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夏口断层封闭性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模式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惠民凹陷西部的临南洼陷是该凹陷的主要生烃中心,其南侧的夏口断层的封闭性控制了临南地区的油气运移方向和油气藏分布。影响夏口断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是其活动性、断面特征和断移地层的泥地比,通过夏口断层的断面形态成图和断层泥涂抹系数计算,定量评价其封闭能力,认为其东段、西段封闭性好于中段,东段封闭性又好于西段。据此认为,位于该断层西段的临南油田油气藏的形成有赖于断面阻隔了油气继续向临南斜坡运移,而位于该断层中段的曲堤油田的形成是因为断面不封闭,成为来自临南洼陷的油气运移至断层上盘断块圈闭成藏的输导通道。图4表3参9 相似文献
2.
3.
临邑洼陷内主要发育构造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油气的富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断层封闭性的影响。为了重塑油气运聚的过程,明确了临邑洼陷各控油断裂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运用埋藏史、构造演化史、构造应力场及断面的力学性质等,对断层封闭史展开研究,将断裂的开启、封闭史与油气的运聚、成藏过程结合起来。结果表明:控制临邑洼陷沉积的临商断裂和夏口断裂均为油源断裂,断层的活动使得该区形成具多套含油层系、多油藏类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带。该研究对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青地区油气成藏模式与富集特征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本文分析了高青油气田的成藏地质背景、成藏模式及油气富集规律,指出研究区具有独特的成藏地质背景,油气成类型丰富多样,油气沿高青大断层呈带状分布,且具有明显的分区性,不同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成该模式,高有大断层及馆陶组泥岩盖层对油气分布起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珠江口盆地阳江东凹断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口盆地阳江东凹断层发育,所发现的油气与断层密切相关。通过区域地质背景、地震、钻井等资料,对阳江东凹的断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进行了总结与分析。阳江东凹发育“下断上拗”2套断层系统,根据断层的规模、发育时间、作用等特征,可划分为一级控洼断层、二级控圈断层和三级调节断层;根据断层的发育期次,可划分为早期型断层、长期型断层和晚期型断层3种类型。断层的发育和演化对阳江东凹圈闭形成、油气运移和侧向封堵具有控制作用。一级控洼断层和二级控圈断层控制了凹陷内二级构造带及构造圈闭的形成;Ⅰ类、Ⅱ类和Ⅲ类输导断层的垂向输导能力有较大差异,其中Ⅰ类输导断层输导能力最强,可将油气垂向运移至1 500 m以浅;北西—南东走向的张扭性断层侧向封堵能力好,利于油气规模富集。 相似文献
6.
永安镇地区油藏丰富,断层不仅控制着构造带的形成,而且对油气的运聚成藏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对大量地震及岩心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主干断层的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断层活动速率及断层不同部位在不同地质时期封闭性的模糊综合评价,对主干断层不同部位的油气输导能力进行分析,明确研究区断层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结果表明,永3断层东段和永41断层东段的活动时期与生、排烃期相匹配,但封闭性好,不利于油气的侧向输导;永3断层西段、永41断层西段及永67断层的活动持续时间长,与生、排烃期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且封闭性差,可以为油气的侧向运移提供运移通道,是研究区油气成藏的有利地区.主干断层的组合方式及其输导性和封闭性的差异使研究区油气藏的分布层位由南向北依次变浅,形成了阶梯状的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7.
