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的饮食活动是建立在人类生存意识之上的,但是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却并非仅仅基于生存的因素。孔府饮食文化则是由于几千年来儒家思想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影响下形成的。确切地说,孔府饮食文化是借饮食活动的种种形式,来反映中华民族对儒家文化的尊崇与传承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2.
中国饮食文化地域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饮食文化地域分布的基本现状 饮食文化的地域性不是以行政区划来划分的,而是从历史形成的饮食特点这一角度来讲的。人类在维持生命和举行节日庆典时,渗透进自然、社会、历史因素而升华形成了饮食文化,包括饮食惯制、饮食结构、饮食口味、饮食器具和烹调方式  相似文献   

3.
尚静雅 《食品工业》2021,(1):I0036-I0036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天"者,至高之尊谓,也就是说"悠悠万事,唯此为大",这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出发点。儒家认为民食关系着国家的稳定,传统文化注重从饮食角度看待社会与人生。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之下,我国的饮食文化在世界各国开始传播,但受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及地域文化的影响,中西方对同一菜名的翻译也出现一些差异。王学泰先生的《华夏饮食文化》以历史学、哲学、文化学、民俗学的大视角,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对我国饮食文化加以探讨:重点介绍了各时代的食物、肴馔、食品加工、烹调、饮食习俗乃至进餐环境、食具餐具等情况,并论述了不同阶层人群的饮食生活。本文拟根据《华夏饮食文化》的基本思路,刍议中西方菜名翻译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饮食文化作为国家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中华民族的传统饮食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了千年的沉淀,最终发展成为今天的具有地域特点的文化,也记载了我国各地区的发展过程和民族特色。饮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国家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中都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饮食文化的发展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表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繁荣富裕,也体现出华夏儿女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5.
<正>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饮食文化正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饮食文化内涵深厚、内容丰富,以多种形式展现出了中华民族在饮食生活中的无双智慧、高超技艺和文化修养。饮食是人们生活中的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古人逐渐赋予饮食以文化属性,饮食成为文人雅士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各种文学体裁的作品以不同视角呈现了饮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生活智慧,既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遗存,也将传统饮食文化的多元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6.
刘德明 《肉类研究》2020,34(1):112-113
中国自古就有"食举乐"的说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在饮食中的追求不仅仅局限于解决温饱的生理需求,也不单单在于色泽鲜美、摆盘精致的外在饮食视觉效果,更重要的是能通过饮食创造出一种意味悠长、心灵舒畅的美感,这也与中共传统审美观念是一致的。因而,在饮食上出现了"黄门鼓吹"、"钟鸣鼎食"和"声味相和"的盛况,凸显出音乐与饮食文化的内在联系。《饮食文化》一书便向我们展示了历史进程中的饮食文化与音乐融合。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其中饮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帮助其形成健康的体魄和高尚的情怀。在当今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大背景之下,饮食文化也成为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资源,传统饮食文化当中的很多内容都受到了大学生的追捧,但是如何将饮食文化与思想教育进行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8.
契丹民族经历了八个多世纪的发展,逐渐形成颇具游牧特色的饮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搜括文献与考古资料,勾勒出契丹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并详析其在婚姻、丧葬、祭祀等礼俗礼仪中的表现。契丹民族饮食文化融饮食与礼俗文化为一体,综合体现了契丹民族独具特色的物质与精神文化成就。  相似文献   

9.
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物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饮食生活和饮食生产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综合而成的。饮食文化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流派的珍馐佳肴如花团锦簇,异彩纷呈。以徐州为中心的徐海菜系则是这簇花团中一枝十分耀眼的奇葩。在江苏饮食文化史上,徐州菜不仅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是整个中华饮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不仅反映在中国烹任理论的最早提出或者形成上,而且体现在中国烹饪实践的发展中。  相似文献   

10.
李晓燕 《食品与机械》2021,37(10):181-184
为国民身体素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食育之路,必须深入分析与探索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食育理念。文章以传统饮食文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概括出医食同源、饮食有节、饮食有礼等先进的食育观点。分析传统饮食与现代食育的关系,认为食育是弘扬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途径,传统饮食文化是发展现代食育的基础。但探索现代食育仍面临着西方快餐文化冲击和国民食育进程缓慢等困境,必须采取强化国民食育意识、加强食育法制建设、健全食育教育体系、推进食育试点工作等措施促进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融入食育体系建设,真正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食育之路。  相似文献   

