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三大组成部件(电池、电机、电控)之一,它的工作性能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温度对动力电池性能、寿命及安全性均有影响,高效合理地设计电池的冷却系统对电池的正常工作有重要作用。本方案设计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防寒防冻性能检测装置,保障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性能及热管理控制系统高效、稳定、安全运行,从而满足新能源汽车在各种工况下安全稳定工作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今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最大技术瓶颈是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无法达到内燃机汽车的能量密度,从而严重影响纯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探索采用近些年具有量产意义、成本合理条件下的性能稳定动力电池为动力源,从设计路线上充分考虑续航能力,采用车电分离的快速更换动力电池方案,实现提高纯电动汽车续航能力,由此提出了一种在当今的动力电池性能条件下纯电动汽车的切实可行的应用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3.
汽车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代步工具,对于便捷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就当前的汽车利用分析来看,虽然其便捷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其也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空气污染,为了在抑制传统汽车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开发和研制新能源汽车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电动汽车作为清洁环保的新能源汽车代表,从电动汽车的具体分析来看,其在环保方面的效果突出,但是在结构支撑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稳定缺陷。基于此,本文就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支撑结构轻量化设计做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电池管理系统是实现汽车和电池有效连接的重要组成系统,对汽车的性能具有直接影响,但由于电池存在散热性能差,受温度影响大的问题,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和推广,因此对动力电池的散热性能加强研究,对保障电池的安全性及对动力电池散热管理系统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内容、功能和分类进行阐述,并分析了新能源汽...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电动汽车已逐步成为汽车未来发展方向之一。针对电动汽车核心部分动力电池组,建立相关的动力电池性能测试方法,通过此测试方法可获得汽车在实际运行工况下动力电池的真实性能状态,提高对动力电池性能参数的检测精度,为以后建立完整的电动汽车性能测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大力推进节能环保理念下,新能源汽车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新能源汽车使用电能作为驱动电车运行的能量,在运行中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有毒有害气体,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作用较为突出。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供能物质,关系到汽车的使用情况,为提高电池使用的效果,新能源汽车会配置电池管理系统,其也是连接汽车和动力电池的重要系统。电池管理系统会收集车辆运行的数据,随后作出动作,提高新能源汽车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围绕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进行论述,归纳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在硬件、软件、SOC算法等方面的要点,希望对从业人员设计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有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汽车行业也是一个极大的机遇,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越来越大。车载充电机是指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的充电机,具有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自动充满电的能力,充电机依据电池管理系统(BMS)提供的数据,能动态调节充电电流或电压参数,执行相应的动作,完成充电过程。在某些领域,充电机与车载信号类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干扰现象,这也为新能源汽车的车载设备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指出,中国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七大战略产业之一。各国陆续出台燃油车停售时间表,越来越多的车企坚定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重点介绍电动汽车总装主线和电池组装线(PACK)平台化生产线规划,为电动汽车规划提供参考,从而达到多车型混线生产、降本增效、产线和产品平台化保持同步和统一。  相似文献   

9.
