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4.
5.
6.
7.
华庆地区位于陕西省吴旗县白豹乡和甘肃省华池县乔河乡境内,面积约1670km2,属黄土塬地貌。白153~白155井区位于华庆油田东部,构造上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的南部,总体为一西倾单斜,倾角不足1°。本区自上而下钻遇地层有第四系,第三系,下白垩统志丹组,侏罗系安定组、直罗组、延安组和富县组,三叠系延长组。主要含油层系为三叠系延长组长4+5、长6、长8等,其中长6油藏为目前华庆油田主要开采的产油层位之一。本文从沉积特征,岩矿特征,物性特征,非均质特征等方面综合研究了本区的储层特征。 相似文献
8.
欢西油田薄层稠油估算地质储量为800×104t,占稠油总储量的6.6%,主要分布在锦91、锦90边部、锦16块于楼南部、锦25块西北部、千12块兴隆台油层南部、锦17、锦612等区块。由于油质稠、油层薄或受边底水的影响,无法利用直井技术实现经济有效开发。2007年以来,通过加大水平井技术研究和推广力度,有效解决了利用直井开发薄层稠油时出现的各种难题,成为开发薄层稠油的一项主要技术。通过现场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对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欢西油田薄层稠油估算地质储量800×10~4 t,占稠油总储量的6.6%,由于油质稠、油层薄或受边底水的影响,利用直井开发无法实现经济有效开发。2007年以来,通过水平井开发技术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水平井开发薄层稠油的主要技术,可有效解决利用直井开发薄层稠油所遇到的各种难题,现场实施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延长油田西部油区三个典型工区长6油组的小层顶面构造特征、砂体展布特征、油层厚度分布特征、顶面构造与油层厚度、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建立了基础数据库,采用petrel地质建模软件进行地质建模。依据分层数据、井斜数据、小层顶面构造图,建立构造三维模型。分析研究各小层的砂层展布特征及物性变化规律,在相控的基础上建立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三维地质属性模型;根据油藏工程方法和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理论,结合动态监测资料,对西部长6油藏未注水老区进行井网适应性评价研究,确定科学合理的注水开发技术政策。 相似文献
11.
盘古梁长6油藏为构造—岩性油藏,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已进入油田开发中含水阶段,综合含水上升,油井水侵严重,影响油藏开发效果.本文针对长6油藏储层物性、储层层内层间非均质性,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总结了长6油藏注水开发的注采矛盾,分析了控水稳油技术在盘古梁长6油藏注采系统的适用性,进行了控水稳油前后产量变化监测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华庆油田长6油藏砂体分布范围广、油层厚度大。由于储层物性差、油水关系复杂,造成测井油水层解释符合率低,部分油井出现高阻产水,影响油田高效开发。通过沉积、成岩以及成藏等研究,认为储层孔隙结构、胶结程度、流体成分等微观特征差异是形成高阻水层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以传统交会图版法为手段,提出了综合沉积、成岩、成藏因素的微元网格分析法,并将研究区划分为11个区域,量化了全区油水层物性下限。微元网格交会图版油水层识别方法现场应用效果良好,经试油、生产动态资料验证,综合解释符合率在86.9%以上,解释精度能满足油田开发需要。 相似文献
15.
A油田长6油藏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A油田长6油藏控制因素,为进一步寻找油藏提供依据。在对钻井、录井、分析测试和试油等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A油田长6油藏的控制因素。研究发现,A油田长6油藏的形成受有利的沉积相带、物性和岩性圈闭闭合高度三种因素控制。一定厚度的砂体,具备一定的物性条件是形成油藏的必要条件,但高孔、高渗或砂体厚度却不是形成油藏的充分条件。只有储集层的物性、砂体厚度和岩性圈闭的闭合高度三者达到合理的配置,才是形成油藏的充分条件,且三个条件之间可以相互补偿。岩性圈闭的闭合高度受东高西低的大的构造背景、小型的鼻状构造、隔层的发育状况、河道的宽度和河道沉积砂体厚度的影响。图2表5参8 相似文献
16.
靖安油田虎狼峁区长6油藏孔隙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虎狼峁区长6储层以细砂岩为主,长石含量较高,孔隙以剩余粒间孔为主,长石溶孔是最主要的此生孔隙,储层平均孔隙直径23·3μm,平均喉道直径2·56μm,常见有4种孔隙组合,与中细喉相连通的孔隙体积占80%以上,孔喉分布的均匀程度比较差。 相似文献
17.
18.
19.
《石油化工应用》2017,(10):96-99
针对C1油藏化学调剖次数增加后,部分注水井压力上升空间变小、调剖效果逐次变差的问题,在分析历年深部调剖矿场试验的基础上,明确了堵剂失效、治理方向、渗流通道改变、堵剂适应性变差是油藏多轮次调剖效果变差的原因。并对重复调剖下的堵剂体系、堵剂用量、段塞组合等施工参数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法,现场多轮次调剖效果表明:对于水驱优势通道发生变化的孔隙-裂缝性见水区域,等效剂量法能够科学计算重复调剖堵剂用量,同时采用铝铬交联凝胶+无机凝胶以小段塞交替注入,可以有效控制压力上升幅度,提高堵剂注入性;对于堵剂失效、裂缝性见水的重复治理区域,改变堵剂类型,采用比前一轮封堵能力强的堵剂,简化段塞组合,分段塞计算堵剂用量,提高封堵强度,调剖效果较好。现场优化设计18井次,压力上升1.4 MPa,当年累计增油3 551.19 t,累计降水7 923.41 m3,井组含水率由29.7%下降到25.7%,投入产出比1:1.78,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