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某燃煤热电厂采用低氮燃烧+SNCR脱硝+布袋除尘+湿法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湿式静电的工艺对原有烟气净化设施进行改造,以实现烟气超低排放。工程实践表明:改造后脱硫塔出口SO_2排放浓度较低,30 d内仅有三个时段超标,平均的SO_2排放浓度仅有2.54 mg/m~3。在低氮燃烧和SNCR脱硝后,30 mg/m~3保证率为57.7%,整体NO_x排放浓度偏高。但湿法脱硫塔后NO_x浓度显著下降,这可能与燃烧过程掺加污泥有关。除尘效果较为理想,湿电出口所有时段的粉尘浓度都小于3 mg/m~3。但实际运行中二次电压控制在35 kV左右,此二次电压下湿电的除尘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应对环保部门出台的烧结烟气超低排放标准的要求,寻找高效、稳定的适合配套烧结烟气湿法脱硫的烟气脱硝技术是钢铁企业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通过分析比较,总结出在湿法脱硫装置下游增加湿式电除尘器和SCR脱硝装置的烟气净化系统综合解决方案。通过对烟气进行先脱硫除尘,降低了进入脱硝装置的SO_2浓度和粉尘浓度,有效消除了脱硝系统形成硫酸氢铵堵塞的风险,保证了脱硝催化剂性能的长期稳定。通过设置烟气再热系统,提高了烟囱排烟温度。经过在常州东方特钢有限公司300m~2烧结烟气净化系统进行实施及效果验证,此种烧结烟气综合净化系统用于烧结烟气净化过程中,可以长期稳定运行,并满足排放烟气中污染物浓度SO_2不高于35mg/m~3(标准)、NO_x不高于50mg/m~3(标准)、粉尘不高于10mg/m~3(标准)的超低排放标准要求。同时,此SCR脱硝工艺可以同步脱除二噁英,并且提高排放烟气温度,即可以消除排放烟气白雾或烟囱雨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电厂静电除尘器在自动连续高频电源供电模式和脉冲供电模式下电除尘器进出口、湿式电除尘器进口以及烟囱入口粉尘浓度进行测试,考察了不同供电模式对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烟气排放粉尘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动连续模式和脉冲供电模式下,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分别为99.89%和99.85%,出口烟尘浓度分别为13.1 mg/m~3和18.3 mg/m~3。湿式电除尘器出口烟尘浓度分别为3.27 mg/m~3和4.11 mg/m~3,两种供电模式下烟尘排放浓度均满足环保要求。脉冲供电方式既保证了除尘效率又节省了电能,但由于设备在高能脉冲和低能脉冲之间不停切换,故稳定性不如自动连续方式。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石灰石脱硫+炉外烟气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在不同负荷下,锅炉出口和布袋除尘器出口烟气中SO_2和SO_3质量浓度的变化规律,对某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锅炉出口原烟气中SO_2质量浓度随锅炉负荷的增加而减小,SO_3质量浓度随锅炉负荷的增加而增大;在炉内氧过量及二次风分级送入的情况下,炉温和流化速度是影响炉内SO_3质量浓度的重要因素,导致在大于75%锅炉负荷后SO_3质量浓度增加趋势明显增大,100%锅炉负荷时达到18.5 mg/m~3;在炉外烟气半干法循环流化床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中,消石灰、再循环脱硫灰、工艺水等的协同作用使净烟气中SO_3质量浓度降至1.4 mg/m~3以下,表明炉外半干法循环流化床脱硫除尘一体化工艺具有良好的负荷适应性和脱除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国家出台了《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其中排放标准要求重点地区20mg/m~3。为满足最新标准颗粒物排放要求,需要对原有粉尘收集设备进行改造,而湿式静电除尘器可以有效降低粉尘排放浓度,是目前实现烟气达标排放的最佳方案之一。因此,中石油兰州催化剂厂决定在该厂二套分子筛废气综合治理项目中使用湿式静电除尘技术对尾气微细粉尘进行处理。调试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适用性强、除尘效率高等特点,具有很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燃煤电站烟气粉尘治理设备主要为电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电除尘器具有效率高、能耗低、烟气处理量大等优点,是燃煤烟气粉尘治理应用最广的技术装备。