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生活垃圾持水曲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生活垃圾的持水曲线是垃圾填埋场水气运移分析的重要参数。本文介绍了采用Tempe仪和压力板仪测试杭州城市生活垃圾持水曲线的方法与结果;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垃圾的组份和孔隙比对垃圾持水曲线的影响。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获得垃圾持水曲线的特征指标。结果表明:垃圾的进气值ψa接近0 kPa,残余体积含水量θr为25%~35%,对应的基质吸力ψr为10~40 kPa;垃圾田间持水量为31%~46.5%,对应的质量含水率w为52%~130%,与现场垃圾含水率的测试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2.
分层填埋垃圾体中气体一维稳态运移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垃圾填埋场分层填埋特点,提出了填埋垃圾产气率和导气系数分层计算方法,建立了分层填埋垃圾体中气体一维稳态运移分析模型,分析了垃圾的产气率、导气系数和封顶覆盖层的气密性对气压力大小及分布的影响,并探讨了垃圾填埋龄期对气压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均质垃圾体,产气率与导气系数的比值越大,则填埋气压力越大;对于含封顶覆盖层的垃圾体,产气率主要控制气压力大小,导气系数控制气压力沿填埋深度分布梯度。封顶覆盖层厚度的增加或其导气系数的降低将使填埋气释放量减少,则气压力整体提高。垃圾填埋龄期越大,则垃圾体中气压力越小。  相似文献   

3.
4.
城市生活垃圾的消纳处理方法及其利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生活垃圾既是危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公害,也是地球上唯一在增长的一种潜在资源。因此,如何科学有效而又经济地的消纳处理、处置好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重大课题之一。在薪究分析当前世界各国所采用的3种主要的垃圾消纳处理处置方法利弊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国情提出了以垃圾填埋为主的综合利用与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6.
胡震峰 《山西建筑》2003,29(18):251-252
通过对现阶段各国普遍采用的各种垃圾处理方式的比较分析,提出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最行之有效的手段是垃圾循环处理方式,并指出我国现阶段和今后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8.
衣作连 《城乡建设》2013,(12):46-47
目前,填埋是城市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垃圾填埋处理造成大规模的环境污染特别是水资源的污染,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彻底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研究实践证明,“垃圾+秸秆”焚烧发电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回收利用现状,对填埋气回收利用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提出了填埋气体回收利用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史春霞  刘敏 《江西建材》2014,(4):221+223-221,223
随着城市人口增多,生活垃圾的数量也逐渐增加,如何对这些垃圾进行处理成为人们首要面对的问题。在我国,每日的垃圾生产量已经达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数字,大量的垃圾堆积会减少人们有限的生存空间,且会对周围的土地造成影响,危害生态环境。本文就生活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从沼气发电的条件和技术要求开始,考虑其所用人力以及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调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了解沼气发电的原理与优势,也提醒相关从业人员要加强技术研究,处理好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人工配制城市固体废弃物试样,利用中型动三轴试验仪,进行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动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动孔隙水压力的发展与动应变密切相关,且振动次数超过一定值后孔隙水压力趋于稳定,但在振动过程中并未出现液化现象;提出不同应变破坏标准和等效振动次数的动强度指标,为填埋场动力稳定性分析提供合理的强度参数。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动强度曲线具有良好的归一化性状,进行少量有代表性的动三轴试验,即可方便地建立不同初始应力状态下任一等效振动次数的动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学模式,为震陷量的计算提供计算公式及相应试验参数。  相似文献   

12.
