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探讨增城市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地形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以2004年增城市TM影像、数字高程模型(DEM)、土地利用图和土壤类型分布图为基础,利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 USLE)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方法对增城市水土流失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市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618.7 t/( km2·a),侵蚀强度属于轻度;强烈以上等级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在城市建设用地区域和北部坡度较陡的林地;地形是影响土壤侵蚀的显著因素,随坡度增加,土壤侵蚀模数显著增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模数的差异较大,其中建设用地与林地的土壤侵蚀模数较大.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和RUSLE的从化市土壤侵蚀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6年从化市Landsat TM卫星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土地利用图、土壤类型分布图和降雨资料为基础,采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 IS)结合的方式通过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型对从化市土壤侵蚀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从化市平均侵蚀模数为1 891.74 t/(km2.a),侵蚀程度属轻度;侵蚀特点为严重侵蚀区域面积小,侵蚀量主要由侵蚀模数较大的中度及以上土壤侵蚀区域产生。土壤侵蚀与坡度陡缓、土地利用类型和空间分布有较大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区域水土流失评价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胡良军  张晓萍  杨勤科  李锐 《水利学报》2002,33(1):0081-0086
数据库的建设是实现区域水土流失评价的基础。本文以黄土高原区域的水土流失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域评价对数据建设的需要,分析了该区的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和进行水土流失评价的数据需求状况,运用GIS(ARC/INFO),建立了适于该区水土流失的系统、宏观、综合和定量评价的基本数据库,并就区域水土流失评价数据库建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GIS是进行具有海量地理数据特点的区域地学研究的强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4.
屈明明 《陕西水利》2024,(4):116-117+125
基于地理信息科学和遥感技术,从异源数据集里提取浙江省降雨侵蚀力、坡长坡度、土壤可蚀性、植被与水土保持措施的水土流失环境参数,结合RUSLE模型定量评价该地水土流失模数及其风险特征。结果表明,浙江省水土流失平均模数为385.4 t/(km2·a),属微度流失强度。水土流失风险以高风险为主,占省域面积的47.74%;中风险、低风险、无风险等级的面积依次占22.65%、11.18%、18.42%。各地水土流失模数分布不均,以宁波、台州地区的水土流失强度最高、风险最大。该成果可为浙江省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胡克志 《人民长江》2016,46(13):16-23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利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型,结合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数据(DEM)、土壤类型数据及相关统计资料确定了模型参数因子,在重点分析我国黄土高原不同生物气候区降雨侵蚀力因子和植被覆盖因子时空变化特征的基础上,计算出各区2000~2012年土壤侵蚀模数,分析了土壤侵蚀强度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区域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为1.35×109t,土壤侵蚀模数为2 264 t/(km2·a)。土壤侵蚀强度以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为主,侵蚀面积比例为74.31%;近13 a来,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强度呈显著降低的变化趋势(P=0.03),平均每年减少54.22 t/(km2·a)。土壤侵蚀正在向微度、轻度土壤侵蚀转变,土壤侵蚀模数减少的区域占整个侵蚀区域的69.05%,增加的区域占30.95%。研究结果对黄土高原区域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研究承德市土壤侵蚀敏感性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能够为该市水土保持工作和解决局部河流泥沙淤积及水质超标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利用ENVI、ArcGIS软件和RUSLE模型,通过对遥感影像和土壤侵蚀等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及计算,定量研究了承德市土壤侵蚀敏感度变化特征及其对人类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 表明:(1...  相似文献   

8.
基于RUSLE模型的辽宁省土壤侵蚀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降雨量、土壤、遥感影像及土壤侵蚀普查数据等为基础数据,运用GIS技术,结合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型对辽宁省土壤侵蚀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了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辽宁省土壤侵蚀面积为459.36万hm2,年均土壤流失量为1.64亿t,年平均侵蚀模数为3 637.8 t/(km2·a),属于中度侵蚀,土壤侵蚀面积呈现上升趋势;辽西低山丘陵区的土壤侵蚀最为严重,侵蚀面积为191.99万hm2,城市受人为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影响严重,导致土壤侵蚀面积增加;林地依旧是辽宁省土壤侵蚀发生的最主要的土地类型,占侵蚀总面积的57.66%,占土地利用类型的38.20%。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对其土壤侵蚀的估算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基于河南省水文气象、土壤质地、土地利用、数字高程模型等资料,借助ArcGIS软件,应用改进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对河南省土壤侵蚀现状进行定量估算研究,最终得到河南省土壤侵蚀等级分布图。结果表明:河南省土壤侵蚀现状并不严重,超过90%的区域属于轻、微度侵蚀,东部平原地区土壤侵蚀较小,西部和南部山丘地区土壤侵蚀强度较大。  相似文献   