11.
罗红梅  郭芮彤 《中国酿造》2021,(3):I0026-I0026
民族音乐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构成中华民族特有"饮俗食风"的重要元素之一。仅从功能上看,当民族音乐融合到饮食文化中,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感官体验,达到了"视觉、味觉、听觉"的和谐与统一。进一步探索不难发现,在文化软实力建设层面,融合状态下的民族音乐和饮食文化互为传播载体、促进媒介,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彰显自信开辟了有力途径。因此,单纯地将民族音乐视为饮食场所的"助兴""陪衬"内容看待,无疑是狭隘的。林胜华主编的《饮食文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一书中,从多种文化物象及意向出发,系统分析了民族音乐与饮食文化的融合特征,为读者奉上一道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的"文化大餐"。  相似文献   

12.
做为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杰出代表,赵荣光先生在推出5部专著(《天下第一家衍圣公府饮食生活》1989年黑龙江科技版、《天下第一家衍圣公府食单》1992年黑龙江科技版、《满族食文化变迁与满汉全席问题研究》1996年黑龙江人民版、《中国古代庶民饮食生活》1997年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版、《满汉全席源流考述》2003年昆仑版)、2部文集(《中国饮食史论》1990年黑龙江科技版、《赵荣光食文化论集》1995年黑龙江人民版)、2部教材(《饮食文化概论》2000年轻工版、《中国饮食文化概论》2003年高教版)等饮食文化的论著后,把近八年来在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结集出版,于是,我们这些饮食文化的热爱者和研究者才有了《中国饮食文化研究》(2003年香港东美版)这部丰美的盛宴。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饮食文化的发展是中国饮食文化传统的延续,是继承与创新的结合体。中国饮食文化传统中的强调生理健康与精神健康的统一、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的共融、凸现人性的美与善以及人们享受生活美的意蕴与意味,对当代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谈中国名著中的饮食文化,与中国四大发明并列的巨著《红楼梦》是必不可少的。 但提到《红楼梦》中的饮食和饮食文化,会碰到一个难题与一个误解。难题是,《红楼梦》人们太熟悉,有关它的研究书籍汗牛充栋,有关它的情节,许多人耳熟能详,因此,很难再有新意或深意;误解是,《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肯定日日山珍海味,天天饕餮狂饮,所谓“红楼宴”,恐怕就是贵族宴。 细细地再读《红楼梦》,从饮食和饮食文化角度重看《红楼梦》,便  相似文献   

15.
田中静一是中日饮食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开拓者,他对于中国饮食文化传播、尤其是日本接受中国饮食的史学研究所作的贡献表现在基础史料的整理编辑、工具书的编撰和全面的研究等方面,《一衣带水——中国料理传来史》既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封山之作。  相似文献   

16.
客家是汉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独具特色的支系,他们身居异乡,魂牵故里,在饮食习俗、饮食象征、饮食心理等方面继承了许多中原饮食文化传统,但为了群体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客家人面对强势百越文化及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入乡随俗,在饮食上也作出了许多适应性改变,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客家饮食文化。因此,理顺客家饮食文化传承与演变的脉络,有助于我们更加理性、直观地了解客家文化理解客家精神。  相似文献   

17.
周艳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5):I0006-I0007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饮食文化凝聚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文化民俗和丰富的民族情感,是我国极具特色的文化象征符号。幼儿期是个体接受教育和文化熏陶的启蒙阶段,对于人的一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个阶段让幼儿在启蒙教育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爱上民族饮食.  相似文献   

18.
陕南是中化民族的文化摇篮之一,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民以食为天”,“衣食足而思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陕南饮食文化,也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载入史册。我国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载:陕南人“尚滋味”、“好辛香”。陕南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我国南北方动植资源在此交汇生长。陕南有众多的地方风味小吃和名菜佳肴,既有北方风味,也带南方特点,经数千年民俗风情的演变,而更具陕南地方特色。陕南的饮食饭菜虽未形成独立的体系,但也不乏自己的特色,风味小吃、名肴佳馔琳琅满目。如陕南浆水面,…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所蕴含的文化内容涉及诸多方面,自古以来衣、食、住、行,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要求,而"民以食为天",可见食物的重要作用必然会促使饮食各方面内容不断扩充,随历史发展形成具有地域与民族特色的中国饮食文化.哲学是人们观察分析世界的思想工具,而中国饮食文化中所包含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联系非常密...  相似文献   

20.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汤汤河水,不舍昼夜,发育万物,养育万民,积淀文化,孕育出黄河三角洲的万年文明。黄河三角洲的饮食文化,构成了黄河乃至华夏农业文化精美的乐章。《黄河三角洲民间饮食文化研究》(姚吉成等著,齐鲁书社出版)这部著作从民间百姓日常饮食入手,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民间饮食结构、特点、器物、习俗,以及文化现象、人文历史等,作了具体的叙述、诠释和系统的理论研究,既有历史的考证又有现实的案例分析,对于保护、弘扬民族民间饮食文化,发展黄河三角洲饮食文化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