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效率积分复位控制三相Boost型功率因数校正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提出了一种高效率三相Boost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通过对一种三相Boost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进行改进,采用积分复位控制电路实现单位功率因数。积分复位控制高效率三相Boost型PFC具有如下特征:①常频控制,有利于滤波器的设计;②控制电路简单,控制思路清晰,不需要乘法器;②控制效果好,输入电流波形能很好地跟踪输入电压波形:④变换器的效率高。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三相Cuk型高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在电路拓扑中采用三相全桥整流桥和单管功率开关实现高功率因数和低谐波电流输入;同时在中间储能电容(过渡电容)上串联一电感以及在续流二极管上并联一小电容,使得电路工作在复合谐振状态,从而获得零电流开关。文章分析了电路的工作原理,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同时一个2kW的试验电路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该电路具有输出电压调节范围宽、功率因数和效率高等特点,具有很好的实用化前景。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型单级PFC变换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电路拓扑,分析了其工作原理。通过一台输出容量为600W的实验装置,研究了该电路拓扑的输入、输出性能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电路拓扑的实验装置,其功率因数较高,输入电流的总谐波畸变较低,输出电压纹波小,而且整个装置的效率也比较高。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三相高频链矩阵整流器在不理想电网下的适用性,提出一种三相四桥臂高频链矩阵整流器拓扑,其在电压型三相三桥臂高频链矩阵整流器的基础上引入第四桥臂,旨在给输入不平衡的电流提供零序电流通路,进而提高其适用于不平衡电网的能力。为提高直流电压利用率,减小输入电流谐波,针对所提拓扑提出一种面向双向开关的数字实现式解结耦鞍型波脉宽调制(SAPWM)方法,其算法简便、灵活性强。为论证所提拓扑可分解为三个独立的单相高频链矩阵整流器,提出一种通过观测交流侧滤波电感两端电压波形来进行分析的新思路。最终实现了在电网电压一相跌落条件下仍能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输入电流谐波含量低且功率因数高。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拓扑及理论分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传统三相有源功率因数变换器具有多种电路拓扑形式和控制方法,但整流部分常采用全桥结构,导致输入电流谐波含量较大,电路整体效率不高,而且控制方法相对复杂。基于单相模块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单周期控制的三相无桥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通过自耦变压器将三相电路解耦为两相无桥Boost PFC电路并联而成,为削弱2个并联电路之间的耦合干扰,加入分离元件实现了对2个并联电路的独立控制。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该单周期控制的三相无桥PFC电路的正确性,实现了高功率因数,采用无桥方案也有助于提高电路的整体效率,单周期控制策略控制简单,简化了电路结构。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三相Buck变换器和正反激变换电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单级高频隔离式功率因数校正电路。通过对电路的拓扑结构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应用三值逻辑PWM开关信号、坐标变换和电压闭环控制实现了单位功率因数校正,并从理论角度证明该数学模型和控制策略的合理性。通过仿真实验,进一步证明该设计能使输出电压稳定,输入电流接近正弦波,且电流和电压同相位,功率因数近似为1。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的单级功率因数校正AC/DC变换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三相Buck变换器和正反激变换电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单级高频隔离式功率因数校正电路.通过对电路的拓扑结构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应用三值逻辑PWM开关信号、坐标变换和电压闭环控制实现了单位功率因数校正,并从理论角度证明该数学模型和控制策略的合理性.通过仿真实验,进一步证明该设计能使输出电压稳定,输入电流接近正弦波,且电流和电压同相位,功率因数近似为1.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桥式逆变电路的新型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电路拓扑,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及控制方式,研究了该电路拓扑的输入、输出性能指标与控制参数间的关系。通过对一台输出功率为1100W的通讯电源的设计与仿真分析表明:运用该电路拓扑的实验装置的功率因数较高,输入电流的总谐波畸变较低,输出电压纹波小,而且整个装置的效率也比较高。  相似文献   

9.
张喻 《电源世界》2007,(9):31-33,20
本文采用三相六开关Boost拓扑实现三相PFC,三相拓扑通过物理解耦,增加了电路冗余。Saber仿真分析比较了滞环电流变频控制和平均电流定频控制,仿真结果证明,两种控制方法均能很好地实现功率因数校正功能。  相似文献   