渤海湾盆地垦利断裂带油气成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油气的运移、聚集模式,对指导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在垦利断裂带已发现的油田(藏),总结出了同层成藏、潜山成藏、跨断层成藏和沿断层成藏等4 种成藏模式。这些成藏模式对该地区油气挖潜增储、找到更多的油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现今地应力与断层封闭效应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简要介绍了断层封闭性研究现状和主要研究方法 ,阐述了油田现今地应力作用方向、大小对断层封闭性的影响 ,即在某一应力大小的条件下 ,现今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与断层走向的交角越大 ,断层封堵油气的可能性越大 ,反之则越小 ;在某一断层产状条件下 ,作用于断层面的联合压应力大于或等于岩石抗压强度 ,有利于增强断层封闭作用 ,反之不利于断层封闭。以辽河坳陷西部凹陷笔架岭油田为例 ,选取该地区 4口井4 6个层段 ,计算了钻孔井壁崩落的优选方位及相应的现今最大水平主压应力作用方向 ,分析认为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总体为北西向 ,与主干断层走向呈大角度相交或近于垂直 ,据此评价 4条主干断层总体上对油气的封闭性在沙河街组一段和东营组三段好 ,向浅部变差。采用声发射法测量了该区 10口井 4个层位现今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数值和岩石抗压强度 ,据计算所得联合压应力评价了其中 3条主干断层的封闭性 ,总的变化趋势是深部好而浅部差。笔架岭油田的油气藏实际分布证实了评价结果是可靠的 ,这对于该区井位选择、区块评价、储量计算及制订正确开发方案有极重要的地质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柴达木盆地尕斯断陷与苏北盆地洪泽凹陷中断层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断层在静止状态对油气运移主要 起封闭作用,在断距大于储层单层厚度以及断开层序的净毛比较小的情况下,断层横向上主要起封闭油气的作用,而纵向上对油气的封闭能力与泥岩欠压实带有关,欠压实带的过剩孔隙流体压力可阻止其下方的油气沿断层向上运移,欠压实带之上的油气则可以沿断层向上运移,并引起油气差异聚集。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盆地尕斯断陷断层封闭性及其对油气运聚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影响断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断层的活动性、泥岩涂抹系数、断层两盘的岩性对置关系、断面压力与泥地比的关系。将这4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评价参数,结合盆地构造演化,综合研究了柴达木盆地尕斯断陷内断层的垂向、侧向封闭性和封闭史。结果表明,柴西地区断层的封闭性在时空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并在油气运聚过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当断层作为油气运移通道时,可以连接源岩和圈闭,并且控制着油气在垂向上的运聚层位和运聚时期,如Ⅶ号、Ⅺ号等断层;当断层作为遮挡体时,控制着油气聚集圈闭的形成,如乌南断层;断层活动开启还会引起油气藏的破坏和油气的再分配,如油砂山、南翼山地区的断层。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南缘霍-玛-吐断层活动特征及成藏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准噶尔盆地南缘霍-玛-吐断层的野外观测为基础,对断层岩显微构造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断层大致经历了3次构造运动.结合前人对该区断层岩以及三级河流阶地的年代学研究结果,确定了该断层3次活动的时间分别为早更新世晚期、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晚更新世末期.根据断层岩中发育的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断层带中方解石脉的碳氧同位素测定结果,确定了该断层的最小贯穿深度为6 500m,至少断至侏罗系的烃源岩.对准噶尔南缘油气成藏条件的分析结果表明,霍-玛-吐断层向下断至侏罗系烃源岩,并在侏罗系主力烃源岩大量生、排烃之后,经过3次启闭过程,对应了3次成藏过程.断层目前处于封闭状态,可对油气藏形成遮挡.对成藏过程进行的分析表明,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构造的中部成藏系统成藏条件最为有利,是有利的勘探远景区. 相似文献
13.