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放电率和长寿命等优点,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概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过充电-热失控”内外机理和外部特征,并提出过充热失控防控技术新思路。介绍触发动力电池过充热失控的内外部因素及产热、释气等主要外部表征,总结不同触发条件下过充热失控反应机理及特征阶段划分,阐述了当前针对动力电池“过充电-热失控”研究常用的电化学和热力学建模方法;重点归纳了当前动力电池防控过充热失控的常用技术手段及优缺点。基于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平台和实车运行数据,提出动力电池过充热失控“六步分析法”,为未来面向实车安全运行的动力电池过充热失控防控新技术研究提供了思路,填补了本领域缺少中文综述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
梁海波 《汽车零部件》2023,(7):47-49+60
动力电池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表现将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安全性能与使用寿命。以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温度对动力电池系统性能的影响。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电池管理系统(BMS)控制策略、电池荷电状态(SOC)估算的精确度相同的条件下,环境温度在25~30℃范围时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性能最佳,环境温度高于30℃后性能开始有所下降,环境温度低于10℃时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性能开始明显下降。因此,在制定BMS的控制策略时需充分考虑单体电池的温度特性、使用环境温度、SOC的估算方式和使用工况等因素。在确保电池单体一致性的前提下,制定合理高效的BMS控制策略,不断优化动力电池系统的结构设计、热管理系统设计等才能发挥出动力电池系统的最佳性能和最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詹华 《机电技术》2021,(2):60-61,74
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生产在全世界各大汽车生产商中日益受到重视.新能源汽车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很大地缓解了世界能源和环境问题,但由于技术储备问题,各地已出现许多电动汽车自燃等安全问题,因此对动力电池故障进行预测和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动力电池的实时故障为研究对象,建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故障预测分析模型和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12.
电动汽车是未来主要的新能源汽车,解决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技术难题是电动汽车应用推广的关键。主要研究了4种动力电池的充放电原理、性能指标,指出各自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了4种电池的应用前景和各自研究方向,最后展望了未来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各种新型技术与能源层出不穷,近年来,电动汽车不断映入人们眼帘,已成为当下潮流之一,同时,汽车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管理系统设计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将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电力汽车的日常运行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实现对动力电池系统的科学合理化管理,这样才能够促使动力电池控制在最佳的工作区间.其中,要想实现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与管理.就要对电池性能、电性能、安全性能以及使用寿命进行测试与检验,最终来实现对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因此在本文中,对当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中...  相似文献   

15.
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相比,其能源消耗更加环保,而且对化石燃料的需求也很小,现在已经变成市场上的主要发展方向。我国混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一些新能源技术进行重点攻克,目前在动力电池和控制器以及充电桩方面有了非常大的突破,掌握了很多的关键技术。混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动力电池息息相关,而动力电池的主要性能与其温度有很大的关联,所以要设计合理的热管理系统,这对提高整车动力性以及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家新能源政策电动汽车快速发展趋势,解决电动汽车快速充电设备问题十分重要,应急移动充电车的功能是利用高频充电机[1~2]把直流电能传送给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用以补充动力电池能量。而充电机属非线性设备,在运行时将产生谐波,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在设计应急移动充电车时,应采取抑制和消除谐波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源,其能量密度与整车的续驶里程及安全性等密切相关,而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等特点,是当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主流选择。基于锂离子电池发展史和我国第1~48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中2000余款纯电动乘用车的锂离子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数据,系统研究了锂离子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演变趋势,回顾了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历程及其对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起到的良好作用。在此基础上,从电极材料、电池工艺和成组结构等3个方面,剖析了锂离子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技术方案的优势与不足;并从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关联性出发,总结了高能量密度电池在设计、制造和使用等全生命周期中的安全技术,展望了锂离子动力电池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渐增加,化石能源枯竭、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和气候的全球变暖等问题,愈发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新能源汽车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增程式电动汽车作为一种典型的新能源汽车,其动力系统及其控制系统结构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对其常见故障以及原因进行总结分析,为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故障检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9月6日,第八届新能源汽车技术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电芯研究院院长林建博士受邀出席论坛,并围绕高比能电池安全相关话题进行了现场演讲。林建博士在会上表示,为推动动力电池安全进一步发展,热失稳应加入新能源电池安全标准核心指标。安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的永恒话题。2018年以来,在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也频频发生,引起行业的广泛关注。因此,如何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提升其电池密度和续航里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温度、电池容量衰减、充放电电流、自放电、一致性等5个因素,进一步通过对RS485、CAN通信检测、电池模组、电池均衡板、接触器等设备进行动力电池健康状态监测数据选取设置,优化动力电池健康状态的各项监测指标,实现保护动力电池健康、提高整车性能、充分使用动力电池的性能、提高经济性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