针对目前条件下,要满足国家新一轮排放标准,达到颗粒物排放浓度30 mg/m~3,重点地区20 mg/m~3,甚至满足超低排放5 mg/m~3的要求,同时消除取消湿法脱硫GGH后造成的"石膏雨"和造成的设备腐蚀等问题,提出在国内现有烟气污染治理技术的基础上,开发湿法脱硫后PM2.5、酸雾、石膏雨等污染物一体化脱除的湿式电除尘技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为有针对性地进行CFB(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设计以及优化锅炉运行参数,需了解煤泥CFB燃烧NO_x排放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对一台20 t煤泥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相应的测试分析,得到NO_x排放浓度随床温和氧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维持锅炉炉膛过量空气系数1.2,下料层床温由800℃升到935℃的过程中,NO_x浓度由296 mg/m~3上升到341 mg/m~3;维持下料层床温905℃,烟囱中部烟气氧含量由9.3%升到10.5%的过程中,NO_x排放浓度由285 mg/m~3上升至377 mg/m~3。在控制下料层床温和炉膛氧含量这两个参数条件下,可使得烟囱中部NO_x排放浓度水平整体降低,平均排放不高于250 mg/m~3,整体保持在300 mg/m~3以下,符合限定地区污染物排放要求。在一定运行参数范围内,NO_x排放浓度随下料层床温升高而增大,随氧量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保护环境,切实降低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量,辽宁某热电厂对其两台440 t/h CFB锅炉烟气进行了脱硫除尘一体化改造,在利用原有的炉内喷钙脱硫和电除尘器设施的基础上,通过新增干式超净脱硫除尘系统,改造后出口SO2质量浓度≤35 mg/m3,出口粉尘质量浓度≤5 mg/m3,成功达到了烟气的超低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低低温电除尘及高效电源协同烟气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以一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方法,对协同烟气处理技术投运前后烟气中的粉尘颗粒特性及排放质量浓度进行了测量及对比,并对该技术投运后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协同烟气处理技术投运后,机组排放的粉尘质量浓度由49.5 mg/m3降低至10.7 mg/m3,可显著提高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可降低机组供电标煤耗2.835 g/(kW·h),年节煤量1473.5 t;可进一步减少CO2,SO2,NOx及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可节约用电160 kW·h/h,每年节约电量6.16×105 kW·h。  相似文献   

10.
固原市新建6×116MW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锅炉房项目,本文具体介绍输煤系统中干煤棚除尘,干煤棚漏煤孔处在漏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超过粉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并且造成煤粉的浪费.为了节能且降低粉尘的排放浓度,需要增设除尘设备,以降低粉尘排放浓度,满足环保排放指标≤100mg/m3.  相似文献   

11.
从2016年1月1日起,燃煤电厂执行新超低排放标准,要求新建30万k W及以上燃煤发电机组必须同步建设先进高效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不得设置烟气旁路通道,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应低于燃气机组排放限值,即在基准氧含量6%的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应分别低于5 mg/m~3、35 mg/m~3、50 mg/m~3。江苏华美热电有限公司2台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方面采用了多项技术措施,包括:炉膛温度场控制、高效二次风系统、炉膛分层、分段、分级燃烧等,使得其在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方面大大优于CFB锅炉。  相似文献   

12.
