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以复杂系统模型为基础的东南大学建筑生成设计教学现状,呈现部分建筑生成设计教学成果,进而提出作为一种崭新建筑学方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强调建筑物质形态生成的研究;通过对现代建筑及其操作体系的再认识,更新设计观念,探索了建筑基础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建筑作为更高层次、更高目标的建筑类型,需要有效的设计方法方能得以实现.可持续建筑设计方法既不是对传统设计方法的完全颠覆,也不是完全因循传统设计方法,而是基于设计过程中生成与评价的交融状态,建立起一种以生成与评价一体化为核心的可持续建筑设计理论模型——可持续建筑设计生成与评价一体化机制(IMGESB).IMGESB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思想.以某办公建筑设计为实验,将IMGESB理论模型与设计实践进行互动反馈和调整优化.  相似文献   

4.
李飚  钱敬平 《新建筑》2008,(3):17-23
计算机生成方法通过相关算法对建筑元素自组织优化组合,借助传统设计方法不易获得的艺术灵感,它将生成系统作为全新建筑设计方法并趋向艺术实践的程序创作系统。介绍了东南大学2007毕业班建筑生成设计研究组的教学探索及工程实践,通过“ceiling Margin”吊顶生成工具的程序开发、加工及安装,阐述全新建筑设计生成方法。  相似文献   

5.
探讨建筑生成的基础性问题,初步提出建筑(本体)维度和建筑降维概念,反思当前建筑生成研究在神经网络方面"所见即所得"的图像生成导向,以及在基于规则方面的生成"孤立性"问题,探索建筑降维的核心——建筑维度间"关联"和降维-升维流程,从而建立同时面向"设计思维"和"机器学习"的建筑计算生成方法,为建筑数字史学提供理论依据和方...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数字技术开始应用于计算机辅助设计,早期主要用于空间结构的建模和计算,近年来出现的生成性建筑从构思到设计、建造都是以计算机数字技术为基础,体现了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本文定义了生成性建筑的概念,论述了生成性建筑的设计机制,分析了生成性建筑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7.
以建筑中的交通空间作为探讨建筑形式生成的主要切入点,从探讨建筑形式生成的过程模型以及交通空间的形态特征入手,分别从原型运用、构件组合、三维动线以及倾斜楼板四个方面来探讨将交通空间作为建筑形式生成过程中的核心要素,通过对交通空间进行形式化表达进而获得建筑形式生成的具体设计方法,并结合一系列经典案例指出交通空间在建筑形式生成中的重要性意义及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8)
近几年来,文章作者在听课时,发现很多教师都是赶着完成教学设计,对课堂生成的东西很少关注,致使身边许多生成的教学契机流失。在教学活动中,巧妙利用生成是教师教育机智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文章根据创新教育的要求,提出了数学教学中一些有效利用课堂生成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云南彝族传统民居,是我国民居建筑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云南彝族传统民居进行研究和分析,有益于建筑师设计思路的拓展,并对少数民族民居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传承和促进的作用.对云南彝族传统民居生成系统进行研究和分析,主要目的在于试图还原云南彝族传统民居生成机制,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设计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建筑生成设计的技术理解及其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建筑生成设计数字技术原理及基本方法,在反思当前国内建筑学领域数字设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数字技术应当根植于建筑设计理性法则的观点,并通过部分案例研究成果的介绍,展现建筑生成设计的理性特征及技术方法,展望了建筑生成设计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程澜 《山西建筑》2010,36(18):181-182
结合中国建筑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针对目前国内建筑教育的滞后现状,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建筑学教育方式的不同,对我国建筑学教育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应建构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多样开放的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具体阐述,以期适应现代建筑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2.
近10年国外建筑学教学与教学研究蓬勃发展,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软件探究建筑学教育主要概况、研究热点与发展阶段。近年来国外建筑学教育研究整体趋势从初步设计转向设计研究、工程实践、知识体系、利用技术与科学手段教学。领域热点主要集中在工作室设计课、理论课、数字技术课程的创新与发展,重视思维能力、跨学科、可持续性、实践等教学理念,关注认知分类、学生兴趣、项目导向、通信技术等教学方法,以及多元化的教学评估。通过国外研究热点分析以及结合国内建筑学高等教育窘境,在建筑学教学改革方面,基于设计与理论课程、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创新,以设计课程为轴线,融通符合时代需求的多专业、技术性、实践化的综合知识;在建筑学教学研究方面,构建以学生为课程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习成果补给课题研究,此外建筑学高校教师应以学科“本体”研究为内核,形成交叉学科研究体系。国内新工科背景下建立良性的教学与研究供给关系可作为建筑学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手段。通过对国外近10年建筑学教育相关文献进行分类梳理与热点追踪,希望为国内当前建筑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朱祥明 《中国园林》2007,23(11):93-94
当前我国的园林事业正蓬勃发展,社会对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体系还处于摸索和发展阶段。学科快速发展和学校的盲目扩张引发出一些思考。因此,如何建立一个合理的培养目标,如何在园林专业教学中保持中国传统园林文化教育的特色,如何引导学生将中国传统造园思想的精华运用到现代园林设计之中,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对园林设计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的改革必将不断深入,以此推动我国风景园林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建筑教育诞生以来,地域建筑教学始终是中国建筑教育体系的发展方向之一。由于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不同阶段对建筑地域性的理解不同,地域建筑教学从单纯的形态模仿走向了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现代继承,这期间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笔者在对中国地域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的系统梳理下,首先分析了当前地域建筑教学在理论课程、设计课题、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了当前建筑教育应从强化地域建筑文化理论体系、丰富地域建筑创作设计课程、加强教师队伍传统文化培训等方面来提高地域建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雄 《中国园林》2008,24(1):1-5
简要概述了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历史;经过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深刻剖析原有的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修订,对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学体系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索:在此基础上制定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期望对于规范我国风景园林的教育体系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的现状与教育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丁绍刚 《中国园林》2001,17(4):15-17
通过对当代国际风景园林动态和我国目前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的现状及其成因的阐述,提出了我国高等农林院校校园林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急待解决的问题,并对我国风景园林事业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风景园林本科专业研究性教学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相对比较落后,行业缺乏创新精神。为改变现状,应从风景园林教学的变革开始着手,摆脱单向传授知识的"填鸭式"教学,建构风景园林专业研究性教学体系,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采用"以问题为中心"和"以项目为中心"的研究性教学方式,加固研究性教学环境的支撑体系,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同时,我们应对风景园林专业研究性教学进行评价反馈,建立恰当的对基本功、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防止研究性教学变味。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及独特的体系,并对中国的风景园林教育产生过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其70多年来的历史脉络的清理,以及当前的教育制度、教学规模的分析,尤其是专家文凭层面的教学计划的介绍,系统说明了俄罗斯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基本概况。这些调查将对中俄风景园林教育的比较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对英国高等建筑教育现状的调查、统计,分析了其学科设置、学位授予及职业教育中具有特色的若干要素,希冀对重新整合后的我国建筑学教育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进步,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已成为潮流,而传统的平面二维建筑教育方式一直在我国高校建筑教育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新式的三维建筑教育方式又该如何定位?文章通过分析对比二者的特点及作用,探讨建筑教学方式的创新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