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步加快,但随之环境污染问题也变得愈发严重,尤其是地下水污染问题.虽然我国的水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所以,在供水上依然存在较大压力.目前,地下水是我国主要的供水来源,如果地下水受到污染,水质受到破坏,就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和隐患,因此,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理...  相似文献   

2.
当前,水污染问题已成为一个颇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地下水污染既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也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危害。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对地下水污染进行治理势在必行。而在地下水污染的治理过程中,科学准确地监测和分析地下水的水质,是有效制定污染治理措施的关键环节。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地下水污染的监测与治理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前地下水污染的途径以及特点进行了研究,最后探讨了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我国浅层地下水污染十分严重,污染进程加快.地下水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频繁,导致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生物特性发生变化,使水质得不到保证.此外,地表和地层复杂,即使消除了污染源,也只能等上几十年才能恢复水源清洁.根据相关研究,我国地下水污染是逐点、逐条向地表蔓延,城市向周边蔓...  相似文献   

4.
固体废物给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无疑是巨大的,在部分领域甚至远超废水、废气的危害,其产生源头分散,数量庞大,组成成分复杂,形态和性质变化多样,可能含有各种有害污染物,并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危害了人类健康,阻碍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其中,固体废物中的重金属对土壤及地下水的不良影响十分显著,带来的危害难以估量,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预防、治理土壤和地下水重金属污染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内容之一。本文介绍了我国固体废弃物处置现状、处理技术以及土壤和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立足实践,提出了几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和地下水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以期找到解决土壤和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水质污染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并且会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危害。因此,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地下水遭受到的污染进行分析,同时,要制定一套合理的治理措施,确保地下水水质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是我国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3左右,由于多层地下水含水层的水质差异比较大,开采时应使用分层开采技术;对已经受到污染的承压水和潜水,不能进行混合开采;由于过度开采致使不适合继续开采的地下水,应当立即停止或者遏制继续开采。从事地源热泵或者进行地下热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使用水源热泵的、进行地下采矿、勘探、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工程降排水等有可能干扰到地下含水层等的相关单位或机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地下水的污染。同时我们应当积极探讨地下水源污染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地下水水质机构的检测要求和提高市场的适应性,本文重点分析了项目中地下水质量检测的相关内容,详细讨论了提高地下水质量检测数据准确性的方法,并对地下水污染防治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以求切实提高地下水水质的质量管理水平,保证地下水水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作为重要的环境资源,其安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地下水数值模拟作为评价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重要技术手段,因而也受到了相关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文章在分析地下水数值模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国内外几种使用较为频繁的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如GMS,Visual MODFLOW,FEFLOW等,阐述了地下水数值模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由于电镀企业的规模化集聚,长时间的生产对区域地下水环境具有一定的影响。文章定量分析了浙南某电镀园区地下水近十年特征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电镀园区地下水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其中2011年电镀园区地下水超标因子有pH值、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氨氮、氯化物、氟化物、氰化物、锌、铜、镍、铁,这主要是废水管道泄漏及企业粗放式生产所致,同时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交换也是导致电镀园区地下水高锰酸盐指数、氨氮超标的一个重要原因。经过当地环保部门在行政和技术上的有效监管,2014~2017年园区地下水环境明显好转。电镀企业长时间生产势必会对区域内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带来一定的污染风险,随着2021年园区地下水污染扩散排查工作的推进,园区内及周边扩散点位的地下水质均为V类,说明园区内电镀企业可能为主要污染源,园区周边地下水及地表水环境质量均受到了园区的影响。对电镀园区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对后期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具有重要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分析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及治理的必要性,其次阐述了当前我国地下水的污染情况,最后提出了地下水污染中的治理技术并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其中,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气候环境等条件的变化,地下水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浪费和污染。由于地下水隐蔽的特性,地下水污染往往很难被发现并得到控制,这样会造成地下水污染不断扩散。因此,对地下水污染进行溯源是保护地下水资源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分析了常用的地下水污染溯源手段,总结了常见的地下水污染源和途径,并解读了治理修复地下水污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化工行业也快速发展起来,但化工企业的生产活动却加剧了我国的环境污染.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物料泄露等问题,直接造成了地下水污染.本文通过对化工企业在地下水污染防治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地下水污染区域的划分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研究了我国现阶段化工企业在地下水污染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应提...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讨了物探技术在地下水资源污染防治中的应用。首先,概述了物探技术的内容,包括其原理和应用范围。其次,介绍了常见的地下水资源污染防治物探技术。最后,从四个方面分析其在地下水资源污染防治中的具体应用,包括污染源定位与识别、地下水流动路径研究、地下水质量评价和污染防治效果评估。物探技术通过快速定位污染源、预测地下水流动路径、评估水质和效果,为地下水资源污染防治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14.
当前人类的生产及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也严重影响了人体健康、生态平衡及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作为维持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基本资源,土壤与地下水的污染修复治理工作非常重要,因此本文将深入探讨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修复的核心技术及其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的技术发展走向,提出若干问题和建议,希望有利于我国土壤以及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更好地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资源是我国近些年来国民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保证中不能缺少的宝贵资源。它是大自然生态环境下的一种产物,同时更加是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存在着。这种地下水资源一旦被破坏,便会造成国家水能源的恶化,这种恶性循环的出现,导致了国家在治理地下水污染上必须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而这种高花费所耗时长同时也是无法预估的。文章基于对当前环境下,地下水脆弱性概念的阐述,继而对影响地下水脆弱性的关键作用过程进行一一的梳理,最后总结当前环境地下水污染的脆弱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环保治理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洞庭湖作为我国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其水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其中,重金属污染是洞庭湖水质的主要问题之一。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洞庭湖重金属污染治理迫在眉睫。基于此,文章概述了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存在形式及危害,针对洞庭湖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分析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展流程,并从地下水污染源层面分析地下水环境恶化原因,整理出水环境污染治理的有效措施,所提出的污染预防控制方案具有可行性,能够帮助全面预防水体污染问题,减少污染发生几率,并提升污染治理控制方案的开展效率。  相似文献   

18.
正地下水作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分布最为广泛的水资源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目前我国地下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和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联合作用,使我国的水资源危机进一步加剧。从城市蔓延到农村,从东部到西部,从污染区域到周边区域~([1]),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地下水污染主要途径有:第一,生活污染,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生活品质的提高的同时,也制造了更多的生活垃圾和废水,这些  相似文献   

19.
水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人类可用的淡水水源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由于地下水水质好,污染少,贮量大(约占淡水总量的95%以上),因此,各国特别是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都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水资源的组成中,地下水资源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因而在我国水环境保护以及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对地下水的保护以及对污染的防治就愈发的重要了,而且也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文章首先揭示了当前我国地下水资源的现状,然后对其遭到污染和恶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