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混合稀土对含Cr可锻铸铁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石墨化的影响。发现用0.3%混合稀土处理,可以大大缩短含0.3%Cr的白口铸铁的第一阶段石墨化所需时间,所获珠光体可锻铸铁具有良好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频感应炉在氩气保护下熔炼制备出Ni-34%Cu-3.5%C合金,对比研究了其在球化前后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添加稀土镁合金进行球化后,石墨形貌为均匀的球状;在850℃锻打变形时,球化前后合金的最大压缩变形量可达到68.96%和39.34%;球化后合金的摩擦性能与球化前相比有所提高,与退火45钢和GCr15轴承钢对磨时的摩擦因数分别为0.16和0.21,磨后表面较为光滑。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原铁水含硫量和变质处理温度对铸铁中石墨形态的影响,扼要介绍了在冲天炉熔炼条件下用稀土镁钛复合变质剂进行蠕化处理生产蠕铁的工艺方法。研究表明,生产蠕虫状石墨铸铁的必要条件是:蠕化处理温度1400~1420℃;蠕化剂组成为除0.5~0.6%钛铁,0.2%硅钙外,当原铁水含硫量≤0.3%时稀土镁合金加入量为0.5%;在此基础上含硫量每增加0.01%,稀土镁合金加入量增加0.15%。经酸性和碱性冲天炉生产实践表明,该变质处理工艺简单、合金反应平稳、吸收率高,可以稳定地生产蠕铁。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原铁水含硫量和变质处理温度对铸铁中石墨形态的影响,扼要介绍了在冲天炉熔炼条件下用稀土镁钛复合变质剂进行蠕化处理生产蠕铁的工艺方法。研究表明,生产蠕虫状石墨铸铁的必要条件是:蠕化处理温度1400~1420℃;蠕化剂组成为除0.5~0.6%钛铁,0.2%硅钙外,当原铁水含硫量≤0.3%时稀土镁合金加入量为0.5%;在此基础上含硫量每增加0.01%,稀土镁合金加入量增加0.15%。经酸性和碱性冲天炉生产实践表明,该变质处理工艺简单、合金反应平稳、吸收率高,可以稳定地生产蠕铁。  相似文献   

5.
稀土镁球墨铸铁是一种新型的铸造材料,其抗拉强度、延伸率、冲击值、布氏硬度等接近国家规定的铸钢和中碳钢锻件指标,而屈服强度、疲劳强度和耐磨、耐热等性能还比碳钢优越。这是由于它具有球状石墨和致密的金属基体组织的缘故。稀土镁球墨铸铁,是用一定量的稀土镁合金加入铁水内进行处理,使铸铁中碳素析出时成为球状石墨而制得。稀土元素对铸铁有强烈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验研究了以稀土、钡为主的几种复合孕育剂对可锻铸铁的孕育效果。硅钡铁、稀土硅钡铁均能大大缩短可锻铸铁第一,第二阶段石墨化时间,它们都是较理想的可锻铸铁孕育剂。硅钡铁,稀土硅钡铁能使可能锻铸铁铸态组织细化,退火温度降低,退火时间缩短,机械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7.
结合自组装技术在羟基化处理的Si表面成功制备了稀土Y薄膜。利用SEM,AFM,XPS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在UMT-2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稀土Y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并探讨了该薄膜的摩擦润滑机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制备的稀土薄膜致密、均匀,由排布紧凑的小颗粒组成,具有良好的减摩耐磨特性。  相似文献   

8.
正1.问题的提出铁素体球墨铸铁现在几乎在所有的铸铁厂都有生产,尤其是生产汽车零部件的铸造生产企业更是普及。众所周知,汽车零部件属安保件,由于伸长率优异的铁素体球墨铸铁其抗冲击性能一般比珠光体球墨铸铁高,所以在硫磷含量合格、球化孕育良好的条件下,一般皆采用降低含锰量、提高含硅量的方法,试图使基体达100%铁素体来解决问题。由于铸态获得铁素体需充分石墨化,而稀土有反石墨化的作  相似文献   

9.
稀土锌基(C,Si)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研究了金属型铸造稀土锌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以及石墨和硅颗粒对稀土锌基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指出石墨和硅颗粒与基体间的结合为机械结合。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蠕化状态对汽车活塞耐磨镶环中蠕墨铸铁的石墨形态、耐磨损及热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实际工件的合理选材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发现蠕化剂为0.4%-0.6%(Ni含量12%-15%),蠕化效果良好,蠕虫状石墨形态较稳定,耐磨损及20-500℃热循环试验条件下,蠕墨铸铁和球墨铸铁性能优良,高镍灰铸铁次之,中镍对比试样最差,且微裂纹总是起源于石墨相,主裂纹通常是沿着石墨和石墨间的基体扩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获得含Si<0.2%的铸铁,在碱性电弧炉中采用50%废钢和50%炼钢生铁的炉料进行熔炼,并在1500~1540℃时加铝。对含C>3.0%和Al>0.6%的铸铁,在没有采用特殊措施进行熔炼时,得到片状石墨。当用含镁和稀土的附加物孕育处理时,则获得球状石墨。当不加附加物时,可获得致密的和蠕虫状的石墨。当不加镁和稀土时,为了获得球状石墨,必须保证在工艺试样中的铁水形成介稳定组织。试样的换算厚度与这种铸件的厚度相同,其成份为2.2~3.0%C;1.5~3.0%Al;Si<0.2%。这种铁水当未经孕育处理时,在厚达75毫米  相似文献   