10.
新型三电平Buck型功率因数校正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Buck电路输入电流不连续而限制了Buck型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问题,并考虑多电平拓扑结构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三电平Buck型功率因数校正器拓扑结构.该拓扑结构基于输入、输出共地的Buck三电平变换器,在此变换器基础上并联增加了由功率开关、补偿电感和电容构成的补偿环节.新拓扑结构有效地解决了Buck电路输入电流不连续问题.实现了单位功率因数.且开关器件承受电压应力降低一半.控制策略基于单周控制技术,控制电路简单可靠,响应速度快,精确度高.对所提出的新型拓扑结构及其工作模态和控制实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仿真和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校正后功率因数在0.99~1.0之间,验证了所提出的拓扑结构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单周控制的三电平三相四线制有源电力滤波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电力工业三相四线制系统的零线电流、谐波、无功功率和三相不平衡问题,以及高电压、大容量有源电力滤波器APF(Active Power Filter)控制方案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单周控制的三电平三相四线制APF,其产生的补偿电流与负载的有害电流分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从而使得经该APF补偿后,电源电流只含有负载电流的基波有功分量。主电路采用三相三桥臂结构的三电平二极管箝位变换器,既无需升、降压变压器,也无需动态均压电路;控制策略采用单周控制,其兼有调制和控制的双重性,控制器结构简单,具有控制精度高、补偿效果好,滤波器工作于恒定开关频率的特点,适合推广到工业应用。在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证明其能有效地补偿系统谐波、零序和无功电流,从而提高输电线功率因数和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2.
新型三相电容式电机在变频调速系统下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三相电容式电机的效率和功率因数,有效地消减电机的谐波磁势,对新型三相电容式电机在变频调速系统下的性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通过实验研究对新型三相电容式电机与普通三相异步电机在不同频率下的转矩特性、电流特性及功率因数等进行了对比性研究。实验数据表明,该新型电机具有一定的应用优越性和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电力系统传统通信电源设备功率因数低,电源谐波高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无桥Boost PFC电路结构。通过对电路拓扑结构的工作原理分析,应用平均电流控制策略,建立了相应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Boost PFC相比,无桥Boost PFC电路能够很好地提高功率因数,抑制电流谐波,且输入电流能很好地跟踪输入电压。最后设计了一台500 W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电路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用在大功率电除尘电源中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技术,采用一种基于坐标变换的技术在电源输出端就对电流的波形畸变进行补偿,并通过数学推理得到APFC理想的控制点,可有效地抑制了注入网络的谐波电流.通过MATLAB对上述理论进行仿真,验证该技术对改善除尘电源输入电流波形畸变、提高输入功率因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三相四臂对逆变电源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针对三相四臂对逆变电源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法,即在对三相输出电压不平衡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设计负序、零序控制器,消除了三相四臂对逆变电源中负序和零序分量的影响,从而保证三相相电压在不平衡负载下的对称输出,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运用对称分量法原理对经过Furrier变换后的三相不对称,非正弦电压和三相线性不平衡负载电流进行分解,并与其他功率理论方法如电流物理份量法和瞬时无功功率理论对系统的功率现象和定义进行分析和比较.通过比较可见在频域上,对于线性负载系统,应用对称分量法对所有三相四线电压不对称,负载不平衡的线性系统的分解与定义较其他的功率方...  相似文献   

17.
邵建设  严萍 《高压电器》2006,42(6):432-434
利用电路谐振产生高频高幅值的正弦波电压的介质阻挡放电电源,通过调整电源的逆变电路的直流输入电压,同时逆变电路开关频率跟踪电路谐振频率,可以实现介质阻挡放电负载功率的近似线性调整。研究表明,随着逆变器直流输入电压的增加,负载放电电流逐渐增大,负载功率逐渐接近于给定直流电压下的电源输出的最大功率,负载功率因数逐渐增大,逆变器输出因数逐渐接近于1,电源效率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8.
In the paper, the model of the power supply of the LED lamp in the form dedicated for SPICE is proposed. The form of the worked out by the authors' model is presented, and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this model for the LED lamp of the type CLA25 are shown. The presented model is elaborated only for the power supply of LED lamps, in which the constant output voltage is stabilized. This model has the form of a subcircuit for SPICE, and it describes the influence of load resistance, amplitude of the input voltage, and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on both the input current and the output voltage. It is confirmed that the worked out model describes correctly both the waveform of the current received from the electroenergy network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load current,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the supply voltage on the output voltage.  相似文献   

19.
A matrix converter does not have any energy storage components, so it is smaller than a converter-inverter system with same KVA. Although a matrix converter requires 18 switching devices instead of 12, each device capacity is 0.383 times with a total capacity of 0.575 times that of the converter-inverter system. For the matrix converter, we proposed a firing sequence which eliminated voltage and current spikes in switching operations and a control method I which generated the output voltage of 0.866 times the supply voltage. Moreover, w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 II which improved the waveform distortion of the input current and realized unity input power factor.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ew VVVF gate circuit based on control method II for matrix converter, which can on-line control input current waveform and output voltage waveform to sinusoidal even if there is fluctuation, asymmetry, and/or harmonics in the supply voltage. We also confirm by experiments that the waveform distortion of the input current and the input power factor were greatly improved. © 1997 Scripta Technica, Inc. Electr Eng Jpn, 119(2): 81–90, 1997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基于AC-Link技术的新型充电电源,在各个工作过程都能实现零电流开关。采用电荷量分配的控制策略,分析电网电压对换流相位的影响。对输入线电流、线电流谐波和开关电流进行了仿真,最后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电源平均充电速率为62.5 kJ/s,功率密度为0.6 W/cm~3;电流波形能够很好地跟随电压波形,实现高的功率因数,每相总的电压谐波含量小于2%,总电流谐波含量小于10%;矩阵开关工作在软开关条件且实现软切换过程时,能够实现高的效率;在阻性条件下,效率为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