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长距离输送蒸汽参数的计算精度,建立了蒸汽热力和水力耦合计算方程,并在能量方程中考虑了蒸汽流动过程中的相态变化。对于具有多层保温结构管道的节点热阻,提出了一个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的热阻计算方法,在介质流动方向上将长距离管道保温热阻进行分段计算。通过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将平均温度作为保温材料定性温度相比,新计算模型模拟出的蒸汽温降和压降值更小且计算精度更高,其误差分别不超过1%和4%。  相似文献   

2.
针对聚氨酯预制直埋保温管道散热损失开展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实验测试了聚氨酯预制直埋保温管道的散热损失,同时对输送介质温度、聚氨酯导热系数、土壤温度及其导热系数进行了测试,对影响聚氨酯预制直埋保温管散热损失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验数据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条件对聚氨酯预制直埋保温管道散热损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氨酯预制直埋保温管道散热损失随输送介质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保温管道周围土壤温度与保温管道径向距离成反比,聚氨酯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对保温管道的散热损失影响较大,土壤导热系数在1.082-1.561 W/m·K时,土壤导热系数与保温管道散热损失成正比,但对保温管道散热损失产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保温管道不同保温材料在埋地敷设和架空敷设时的保温情况,通过Ansys软件建模计算架空管道和直埋管道在不同保温材料下运行前期和运行稳定后热损失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模型考虑了保温材料和土壤的比热容。数据结果表明:在管道运行初期,直埋管道和架空管道的热损失几乎一致,保温效果主要取决于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当管道运行稳定在管壁周围形成一个稳定的温度场后直埋管道的保温效果稍好于架空管道的保温效果,且随着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增加,埋地管道的保温效果越明显。在管道架空敷设时,选用导热系数小的保温材料收益更高。  相似文献   

4.
汪成强  刘春燕  马晓茜 《节能》2007,26(2):20-23
在不同保温层间温度、埋深、土壤导热系数的条件下,对“钢套钢”蒸汽直埋管道保温结构的厚度进行了计算,与实际工程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出保温层间合理的控制温度及埋深,并讨论不同的土壤导热系数对保温结构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光平 《节能技术》1999,17(5):16-17
1 蒸汽管道直埋保温材料具备性能蒸汽、蒸汽管道与热水及热水管道性能的差异如下:(1)蒸汽温度相对比较高,蒸汽管道的伸缩度也比较大,产生的推力也比较大.(2)蒸汽管道容易产生凝结水,如果凝结水不及时从管道中排出,容易产生气锤,破坏管道,而热水与热水管道在正常运行中一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而蒸汽管道直埋保温材料必须具备:①耐高温;②保温性能良好,导热系数低;③吸水率低;④有一定抗压强度.现在的保温材料基本上没有单独满足上述条件和要求的.目前成熟的热水直埋保温管主要是硬质聚氨脂泡沫保温管,但是其耐温不超过150℃.膨胀珍珠岩类导热系数0.05-0.09W/(m·k)有一定的强度,如水泥珍珠岩管壳适用温度在600℃以下.  相似文献   

6.
李雅侠  田晓行 《节能技术》2006,24(6):566-568
发电厂蒸气管道采用双层保温材料可以降低保温投资成本,改善保温结构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双层保温材料经济厚度的计算是一个复杂过程,本文根据经济厚度原理,采用列表法计算了发电厂蒸汽管道双层保温结构的经济厚度。  相似文献   