城市固体废弃物持水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城市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垃圾土持水率研究的室内试验方法,并对根据我国南方某填埋场垃圾组成配置的垃圾混合物进行试验。试验表明,垃圾土湿重持水率随干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垃圾土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持水率也随上覆压力和干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但在疏松状态下,其体积持水率开始时随上覆压力和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达到最大值后,随上覆压力和干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室内配制的4组不同配比的城市固体废弃物(MSW)进行的三轴固结排水试验,得出孔隙水压力与时间、轴向应变的关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城市固体废弃物中也存在孔隙水,但与土中的孔隙水有很大的不同。城市固体废弃物中的孔隙水压力分布很复杂,存在于孔隙中、不透水材料之上、有机质中,且沿深度方向并不呈线性分布,也不是连续的。因此土力学中的有效应力原理不适用于城市固体废弃物。建议不考虑城市固体废弃物中的固结,而将沉降分为压缩和生化降解两部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常规三轴仪进行改装,开展最大竖向应变达50%的城市固体废弃物(MSW)三轴剪切试验。试验表明:大应变条件下MSW试样发生破坏且其破坏应变随填埋深度增大而减小。通过组分分离得到MSW的基本相和加筋相,并对其分别进行三轴固结排水剪切(CD)试验,发现其应力–应变曲线均呈应变硬化型。在此基础上,对基本相进行筛分,并结合不同粒径粒组的微观结构阐述基本相中有机纤维体的存在形式及其加筋作用机制。进一步对各粒组进行CD试验,发现除粒径小于0.075 mm的粒组外其余粒组的应力–应变关系均表现为应变硬化。通过基本相灼烧前后的CD试验比较,发现有机纤维体在应变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发挥加筋作用,且剪切过程中伴随着纤维体断裂以及纤维体与颗粒间滑移。最后,基于MSW的三轴剪切试验结果,分别对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CU)试验和CD试验抗剪强度参数的确定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城市固体废弃物路堑边坡坡面冲刷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室内模型试验手段,研究了在3种降雨强度作用下城市固体废弃物路堑边坡在无植被防护与有植被防护条件下坡面冲刷的变化规律,并应用侵蚀模数的概念来评价坡面的抗侵蚀能力。研究表明,随着护坡植被的生长,坡面的抗侵蚀能力逐渐提高,约在种植2个月后,侵蚀模数降为0,基本没有冲刷流失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垃圾填埋场堆填过程中垃圾抗剪强度参数的变化规律,考虑垃圾的压缩过程及剪切位移渐变过程,采用大型固废压缩与直剪联合测定试验仪器,对288个城市新鲜垃圾试样进行了系统地室内试验研究。试验材料分为3种配比,每种配比考虑3个初始孔隙比。试验压缩过程采用4级竖向压力,每级压力考虑8个压缩时间;剪切过程考虑10个剪应变限值。试验结果表明:抗剪强度参数c值和φ值随着剪应变限值的增加而增加,其关系可以拟合为对数表达式;在对试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既简单又实用的对数模型,讨论了模型拟合系数的变化规律,得到了模型拟合系数与压缩时间的关系表达式,并给出了模型拟合系数的取值范围。该模型可以预测新近填埋垃圾的抗剪强度参数,为垃圾填埋场的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活垃圾抗剪强度参数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对某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取得的原状垃圾土样进行室内大尺寸直剪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初步分析了影响垃圾土抗剪强度参数的诸因素,在垃圾填埋场进行现场旁压试验,给出了一种利用旁压曲线推求强度指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城市垃圾填埋场主压缩沉降对总沉降的影响,并对主压缩沉降作出准确的预测,通过对垃圾试样的压缩试验及理论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试验数据的拟合曲线进行优化,建立了城市垃圾填埋场主压缩沉降的计算模型,该模型避免了主修正压缩指数难以确定的问题。结果表明:垃圾试样在整个压缩过程中的修正主压缩指数并非常数,修正主压缩指数与垃圾试样的初始干密度有关;利用垃圾试样初始干密度建立起来的主压缩沉降的计算模型对实际主压缩沉降进行预测,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体土工性状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杭州天子岭废弃物填埋场是国内第一个规范化的山谷型卫生填埋场 ,填埋场的设计和运行都要求对固体废弃物的土工性质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本文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和原位测试等手段对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固体废弃物的一些土工性质 ,如密度、含水量、比重、液限和塑限、渗透系数、压缩性、抗剪强度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垃圾填埋体中非饱和-饱和渗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结合苏州七子山垃圾填埋场的工程项目,通过室内试验量测垃圾饱和渗透系数和土-水特征曲线,推导其渗透性函数,考虑存在中间覆盖层和截洪沟失效的情况,通过对垃圾填埋体中非饱和-饱和渗流分析,研究填埋单元内的水分运移规律以及中间覆盖层上局部滞水的形成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填埋体中非饱和区域的基质吸力大多保持在3~6kPa,对应的垃圾体积含水量为35%~40%,与实测含水量一致,说明推导出的渗透性函数可用于垃圾的非饱和-饱和渗流分析;中间覆盖层的存在可以大大降低雨水入渗量,但当截洪沟失效时,中间覆盖层是造成局部滞水的重要原因,计算得到的水位与现场测试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