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应用化工》2016,(7):1336-1339
在水溶液中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以异丙醇为互溶剂及链转移剂,以丙烯酸、次亚磷酸钠、疏水单体B为单体,合成一种煤层气挤注用三元聚合物防垢剂PAB。通过评价其防垢(碳酸钙)效率,得出最佳合成条件为:w(丙烯酸)∶w(疏水单体B)∶w(次亚磷酸钠)=20∶1∶1,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4%,链转移剂用量为6%,反应温度85℃。当防垢剂的加量为30 mg/L时,防垢效率达到91.34%,表现出良好的阻垢效果。通过动态吸附-解吸实验,对比该防垢剂与普通膦基聚丙烯酸钠防垢剂在煤层中的滞留情况,结果表明该防垢剂在煤层中有更好的吸附滞留能力,同时探讨了驱替速度和防垢剂初始注入浓度对防垢剂吸附滞留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6):1170-1172
以丙烯酸(AA)、阳离子单体(C)和次磷酸钠(SHP)为原料,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油田挤注防垢剂PACS。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m(AA)∶m(C)=40∶2,引发剂加量为单体总质量1%,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4 h,次磷酸钠用量为单体总质量5%,防垢率达到92.27%,并通过FTIR对产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谱图分析证明合成了目标产物。通过静态阻垢实验、配伍性实验和岩心动态-解吸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防垢剂具有良好的静态防垢性能;与涠洲12-1油田A1井采出水配伍性良好;防垢剂PACS相比于膦基聚丙烯酸钠(PAAS)在砂岩上拥有更好的吸附滞留能力,挤注寿命为PAAS的1.69倍。  相似文献   

3.
全红平  李欢  黄志宇  张太亮  明显森  李嘉  刘晓蕾 《应用化工》2013,(10):1848-1850,1853
以水为溶剂,多乙烯多胺和氯乙酸钠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硫酸钡防垢剂MCC。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物配比为n(氯乙酸钠)∶n(多乙烯多胺)=4∶1,反应物质量分数为60%,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2 h。在合成产物加量为150 mg/L时,对硫酸钡防垢率可达86.4%。温度升高,防垢率逐渐降低;钠离子浓度升高,防垢率较稳定。  相似文献   

4.
余兰兰  郭磊  郑凯  宋健 《化工科技》2014,22(6):35-40
由于三元复合驱中碱的引入,导致采出液在采出系统中形成大量硅垢,而硅垢一旦形成便难以去除。自共聚物防垢剂开发以来,针对硅垢的防垢剂研究报道较少,因此硅垢共聚物防垢剂一直是油田处理药剂研究的热点。作者以衣康酸(IA)、三乙醇胺(TEA)、烯丙基磺酸钠(SAS)、丙烯酰胺(AM)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了一种新型四元共聚物硅垢防垢剂,简称ITSA。通过实验确定合成共聚物防垢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聚合温度65℃,聚合时间3h,m(引发剂)∶m(单体)=8%,单体配比n(IA)∶n(TEA)∶n(SAS)∶n(AM)=1.0∶1.8∶0.2∶1.5。在此合成条件下对硅垢的防垢率达到72.11%。说明该四元共聚物防垢剂对硅垢有较好的防垢效果。防垢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晶格畸变和分散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环氧琥珀酸钠(ESAS)、丙烯酰胺(AM)、烯丙基磺酸钠(SAS)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了三元共聚物EAS防垢剂。通过红外光谱图对其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产物为目标产物。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其最佳合成条件为:共聚温度为90℃,共聚时间为3.5h,m(引发剂)∶m(总单体)=12.5%,单体配比n(ESAS)∶n(AM)∶n(SAS)=1.2∶0.6∶1;合成产物对碳酸钙垢具有较好的防垢性能,防垢率达到88.07%。  相似文献   

6.
以水为溶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马来酸酐、乙酸乙烯酯和丙烯酸为原料,合成了三元共聚物防垢剂,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评价。研究了三元共聚物的质量浓度、温度及体系pH值等条件对其防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马来酸酐/乙酸乙烯酯/丙烯酸三元共聚物防垢剂对碳酸钙的防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顺丁烯二酸酐、丙烯酸和丙烯磺酸钠共聚反应制备出防垢剂SDA。研究了温度、时间、pH值及矿化度对防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0℃下防垢时间为16h时防垢率在97%以上,在80℃下防垢率依然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8.
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地面生产设备、井筒,甚至储层内部都可能发生结垢现象,严重影响油气田正常生产。如何控制生产过程中垢物沉积的问题是石油工业中的重点。解决该问题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则是采用向生产系统中加入防垢剂以延缓或抑制结垢物质的形成。然而,在某些油田由于钡离子含量较高,防垢剂防垢效率较低,达不到预期效果。本文主要通过静态试验以及岩心驱替实验对目前广泛应用于油气田生产中的防垢剂的防垢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表明,自行研制的HJ-1防垢剂对硫酸钡垢的形成具有较强的抑制性能,当钡离子浓度为1000ml/l时,其防垢性可达到94%以上。  相似文献   