7.
《节能》2016,(7)
热力管道节能改造中绝热材料的设计至关重要。介绍一种新型绝热材料气凝胶毡在热力管道节能改造中的应用设计。通过与传统绝热材料对比,气凝胶毡在管道保温节能工程中材料节省可达70%,节能率约20%。分析了不同算法对保温厚度设计的影响,并提出"逐层算法"的计算方法,为保温材料厚度更为精确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由于施工质量、外力破损、保温材料性能等多方面原因,管道保温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热工缺陷。热工缺陷的存在导致保温结构局部外表面温度过高,散热损失过大,对整条管线热损失有一定影响。而目前所进行的管道保温效果测试与评价工作很少考虑保温结构热工缺陷的影响,导致管线散热损失计算存在一定偏差。本文介绍了管道保温结构热工缺陷位置散热损失测试与计算方法,并提出热工缺陷散热附加系数来衡量热工缺陷对管道散热损失的影响,为今后研究保温结构热工缺陷散热损失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企业对热力管道的保温比较重视,但对阀门、法兰盘,因其形状复杂,保温困难,只能裸露在外,任其长期损失热量。虽然在一条蒸汽管道上阀门、法兰的表面积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其热损失却也不可低估。为了减少阀门、法兰的热损失,节约能源,我厂确定,对阀门选用硅酸铝耐火纤维作保温材料保温,外罩玻璃钢罩壳保护。这种方式虽然说不上新颖,但比较可靠,能防风雨,易于装卸,较耐用,保温效果也较好。现将保温效果作一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0.
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是人类共同的愿望,也是建筑节能的基础和目标。采用新技术对建筑围护结构进行高水平的保温隔热是达到现行住宅节能设计标准提出节能50%的主要措施。在外墙使用高效保温材料的复合墙体是墙体节能的主要发展方向。针对墙体外保温和内保温的不足,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复合保温砌块。利用防护热箱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砌块热绝缘系数最大时的砌块的结构。并对该种砌块的保温性能、隔音性能和经济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论证了此种砌块所具有的优越性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节能》2017,(9):21-23
热力管道在输送供热介质时,管道的散热量会直接影响供热介质的能量品质,造成热源的浪费。基于虚拟热源法,得出了热力管道稳态时的散热量与管道直径、保温条件、土壤导热系数及埋深有关,在管道施工阶段散热量只是埋深的单一函数关系。利用有限元原理对构建的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埋深对管道散热量有显著的影响,计算机数值方法计算的散热量比解析解计算的散热量大约4.5%。  相似文献   

12.
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探究不同因素对保温水泥导热系数的作用规律和方式。研究表明:随着保温材料加量和水灰比的增大,水泥石导热系数先迅速减小,随后下降速率降低并逐渐趋于稳定;随着养护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增长,导热系数逐渐减小,并在7 d后基本稳定;随着含水率的增大和测试温度的升高,导热系数显著增大;其中,含水率、测试温度、保温材料加量和水灰比等因素对导热系数的影响逐级递减。低密度和具有类蜂窝状结构的保温材料在降低导热系数和维持抗压强度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且保温材料的推荐加量为15%~20%。  相似文献   

13.
根据保温施工经验和现场试验结果 ,提出一种既经济又能保证热力管道保温效果的保温结构设计方法———双层保温结构 ,并对其特点、施工要求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纳米保温涂层是一种新型的保温节能材料,具有低导热系数、环保无毒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优纳科技公司制备的基于纳米孔的保温涂层性能优异,属A级防火材料,导热系数低至0.028 W/m·k,是一种优良的建筑保温材料,并通过对在其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计算和验证。  相似文献   

15.
复合硅酸盐保温涂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的性能及结构参照国际标准局文件,研制了一套防护端微机监控热力管道模拟试验装置。并对四个厂家生产的复合硅酸盐保温涂料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多层反射型保温结构材料应用于不同场合时的保温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计算,并将此结构的技术经济性能与常规保温材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此新型保温结构具有更优的综合技术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17.
双平板法测量建筑保温材料导热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双平板法测量建筑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技术性能,通过对一定数据的分析,讨论影响导热系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膨胀珍珠岩和矿棉保温材料物保温技术指标和化学成份,机理,粘结剂及制品性能,使用状况等分析探讨,认为膨胀珍珠岩适用于管道保温,仍然具有使用前途。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新型保温材料──FBT(稀土)复合保温涂料,对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中沉降器至分馏塔之间的大型油气管道进行保温技术改造,基本解决了管道结焦问题,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唐山祥 《能源工程》1994,(2):38-42,37
1.前言 为有效利用蒸汽,正确保温是必不可少的。所谓保温顾名思义是保持温度,也即尽量减少高温高压蒸汽的热损失,热能是一种势能,有温差才有利用价值,且温差越大利用效率就越高,保温材料则可抑制热能移动,维持温差。热损失造成的热污染也是污染源之一,所以产生了一个保温节能问题。 本文就有关蒸汽热设备的保温问题作一叙述。 2.保温原理 传热即热能的移动方式主要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保温材料内部的热移动,不是单一的热移动,而是这三者的组合。因此,所谓保温材料的传热系数从确切的意义上说是综合传热系数。大部分保温材料都利用空气传热系数较低这一特点,在狭小的空间内封入空气,从宏观看就是用大量闸板抑制辐射热,发挥整体绝热性能。 日本工业标准 JIS A 9501对保温材料是这样定义的:“为达保温目的所使用的材料,通常是指在一定使用温度下其传热系数在0.15W/(m·K)以下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