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前言 在乙炔、氯化氢气相合成氯乙烯生产中,为了提高乙炔转化率和防止因乙炔过量而造成氯化汞触媒还原与中毒,常采用氯化氢过量的操作,即氯化氢较乙炔过量5~10%,这样既便于控制,乙炔又反应完全,后处理也很容易,过量的氯化氢采用水洗的方法除去。 过去,过量的氯化氢的水洗,都采用填料吸收塔进行处理,所生成的稀盐酸作为工业废水排掉。由于填料吸收塔装置笨  相似文献   

2.
聚氯乙烯生产厂多数采用乙炔与氯化氢通过氯化汞固定床进行加成反应制备氯乙烯单体的工艺。原料气乙炔用电石法制取,氯化氢用合成法制取(兰化公司盐锅峡化工厂用脱析法制取)。由于乙炔价格较贵,因此,提高乙炔转化率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根据化学动力学方程式W=P_(C_2H_2)·P_(HCl)/(A P_(HCl)),原料气氯化氢或乙炔中须有一种过量。从副反应来看,乙炔过量会使触媒分解中毒,宜氯化氢过量。但氯  相似文献   

3.
在用乙炔和氧化氢合成氯乙烯的生产中,为了使乙炔转化成氯乙烯的转化率尽可能地高,一般采用氯化氢过量的方法。本文通过在以ASPEN为基础开发出的氯乙烯专用流程模拟系统上,进行灵敏度分析和模块优化设计,找到了氯化氢与乙炔过量的最佳比值。  相似文献   

4.
电石法合成氯乙烯的工业生产中,乙炔和氯化氢混合气中存在过量的水份将导致合成氯乙烯时产生乙醛等副产物,生成盐酸雨腐蚀管道、设备,触媒粘结而失去活性并堵塞管道等,国内曾发生过因混合气冷冻脱水效果差,致使转化器严重腐蚀的沉痛教训,因此采用何种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测定乙炔、氯化氢混合脱水后水份从而使操作者能有效地控制脱水效果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在以乙炔、氯化氢气相加成法合成氯乙烯的生产中,为提高乙炔转化率和防止因乙炔过量而导致的氯化汞触媒还原与中毒,常采用氯化氢过量操作。一般氯化氢过剩量在5—10%,在粗氯乙烯合成的净制中,这部分过量的氯化氢系用水洗法除去。  相似文献   

6.
在采用电石法乙炔与氯化氢合成氯乙烯时,氯化氢要过量5%~10%。这是为了确保乙炔反应完全,避免乙炔过量造成触媒中毒;氯化氢价格低廉、易得,其过量的氯化氢易于用水洗、碱洗除掉;氯乙烯含乙炔比含氯化氢对聚合的影响大。我厂在建厂时的原设计采用钢衬胶再衬瓷砖制作水洗塔,当时限于施工条件,而改用硬聚氯乙烯制作的湍球式水洗塔,使用多年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氯化氢和乙炔气混合冷冻脱水的新工艺是我国工人阶级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由于它是目前聚氯乙烯生产中,对原料气氯化氢和乙炔是一种较好的脱水方法,而且使我国聚氯乙烯生产具有自己的特点,所以一出现就受到全国各聚氯乙烯生产厂的重视和采用。  相似文献   

8.
制造聚氯乙烯树脂单体氯乙烯的方法,通常都是采用乙烯法或乙炔法。乙烯法是先制成二氯乙烷然后裂解成氯乙烯;乙炔法是通过氯化氢加成反应制备氯乙烯。近年来,人们感到两法各有利弊,有取长补短、结合应用的趋势。即将乙烯法副产的氯化氢气体重新用于乙炔法作为配套原料,这比单独使用任何一种方法都来得有利。既可以弥补乙炔法成本过高的缺点(因乙炔价格较乙烯为贵),又可以将乙烯法副产氯化  相似文献   

9.
采用露点仪法和重量法对乙炔和氯化氢混合气中的水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露点仪法和重量法都可以作为中控混合脱水的分析方法,但重量法在准确度、精密度以及对分析人员的危害及环保方面都优于露点仪法。  相似文献   

10.
谢彬 《聚氯乙烯》2000,(6):37-38
我厂是采用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的。在由乙炔和氯化氢反应合成氯乙烯的工艺过程中 ,为了提高乙炔的转化率 ,既经济又可行的办法是让原料气氯化氢过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乙炔和氯化氢通常控制为n(C2 H2 )∶n(HCl) =1∶(1 .0 5~ 1 .1 0 ) ,过量的氯化氢用水洗塔、碱洗塔除去 ,减少酸性介质对分馏设备的腐蚀 ,确保后续设备的安全。我厂原有水洗塔为填料塔 ,为了保证填料的润湿率和吸收效果 ,需加大量水来吸收粗氯乙烯中过量的氯化氢 ,吸收后形成含氯化氢约 1 %~ 3%的酸性废水 ,因酸浓度太低 ,无法回收利用 ,白白排放掉 ,这样既造…  相似文献   