12.
上海材料研究所利用我国富有的稀土元素,开发稀土气体渗氮和稀土软氮化新工艺。经过试验研究确定了稀土催渗剂的配方及渗剂中稀土加入量的最佳范围。较深入的研究探讨了稀土对气体渗氮和软氮化的过程、渗层组织和显微硬度以及处理后材料的冲击韧性、滑动磨损,冲击磨损、弯曲疲劳等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JB 1802-76《稀土镁球墨铸铁金相标准》中球化等级的规定,不能适用于炉前金相检验,这是因为炉前试样的冷却速度很大,石墨细小,圆整,球化情况往往比铸件本身好。为此,我们根据实践经验,制订了稀土镁球铁的炉前球化快速测定金相图谱。炉前试样的制备:球化处理后,用铁勺伸入铁水下面取样,浇注成φ20~30mm的试样。待试样心部凝固后,立即淬入水中冷却。然后,在砂轮和粗、细砂纸上磨制,再在帆布  相似文献   

14.
石墨密封环端面压力变形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对整体石墨密封环和镶装式石墨密封环的端面压力变形进行试验研究,分析石墨环结构和加工工艺对密封端面压力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密封压力使石墨环密封端面产生了负锥度变形;镶装过程使镶装式石墨环底面产生的径向和周向变形会导致密封端面产生较大的压力变形;对镶装式石墨环端面的精加工处理可有效抑制石墨环的端面压力变形.  相似文献   

15.
<正> 要确保稀土镁球铁铸件的致密性,在确定浇冒口时,除了必须明了灰口铸铁的一般凝固特性和铸造性能外,还要了解稀土镁球铁凝固,收缩和石墨化特点,采用顺序(或同时)凝固的工艺原则。由于化学成分,浇注温度,铸型等因素影响,稀土镁球铁的缩松、缩孔倾向较灰口铸铁件大(表1),因此,须安放冒口、冷铁来消除收缩缺陷。对某些不便使用冒  相似文献   

16.
利用冲天炉铁水,通过包底孕育蠕化处理,成功地浇铸出蠕墨铸铁材料。金相观察表明:用2.0%稀土钙铝硅铁合金及2.0%稀土镁铝锌硅铁含金蠕化处理的铸铁,其石墨呈细小、均匀分布的蠕虫状。蠕墨铸铁冲击断口显示,基体发生了较大的塑性变形,且具有较高的冲击功。用蠕墨铸铁制成的机车闸瓦具有比普通灰铸铁闸瓦高得多的压断强度,是制造机车闸瓦的理想材料,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消失模铸造过程中灰铸铁石墨形态及力学性能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在生产条件下附铸阶梯试样及试棒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孕育处理方法对消失模铸造灰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浇注过程中进行瞬时孕育并控制孕育量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可明显改善石墨形态和基体组织,同时力学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构建含催化剂铁的金刚石仿真模型,进行了金刚石石墨化的三维分子动力学仿真,获得了金刚石在铁基催化剂作用下的石墨化机理。并对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进行了摩擦化学抛光试验,验证了铁基金属对金刚石石墨化的催化作用。分子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铁原子的存在会降低金刚石石墨化的转变温度,进一步的微观结构分析可以得出,在催化剂作用下的石墨化机理是:铁原子价电子层中的未配对电子与金刚石原子的电子相互作用,形成了化学键,对金刚石原子产生吸引作用,使其逐渐变为石墨结构。所以铁基催化剂具有催化作用的原因就是铁原子价电子层结构中含有未配对的电子,而且与金刚石原子结构符合对准原则。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结论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金属铁的存在会加速金刚石石墨化的过程,利于对金刚石刀具的超精密加工。  相似文献   

19.
在常规气体氮碳共渗(软氮化)基础上加入不同量的自制稀土渗剂,研究稀土元素对软氮化过程的催渗作用,确定了稀土催渗软氮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适量的稀土加入,具有明显的催渗作用,稀土催渗软氮化2小时的渗层性能可达到或超过常规软氮化5小时渗层性能。该工艺已应用于生产中,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我厂在稀土镁球墨铸铁投产初期,球铁质量不稳定,经常产生球化不良、球化衰退、皮下气孔、石墨飘浮等铸造缺陷,废品率较高,有时高达50~60%,甚至整炉报废。针对这种情况,在厂党委的领导下,组成了以工人为主体的三结合试验小组,猛攻球铁质量关,对球铁件上述缺陷的形成原因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