转炉一次烟气在冶炼周期中因温度、烟气成分、粉尘浓度变化大,且需考虑煤气回收,除尘工艺复杂。描述现有转炉一次烟气除尘工艺现状、排放标准限值,针对OG系统、LT系统分别给出了相应的改造方案、技术特点及改造要求,阐述了上述系统改造的关键及技术难点,提出了技术改造方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针对国家提出的“双碳”政策,文末展望了中温段余热回收+电(布袋)除尘的工艺组合,减碳的同时保证烟气超低排放。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新型布袋除尘+湿法脱硫工艺尾气处理工艺进行分析,并以安徽某公司为例,介绍该工艺的应用情况。该公司2019年采用上述工艺方案对尾气进行治理,工程完成后,经第三方检测,脱硫塔出口烟气尘含量≤10mg/m~3,硫含量≤35mg/m~3,达到设计指标使该厂硫化钠转炉烟气达到超净排放要求,确保了车间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荷电低压撞击器(ELPI),通过对二级稀释系统采样对某电厂220 MW煤粉锅炉PM2.5的浓度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煤粉锅炉所产生烟气中PM2.5粒数浓度呈较明显的双峰分布,小颗粒峰值一般在0.12μm或0.07μm,较大颗粒峰值一般在0.76μm,PM2.5粒数浓度一般为几百万粒/cm3,主要取决于由气化凝结机理形成的细模态颗粒物PM0.38,PM2.5质量浓度呈单峰分布,一般为几百mg/m3,其质量浓度主要取决于由中间模态颗粒物PM0.38~2.5;采用覆膜滤料的布袋除尘器和电袋联合除尘器对PM2.5具有较好的除尘效果,二电场电袋复合除尘器出口烟气中PM2.5最小可达200μg/m3,粒数浓度在几万粒/cm3;当除尘效果较好时,湿法脱硫装置出口烟气中PM2.5粒数浓度和质量浓度可能会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发电厂W型火焰锅炉进行了配风方式及炉底漏风的试验研究,分析了配风方式对锅炉NO_x排放及锅炉经济性的影响,以及炉底漏风对锅炉经济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总风量一定的条件下,减少上二次风通风量,增大下二次风通风量,可以有效降低NO_x的排放浓度,NO_x的排放浓度由742.83 mg/m~3降低到638.44 mg/m~3,减少了104.39 mg/m~3,降低了14%,而锅炉效率基本保持不变;关闭排渣机的排渣门和冷却风门,可使排烟温度降低约10℃,提高了锅炉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6.
流化床垃圾焚烧炉中NOx的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哈尔滨垃圾发电厂流化床垃圾焚烧炉上进行NOx的排放特性试验研究,得到了垃圾特性、燃烧温度、烟气中氧浓度、尿素喷射量等因素对排烟中NOx排放浓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垃圾中有机物含量及燃烧温度的增加,NOx排放浓度增加;随着烟气中氧浓度(<7%~8%)的增加,NOx排放浓度也相应增加,进一步增加空气量,NOx排放浓度开始缓慢下降.在850~900℃下喷尿素水溶液进行脱氮试验研究,发现NOx排放浓度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比不喷尿素时增高,说明尿素中的有机氮被氧化为NOx,造成总NOx排放浓度增加.在正常燃烧工况下,排气中NOx浓度一般小于150mg/m3.此研究结果对流化床垃圾焚烧炉运行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型电袋复合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实验研究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主研制的电袋复合除尘器实验台上研究了工作电压、气流温度和入口粉尘质量浓度对除尘性能的影响,探讨了除尘效率和被捕集粉尘粒径范围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工作电压增大时,总除尘效率提高;气流温度超过130℃时,总除尘效率明显降低;入口粉尘质量浓度增大到14.7 g/m3以上时,静电除尘区除尘效率大幅下降;静电除尘区主要除去10 μm以上粒径粉尘,而布袋除尘区除尘范围偏向10 μm以下的细小颗粒;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适当提高工作电压以及降低烟气温度和入口粉尘质量浓度,将有助于提高除尘效率和PM2.5的捕集率.  相似文献   

18.
为积极响应国家的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实现生物质发电锅炉烟气超低排放,安徽国祯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深入研发烟气干法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超低排放技术,率先于2018年2月在国祯美洁(安徽)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2×130 t/h高温高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投入使用,投运后的粉尘、SO2、NOx等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了超低排放水平。介绍烟气超低排放项目中的相关原理及工艺,为生物质电厂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节能》2017,(3)
随着社会对环保越来越重视,锅炉烟气超低排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行。生物质直燃发电供汽过程中的氮氧化物排放不可忽视。针对生物质直燃循环流化床锅炉SCR脱硝过程中烟气温度低、碱金属和飞灰含量高的问题,从SCR催化剂配方、脱硝反应器优化设计、脱硝系统集成优化和智能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最终研究成果应用于130t/h高温高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实践表明,SCR脱硝系统能够将NO_x排放水平控制在50mg/m~3以下,脱硝效率超过80%,氨逃逸浓度低于2.3mg/m~3,满足超低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20.
燃煤锅炉袋式除尘器及气力输灰系统工程,包含除尘系统和气力输灰系统的设计、设备选型、采购、制造、运输、安装、调试、检查、考核验收、消缺、培训、最终交付投产等。介绍25t/h燃煤锅炉工程实例,经运行各项指标均达到了环保排放标准和设计指标要求,粉尘出口浓度优于20m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