10.
运用水土流失方程原理,在GIS技术支持下对江门市水土流失信息进行准确提取,并分析不同植被覆盖、地形坡度和降水条件下区域水土流失规律特征。结果表明:江门市水土流失以微度为主,占区域面积的72.23%,其他强度水土流失分布均不足10%;该市年均侵蚀模数为208.46 t·km~(-2)·a~(-1),流失量为200.65万t;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侵蚀模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特别是40%~50%植被覆盖的乔木林下,水土流失严峻;侵蚀模数与坡度呈正向相关,并且坡度在15°~25°的地带水土流失量最大;区域降水量与输沙量具有高度一致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王子钰 《陕西水利》2023,(10):107-109
水土流失是造成土地退化的主要因素,基于多源地理空间数据和RUSLE模型,综合评价江苏省水土流失风险。结果表明,江苏省平均水土流失模数为20.16 t/(hm2·a),整体属轻度等级;不同水土流失风险等级分布面积比依次为:微度(53.05%)、轻度(28.75%)、剧烈(6.95%)、中度(5.85%)、强度(3.80%)和极强(1.60%)。全省年平均水土流失量达1.76×108t,其中盐城、苏州、无锡和南通等地产生的水土流失量最大,依次占19.43%、14.40%、13.49%、12.43%。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人为影响程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影响程度始终是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和黄河泥沙变化研究中的热门问题。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影响研究主要可以分为地质地貌学法,土地利用变化法,气候演变法和水土保持措施法等四类,地质地貌学方法又包括黄河下游冲积扇沉积模式、地貌循环理论、侵蚀的自然脉动、沟谷侵蚀速率、侵蚀期与堆积期轮回等方法。不同研究方法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评价存在明显异同。通过对现有研究方法、结果和观点的整理与讨论,认为应该提取和组织高时空分辨率的自然与人类活动要素,恢复地史与历史时期侵蚀面貌,探讨人类活动与水土流失变化的过程与机制,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研究方向与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黄河治理开发重大实践的需求出发,回顾了我国关于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研究的主要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深化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研究的重大需求,就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的研究方法与途径、研究方向与内容提出建议,认为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重力侵蚀规律、不同治理措施配置下坡面-沟道系统侵蚀产沙耦合关系及泥沙输移规律、植被措施作用下的水文效应和产流机制、土壤侵蚀产沙发生发展过程尺度转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模拟理论与技术等;研究途径包括建设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试验观测体系、运用土壤侵蚀模型模拟与反演技术等。  相似文献   

14.
利用安塞试验站1985-1992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和野外坡度径流小区径流和土壤侵蚀量监测资料,评价了WEPP模型在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坡度条件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径流量的模拟值在10°、15°、20°、25°和28°五个坡度条件下,变化幅度不如实测值明显,但模拟值随坡度变化的趋势和实测值相一致;WEPP模型对次降雨、年平均和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模拟结果较好,且无论是模拟值在不同坡度之间的差值、还是模拟值随坡度变化趋势均与实测值接近。I30对WEPP模型模拟次降雨径流量有重要影响,当I30大于0.92mm/min,模型模拟误差较大。WEPP模型对次降雨土壤侵蚀量的模拟与PI30密切相关,当PI30大于129mm2/min时,模型模拟误差较大。∑PI30对WEPP模型模拟年平均径流量和侵蚀量有重要影响,当∑PI30大于150mm2/min时,模拟精度明显下降,且∑PI30对径流模拟影响较对土壤侵蚀模拟影响明显。WEPP模型对次降雨、年平均和多年平均径流量模拟的Nash-Sutcliffe有效性ME分别为0.914、0.912和0.617;对次降雨、年平均和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模拟的Nash-Sutcliffe有效性ME分别为0.858、0.772、和0.827,模拟结果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乌东德水电站坝区一典型区为例,详细介绍了土地利用现状及植被覆盖度的解译、坡度因子的提取、水土流失等级的划分及各专题数据库的生成,分析了试验区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坡度及土壤侵蚀强度的分布状况,为金沙江水库建设、水土流失自动化监测及信息化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RS和GIS的保康县矿区土壤侵蚀定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保康县尧治河矿区为例,利用RS和GIS数据进行信息提取和人工解译判读分析,并结合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生成矿区的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图.提出了矿区土壤侵蚀量的估算方法,结合改进的土壤侵蚀模数的计算模型,计算了矿区的土壤侵蚀总量.根据GIS软件的叠加分析功能,定量分析了土壤侵蚀量与坡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得出土壤侵蚀严重地区主要集中在坡度陡峭和人为扰动剧烈区,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技术的全数字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与制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云南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的实践,阐述了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进行人机交互全数字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与制图,并建立土壤侵蚀信息系统的技术方法与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8.
19.
基于GPS与GIS的水土流失因子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马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对GPS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水土流失因子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应用RTK-GPS进行外业测量,应用GIS技术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在此基础上提取土地利用类型、沟壑密度、地形坡度坡向等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技术上是可行的,可应用于水土流失监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以GIS为支撑,选取三峡库区湖北段为研究区,采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与抗蚀年限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和分级评价了研究区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并根据生成的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分布图,探讨不同高程、坡度、土壤等侵蚀背景条件下的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空间分布特点。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以无险型和轻险型为主,占总面积的96.27%,主要分布在巴东南部、兴山北部和夷陵区东南部;危险型面积相对较小,主要分布于山丘中上部;极险型和毁坏型面积很小,零星分布在生态环境脆弱、土层薄、植被覆盖率低的荒岭坡地上。综合不同侵蚀背景分析表明,200~500 m高程带危险度最大,35°坡度带侵蚀程度最严重,石灰土和紫色土地区土壤侵蚀危险度指数SEPDI值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