11.
乙烯氧氯化平衡法制PVC工艺中,二氯乙烷裂解生成的气相氯化氢中含有乙炔,用碱性吸收液吸收一定体积的气相氯化氢。再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吸收液中乙炔含量。在20 mL密闭玻璃瓶中40℃平衡20 min。乙炔经顶空提取,进入毛细管柱分离后用FID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相关系数0.996,相对标准偏差1.04%.。此方法有效避免了氯化氢对色谱的腐蚀。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氯乙烯合成过程,原料氯化氢中游离氯遇乙炔生成爆炸性产物并伴随大量反应热,严重危协生产安全;同时,氯乙炔压缩时分解物是造成精馏系统腐蚀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生产上严格控制氯化氢中游离氯不允许超过0.002%。依旧工艺氯化氢用硫酸干燥,再以活性炭吸附游离氯作安全措施。采用混合脱水新工艺后,  相似文献   

13.
《聚氯乙烯》2016,(3):45-46
公开了一种乙炔和氯化氢无汞化制备氯乙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乙炔和氯化氢混合预热后通入装有碳载非汞贱金属催化剂的一级反应器中,控制乙炔和氯化氢混合气的流速,得到含有氯乙烯、乙炔和氯化氢的气相产物;②将步骤①得到的气相产物经压缩、冷冻分离后,液相为粗氯乙烯,气相为未冷凝的混合气体;③将步骤②得到的未冷凝的混合气体通入装有碳载非汞贱金属催化剂的二级反应器中,控制未冷凝的混合气体的流速,得到含有氯乙烯、乙炔和氯化氢的气相产物;④将步骤③得到的气相产物冷冻分离。  相似文献   

14.
常见的乙炔系列衍生产物共有四组:乙炔与氯化氢的反应产物;氯乙烯的衍生物;乙炔氯化衍生物及乙炔与氯化氢+氯化铜反应产物等。第一节乙炔与氯化氢的反应产物乙炔与氯化氢的反应产物常见者有:氯乙烯、聚氯乙烯与氯化聚氯乙烯(过氯乙烯)等。  相似文献   

15.
在PVC树脂生产中,乙炔和氯化氢气体按比例混合后,在氯化汞触媒催化作用下生成氯乙烯[1-2].氯化汞触媒在使用前需通入氯化氢活化,其目的是保护氯化汞不被乙炔中毒.活化需消耗大量的氯化氢,活化触媒后的氯化氢纯度较低还带有杂质,很难被利用,直接外排对人员、设备具有危害作用,因此对活化触媒后的氯化氢进行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在乙炔——氯化氢合成氯乙烯的生产中,为了提高乙炔转化率,延长触媒寿命,降低生产成本,一般控制氯化氢过量5~10%,过量氯化氢在粗氯乙烯后处理过程中被除去。原工艺采用填料水洗塔与碱洗塔串联除去粗氯乙烯中的氯化氢,酸性下水量大,污染环境,腐蚀地基、厂房,还造成氯乙烯的大量溶解夹带损失。我厂采用降膜吸收塔循环吸收过量的氯化氢做盐酸,酸浓度可达20~22%,最高可达33%,粗氯乙烯经过降膜吸收塔处  相似文献   

17.
电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单体在我国目前聚氯乙烯树脂生产中仍占主导地位。为了使乙炔能尽多地转化为氯乙烯(即提高乙炔转化率),一般在氯乙烯合成过程中采用原料气氯化氢过量5—10%,过量的氯化氢大多采用水洗填料塔除去,填料塔下水含酸控制在1%左右。然而水洗溶解损失氯乙烯也较高,如加以回收每吨聚氯乙烯树脂耗电石可降低10—12公斤,效益可观。现将我厂水洗填料塔回收氯乙烯装置及使用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概述 在氯乙烯单体生产中,原料气氯化氢中游离氯,不仅腐蚀设备,还容易与乙炔反应引起爆炸,是急需解决的课题。 用电化学分析方法,连续测定大气、其它工业气体中微量游离氯,国内外都有报道,测定氯化氢中游离氯尚无报道。 根据一般气体中游离氯的测定方法,和样气为氯化氢的特点,研制了适合于氯化氢合成炉控制分析和报警用的氯化氢中游离氯分析器,在生产中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混合气中氯化氢过氯的早期发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在合成氯乙烯工序的混合气(乙炔与氯化氢)中氯化氢微量过氯的早期发现方法,结合生产情况阐述了过氯发现过程、有效性及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厂聚氯乙烯车间合成工段所用的氯化氢气体是氯化车间用液氯尾气合成的。合成之后未经脱吸处理。因此,氯化氢纯度较低,多在85~91%之间。因合成氯化氢操作控制不当,有时带有微量游离氯。由于游离氯在混合器内与乙炔反应生成氯乙炔,并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