9.
根据油田中常用硫酸盐防垢剂的分子结构,设计了一种三元共聚物防垢剂THF。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和丙烯酸甲酯(MAC)为单体,双氧水(H202)为引发剂,采用自由基水溶液聚合,制得共聚物防垢剂。分析了不同合成条件对防垢性能的影响,评价了防垢剂对硫酸钡的防垢效果。结果表明,作为油田水处理剂,该防垢剂产品对硫酸钡垢有一定的防垢能力。在MA:AA:MAC为1:0.4:0.6,引发剂双氧水用量为单体的12%,单体浓度为30%,80℃下反应3h所得的共聚物防垢效果较好。防垢剂THF对抗成垢离子溶液温度、pH值、成垢时间的能力较强,并且在成垢离子较多的条件下有较强的阻垢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硫酸钡/锶垢最难除去,最好的方法是加入硫酸钡/锶防垢剂对其进行预防和控制.介绍了效果较好的常用聚合物防垢剂的合成原理、制备及最佳使用条件和性能,以及硫酸钡/锶防垢剂分子中常见的螯合基团.  相似文献   

11.
新型阻垢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艳春  杜娟  郭维  郑绿茵 《应用化工》2009,38(8):1146-1148,1152
以马来酸酐(MA)、衣康酸(IA)为主要原料,通过自由基水溶液聚合,合成了一系列共聚物阻垢剂,考察了MA/IA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其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5 h,MA/IA浓度配比为1∶1时,合成的阻垢剂的阻碳酸钙垢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以顺丁烯二酸酐、丙烯酸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了水溶性聚合物防垢剂MA-AA-MAC。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共聚反应时间、共聚反应温度对阻硫酸钡垢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合成工艺,其单体配比为nMA:nAA:nMAC=1:0.8:0.6,引发剂占单体总质量的10%(质量分数),聚合反应温度85℃,聚合反应时间4h。对硫酸钡垢防垢率可达到90.1%。  相似文献   

13.
以水溶性季铵盐、水解聚马来酸酐、聚环氧琥珀酸钠、聚天冬氨酸为原料,复配了一种新型缓蚀阻垢剂BW-3。BW-3具有优异的阻垢性能和良好的缓蚀效果。在所测浓度范围内,BW-3的阻垢和缓蚀效果均明显优于油田常用缓蚀阻垢剂;电化学试验结果表明,BW-3的缓蚀机理属于"负催化效应",是一种以抑制阴极反应过程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BW-3对CaCO3垢的阻垢机理主要是晶格畸变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乌头酸(ANA)、丙烯酸(AA)、马来酸(MA)为单体原料,(NH4)2S2O8和NaHSO3为引发剂,2-丙硫醇为链转移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ANA/AA/MA三元聚合物阻垢剂,并研究了ANA/AA/MA对碳酸钙垢的阻垢率。试验表明,在水中Ca2+质量浓度为4 g/L条件下,ANA/AA/MA投加质量浓度为8.0 mg/L时,阻碳酸钙垢率可达95%,说明ANA/AA/MA三元聚合物可作为阻垢剂应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  相似文献   

15.
根据煤储层吸附-解吸机理,采用注入CO2驱替煤样CH4实验研究.结果表明:CO2的吸附能力高于CH4.CO2驱替与纯CH4的解吸过程比较表明,CH4在单位压降下的解吸率,明显高于纯CH4解吸时单位压降下的解吸率,CH4的解吸率比原来提高77.7%.  相似文献   

16.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羧甲基纤维素钠、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原料,通过水溶液接枝聚合的方法,制备CMCNa/AM/AA/AMPS/DAC五元共聚物,研究了不同盐溶液和不同温度对接枝共聚物水溶液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的增加,CMCNa/AM/AA/AMPS/DAC五元共聚物水溶液的粘度保留率比CMCNa-g-AM二元共聚物溶液有所提高,共聚物的耐温性也有所提高。CMCNa/AM/AA/AMPS/DAC聚合物溶液Cr3+交联凝胶的流变实验结果表明,五元共聚物CMCNa/AM/AA/AMPS/DAC相对于二元共聚物CMCNa-g-AM具有更好的溶液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以丙烯酸、丙烯酰胺和丙烯酸丁酯为单体,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得了三元阻垢剂。正交实验得最佳合成条件:单体配比nAA∶nAM∶nBA=1∶2∶1,引发剂用量10%,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5h。  相似文献   

18.
叶爱英  杨小林  左银虎 《陕西化工》2012,(9):1579-1581,1584
以二苯乙炔和不同取代基的硅烷为原料,通过1,1-位取代反应,合成噻咯衍生物,并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原料摩尔比为1∶0.5和改变加料顺序,产物产率有较大提高,能达70%。硅烷取代基官能团越大,产物越易合成,产率越高,能达75%以上。对合成产物用氢核磁共振、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