离出次甲基的氢或溴,再与游离基发生交联反应。 (3)VitonGF氟橡胶主链中由于脱卤化氢的缘故生成双键,再由游离基加成反应通过双键形成交联。  相似文献   

4.
张振华  王博  秦越  马辉  吕剑 《工业催化》2016,24(5):8-12
随着氯氟烃(CFCs)制冷剂逐步被淘汰,市场上使用的制冷剂主要是以氢氟烃(HFCs)和氢氟烯烃(HFOs)为主要成分的单一或混合产品,气相催化法具有可连续操作和催化剂与产品易于分离等特点,是工业合成氢氟烃和氢氟烯烃的主要方法。介绍了氟氯交换反应、加氢脱氯反应和脱卤化氢反应等常见的气相催化合成氢氟烃和氢氟烯烃的反应类型,概括其反应原理以及影响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并综述了气相催化剂在氢氟烃和氢氟烯烃合成中的应用,建议开发高活性的低温、无铬或低铬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对实验室合成的三乙烯二胺—2—乙基己酸盐(TEDA—EH),DBu苯酚盐(DBU—P)和DBU—2—乙基己酸盐(DBU—EH)三种叔胺类催化剂在发泡过程中的催化行为进行了初步探讨。首先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叔胺催化剂对仅有水与TDI的发泡反应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合成的三种催化剂较三乙烯二胺(TEDA)均有明显的延迟效果;还采用绝热温升法和发泡/胶化曲线法评估了叔胺催化荆在高回弹泡沫体系中的催化作用,发现合成的三种叔胺催化剂较TEDA不仅能延长发泡反应的起发时间,而且还延长胶化反应的起胶化时间,经上述综合评价确认DBU—P是一种理想的延迟性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人们已经研究了在γ-Al2O3催化剂上卤代烷烃CH3CF3-nCln和卤代烯烃CH2=CF2-nCLn系列的多相催化反应,并将其实验结果和计算的热力学数据作了比较。此体系的主反应可由以下反应途径解释:脱卤化氢,加卤化氢,用卤化氢进行的F/Cl交换和cl/F交换。在其他卤代烃反应中观察到的歧化反应在这里并不重要。本文绘出了对主反应的探索,另外,也调查研究了在γ-Al2O3催化剂上CH3CF2Cl的动力学行为以及多种卤代烃的吸附。等量吸附治证明和简单的缩合作用相比卤代烷和固体表面间的相互作用占更为重要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以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为催化剂,通过甲醇和油酸酯化反应合成了油酸甲酯。考察了n(甲醇)∶n(油酸)、DBU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油酸转化率的影响,并采用电导法对DBU催化甲醇和油酸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60℃、n(甲醇)∶n(油酸)为6∶1、DBU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30%、反应时间为3h,油酸的酯化率为93.7%。甲醇+DBU溶液的电导率随DBU的加入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明DBU的加入有助于甲醇失去活泼质子氢形成甲氧基负离子,从而促使酯化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8.
国外文摘     
改进型丙烯酰胺阳离子聚合物用于控制废水浊度—Can.CA1,251,292工业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可用5~200ppm 的交联型聚丙烯酰胺进行凝聚处理,在这里,聚丙烯酰胺将受曼尼希(mannich)反应的影响,生成卤化季盐。这种凝聚剂特别适于去除工业废水中的油墨污染。  相似文献   

9.
以1-辛烯和三乙氧基氢硅烷为原料,在Karetedt催化剂及酸促进剂作用下,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合成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研究了反应温度、滴加方式、催化剂用量、促进剂用量、滴加时间等工艺条件对原料烯烃异构化及产品收率的影响。利用核磁共振(1HNMR)对烯烃异构体和目标产品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结构鉴定,利用气相色谱对反应后液体进行进一步定性、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以三乙氧基氢硅烷为滴加剂,反应温度在90~100℃之间,催化剂用量0.000 15%(质量分数)~0.000 20%,促进剂用量为0.15%~0.20%,滴加时间1.5 h为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反应后液体中异构烯烃含量为1.34%,产品含量为92.48%。  相似文献   

10.
《聚氨酯》2008,(12):12-12
朗盛集团(LANXESS)旗下子公司Rhein Chemie公司,日前宣布公司新增的DBU(1,8-二氮杂环[5,4,0]十一烯-7)生产装置已经顺利投产,并可以为客户提供供货服务。DBU目前可提供的产品包括纯液态和72%液态浓缩型。DBU在化学加工和制品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其中包括卤化助剂、环氧活性增韧剂、聚氨酯催化剂以及制药原料等等。  相似文献   