从断裂带内部结构及其封闭、输导性入手,分析了中国含油气盆地断裂带内部结构特征及其对流体的输导、封闭性的影响,认为含油气盆地的断裂上盘诱导裂缝带的裂缝发育,纵向开启相对较好,是输导油气纵向运移的重要通道,有利于上盘上倾方向各种圈闭聚集油气成藏;而断裂的下盘诱导裂缝带的裂缝不发育,横向封闭性相对较好,有利于遮挡油气而聚集成藏。这是反向断层下盘遮挡油气成藏普遍发育,而顺向断裂上盘圈闭泄露油气风险较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大港油田埕北断阶区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气成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港油田埕北断阶区古近-新近系地层水具有微咸水的特征,阳离子含量Na++K+>Ca2+>Mg2+,阴离子含量Cl->HCO3->SO42->CO32-,Cl-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总离子量。地层水矿化度具有明显的垂向分带性,水型以高矿化度的NaHCO3型为主,在研究区广泛分布。根据地层水矿化度与化学成分的纵向变化,可以划分为正向型、反向型及多向型水化学剖面;反向型和多向型剖面反映地层纵向连通性好,利于油气运移。根据矿化度、离子含量、钠氯系数、脱硫系数等参数的纵向分布,将水化学动力带分为地层水交替流畅带、交替阻滞带和交替迟缓带3类。交替迟缓带一般位于流体封存箱之下,地层水矿化度相对较高,是油气富集的区域。据此,预测张东、张东东地区的古近系沙河街组是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沙湾组断裂系统与油气成藏的关系。首先,综合应用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断层描述;然后,以排206井东断层和排2-70井北断层为例,从定性分析和定量描述两方面综合评价了断层的封堵性;最后,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勘探实践,分析了断层与圈闭、油气运移、油气成藏的关系。研究认为,该区沙湾组断层与地层尖灭线匹配形成的圈闭是有利圈闭,红车断裂的长期活动和喜马拉雅期小断层的纵向沟通使得油气得以运移至沙湾组地层,有断层沟通的圈闭更有利于油气成藏。 相似文献
16.
准噶尔盆地腹部断裂活动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准噶尔盆地腹部发育NE、NW向为主的基底断裂和盖层断裂,侏罗系主要发育NE、NW向三角洲沉积体系.基底断裂的早期"显性"活动控制了主要二级构造带的边界、古凸起(古梁)展布、主断裂分布及四大压扭构造带的展布方向.后期NE向基底断裂的"隐性"活动导致上部盖层破碎,使早期的二叠纪古凸起带成为浅表断裂破碎带.河道水系的冲刷下切极易取其走向,从而控制了三工河组和西山窑组的主河道及主砂体沿NE向主断裂构造线及早期凸起带的展布,进而也就控制了油气藏的分布.基底断裂活动控制了油气的早期原生成藏与晚期调整次生成藏和再分配,盖层断裂通过与基底断裂的(反)树丫型、阶梯型、交叉型3种耦合方式形成花状构造、正反转构造组合而控制成藏,两类断裂在活动期和静止期控藏作用各不相同.腹部凸起区及斜坡上部为"三位一体"断控砂体次生成藏模式,凹陷区和斜坡下部还可能存在低幅度背景相控砂体原生(—混生)成藏模式.油气沿古梁聚集的构造本质是基底断裂显性及隐性活动的上延穿层效应.基于这2种模式,提出了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勘探领域和勘探方法. 相似文献
17.
油气运移过程中断层启闭性的量化表征参数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气勘探决策中,判断断层在油气运移和聚集过程中表现出的开启或封闭性特征十分重要,但一般很难从众多影响断层启闭性的地质因素中筛选和确定有效的最佳参数。以东营凹陷南坡东段王家岗油田为研究区,根据断层两盘储层内是否发现油气及油气藏的成因关系,判识断层在油气运移过程中的启闭性。基于断层带的内部结构特征和流体行为,提出利用断层连通概率评价断层带整体在活动期间作为油气运移通道的可能性。通过典型断层油藏精细解剖,按照一定密度在断层面上逐点进行启闭性判识和统计分析,建立了断层连通概率与各种量化参数之间的统计关系,利用相关系数评价了这些地质参数表征断层启闭性的有效性。研究认为,前人提出的各种启闭性量化参数与断层连通性的关系趋势与定性认识相一致,但反映单一地质因素的参数难以确定断层在运移过程是否作为运移通道,而包含两个或数个地质因素的综合参数,如泥岩涂抹因子(SGR)、断层面正应力参数的效果明显改善;断层开启系数(FOI)与断层启闭性的关系最密切,是表征断层启闭性的有效参数。 相似文献
18.
19.
复杂断块盆地油气分布复杂,控制因紊多样,为研究其运聚机理带来了很大的障碍.通过解剖真武油田油气运移路径及成藏期次,依据实际地质资料设计实验模拟油气运聚过程,最后对比分析实际地质模型与实验过程,认为断层相对封闭即断层输导性能小于两侧砂体,这与实际地质情况吻合.在断层相对封闭作用下,无论是幕式充注还是稳态充注,各砂层都有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