11.
用多重衰减内反射红外光谱(MIR)法研究了分别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或硫磺促进剂交联的三元乙丙(EPDM)硫化胶的表面。发现硫化胶表面层含有C—O 基团,证明表面层发生了氧化作用。DCP交联的反应残留物,比硫磺、促进剂交联的反应残留物易向硫化胶表面层迁移。这些表面特性对研究硫化胶的粘合、老化及其他性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开辟更多的低压变氟橡胶硫化促进剂体系并比较其在技术经济上的应用效果,本文着重研究了季胺盐类化合物2,3,5—三苯基—2H—四唑氯化物(简称TTC),2,3,5—三苯基—2H—四唑氯酸盐(简称TTC氯酸盐,是合成TTC氯化物的中间产物),8—苄基—1,8—二氮双环(5,4,0)—十一烯—7(DBU)氯化物和8-甲基-1,8-二氮双坏[5,4,  相似文献   

13.
人造纤维     
20023048改进脱乙酞甲壳质纤维机械性能的方法Knaul J.2.…;Ady,Chitin Sei.,1998,3,p.399一406(英)本文目的要改进脱乙酞甲壳质(湿纺)的机械性能,部份脱乙酞甲壳质共聚体纤维干湿强力都很小。湿纺聚合体有很多方法可以提高其机械性能。本文所用方法是在纤维倦取前通过拉伸。此外,几个纺前实验研究了干新生纤维与液体反应剂如磷酸钾二氢、酞酸钾氢、戊二醛、乙二醛的关系。戊二醛和脱乙酞甲壳质自由胺的交联包括希夫碱反应。用磷酸盐及酞酸盐离子,交联机理更接近离子结合,乙二醛和脱乙酸甲壳质的交联可能包括缩醛反应。(汪之江)甲壳质纤维…  相似文献   

14.
以异丁醛为起始原料,经氧化、氯化以及脱卤化氢三步反应合成甲基丙烯酸。这是一条合成甲基丙烯酸的新路线,这项研究已取得较好的结果,总收率达到41%。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非杂环类含氮化合物和杂环类含氮化合物C—N氢解反应常用催化剂,讨论了苄基型含氮化合物的底物结构、催化剂及反应条件对C—N氢解反应的影响,初步探讨了C—N键催化氢解反应机理。认为C—N键的催化氢解反应不仅与含氮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有关,还与催化剂的性能有关,若要从根本上提高C—N键氢解活性还需深入对反应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 溴代止丙烷为无色透明液体,熔点-110℃,沸点71℃,能与醇及醚混溶,微溶于水。它在有机合成中应用广泛,是合成丙磺舒、丙硫硫胺和丙硫咪唑等药品的原料。 溴代正丙烷的经典合成法是用正丙醇在硫酸存在下加卤素或卤化剂或卤化碱制取。常用的卤化剂有氢卤酸,含磷和含硫卤化物。其反应是一种醇羟基置换反应,氢卤酸和醇的置换反应是可逆的,增加醇和卤化氢  相似文献   

17.
<正> 陕西省石油化工局受化工部委托,对化工部下达的氟橡胶、氯醇橡胶硫化促进剂DBU季胺盐和TTC研制成果,于一九八○年十二月在西安进行了技术鉴定。会议对陕西省化工研究所的研制报告及沈阳橡胶工业研究院、西北橡胶制品研究所、北京橡胶工业研究院等单位的性能鉴定  相似文献   

18.
交联剂     
《橡塑助剂信息》2005,(2):24-25
交联催化剂氨基酰亚胺及其制备;聚氨酯泡沫用新型交联剂的制备;环氧树脂组成用交联促进剂及制备;  相似文献   

19.
FF-14加氢预处理催化剂反应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FF-14加氢预处理催化剂的脱硫、脱氮等活性,活性稳定性及对不同原料的适应性,并考察了工艺条件对FF-14加氢预处理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天然橡胶的普通硫化与有效硫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橡胶的有机促进剂-硫黄硫化是一个复杂过程,其硫化及促进机理取决于橡胶的结构、促进剂与活性剂(氧化锌及脂肪酸)的类型和用量及每个反应的反应热力学。硫化机理很复杂,所形成的交联键可能是单、双、三或多硫键,其各自数量比例主要取决于硫化体系、硫化时间和硫化温度。如文献所述,当硫黄用量不变时,硫化时间和交联密度随次磺酰胺类促进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促进剂可以提高硫黄交联的硫化速率与效率,此时硫黄主要用于交联而非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