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6,(6)
针对在室内无线定位中采用加权质心定位法时精度较低且难以克服信号不稳定的问题,提出改进的BP神经网络方法。以接收信号强度(RSSI)为输入、二维平面坐标为输出建立网络结构,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用思维进化算法优化,并用边长3 m的正方形区域内的196个样本数据训练。实验结果表明,在27个预测点上可达到定位精度0.1 m。相比于BP网络以及BP网络和遗传算法的结合算法,该定位方法训练收敛时间短,定位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2.
通过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构建了一个人员监控系统。系统可以对人员位置进行实时定位,避免了因事故发生却不能确定事故地点造成的问题,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目前,该系统已经处于运行和维护阶段,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张跃;郭子昕;黄益彬;颜涛 《计算机与现代化》2025,(3):119-126
在网络入侵检测领域,一般采用特征工程中人工提取特征的机器学习方式,但人工提取特征的方式容易丢失重要的特征信息;另外,不同种类的攻击流量在检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现有算法普遍存在重要信息丢失、攻击类型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卷积长短期网络(Convolutional Long-Short Term Memory, convLSTM)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的混合算法的异常流量检测方法 convLSTM-CNN。该方法不需要人工提取复杂的流量特征,直接以网络流量的有效载荷作为数据样本,充分挖掘流量的结构特征,提取出网络流量的时间和空间特征,生成准确的入侵检测的特征向量。实验结果显示,在CIC-ISDS2017数据集上,本文算法convLSTM-CNN对网络入侵检测的准确率达到了99.39%。与DNN、SVM、LSTM、GRU-CNN等算法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更低的误警率,表明该算法提高了异常流量检测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万晓丹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21,38(1):192-196
在目标检测方法中,通过使用具有不同遮挡程度的数据集进行训练,能够提升目标检测算法对遮挡的不变性,但现实生活中的数据集往往存在长尾效应。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对抗网络与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方法。通过对抗网络在输入数据上进行计算得到不同遮挡程度的样本,使用Faster RCNN算法进行训练提升遮挡不变性,以此提高算法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Faster RCNN相比,在VOC 2007数据集上平均精度提升了2.2个百分点,在VOC 2007和VOC 2012联合数据集上平均精度提升了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6.
7.
针对如何在锚节点密度较低的情况下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自定位精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SSI和TDOA组合测距的加权质心定位算法.该算法分别对传统RSSI和TDOA测距模型增加了校验参数及温度补偿,将未知节点与锚节点间距离估计值的倒数作为权值参数,再利用加权质心算法计算出未知节点的位置坐标.硬件试验表明室内环境中基于改进RSSI测距模型的定位算法相比于传统RSSI质心定位算法的误差改进比率为56.2%,仿真结果显示基于组合测距的定位算法在锚节点密度较低时也能达到较高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8.
9.
图像超分辨率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经典问题。使用深度神经网络来解决图像超分辨率的问题目前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的关注和青睐。为改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方法的图像生成效果,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法。在神经网络层中加深网络层数,并且针对加深网络可能出现的退化现象引入残差网络结构,并将图像上采样步骤放入网络中。实验表明,在与传统的插值法和原始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方法的对比中,该优化方法生成的图像观感更加锐利清晰、细节丰富,而且无论在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上均有明显提高,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11.
提出了一种利用智能学习方式解决强信号条件下弱信号的波达方向估计问题的新方法。通过理论推导发现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与来波信号功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将含功率信息的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加入到含方位信息的协方差矩阵上三角部分共同作为样本特征,构建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弱信号DOA估计模型,解决了现有的智能学习方法难以对强信号条件下弱信号的来波方位估计问题,相比于利用解析计算的方法,本方法不需要已知强信号的来波方位并对其进行干扰抑制,计算量更小、DOA估计精度更高。仿真实验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图卷积网络是一种针对图信号的深度学习模型,由于具有强大的特征表征能力得到了广泛应用.推荐系统可视为图信号的链接预测问题,因此近年来提出了使用图卷积网络解决推荐问题的方法.推荐系统中存在用户与商品间的异质顶点交互和用户(或商品)内部的同质顶点交互,然而,现有方法中的图卷积操作要么仅在异质顶点间进行,要么仅在同质顶点间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深层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DCNN)模型在算力弱、存储成本高的AI边缘计算设备上难以高效应用的现实问题,本文利用重量级网络辅助训练轻量级网络,设计了一种基于轻量级神经网络的花卉图像分类系统。首先利用重量级DCNN并结合迁移学习、爬虫技术与最大连通区域分割方法,构建了适用于轻量级网络训练的扩充花卉数据集。然后基于Tiny-darknet与Darknet-reference两种网络及扩充后的花卉数据集训练得到两种面向弱算力设备的轻量级DCNN模型。训练得到的两种花卉分类网络在Oxford102花卉数据集上的平均分类准确率可达98.07%与98.83%,模型大小分别为4 MB与28 MB,在AI边缘计算设备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15.
针对YOLOv3等卷积神经网络使用更多的卷积层结构且卷积核尺寸大小统一的特点,提出一种卷积层结构化剪枝计算的参数压缩方法。基于卷积层权值参数,设计度量卷积层重要性公式,评估卷积层相对整个网络重要性,计算卷积层重要度并对得分进行排序,制定稀疏值分配策略,再训练模型操作保证模型性能不降低,并得到各个卷积层分配的稀疏值以及卷积过滤器,完成模型的结构化剪枝计算。在Darknet上实现YOLOv3卷积层结构化剪枝的参数压缩方法,不仅将YOLOv3参数压缩1.5倍,且计算量减少了1.6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图像修复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根据图像中已知内容来自动地恢复丢失的内容,在图像编辑、影视特技制作、虚拟现实及数字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而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在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研究,其在图像语义提取、特征表示、图像生成等方面的应用优势日益突出,使得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修复方法的研究成为了国内外一个研究热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使更多研究者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修复理论及其发展进行探索,本文对该领域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方法 首先对基于深度学习图像修复方法提出的理论依据进行分析;然后对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主要图像修复方法,并依据修复网络的结构对现有方法进行了分类,即分为基于卷积自编码网络结构的图像修复方法、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结构的图像修复方法和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结构的图像修复方法。结果 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修复方法中,深度学习网络的设计和训练过程中的损失函数的选择是其重要的内容,各类方法各有优缺点和其适用范围,如何提高修复结果语义的合理性、结构及细节的正确性,一直是研究者们努力的方向,基于此目的,本文通过实验分析总结了各类方法的主要特点、存在的问题、对训练样本的要求、主要应用领域及参考代码。结论 基于深度学习图像修复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进展,但目前深度学习在图像修复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研究的内容也仅仅是利用待修复图像本身的图像内容信息,因此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修复仍是一个极具挑战的课题。如何设计具有普适性的修复网络,提高修复结果的准确性,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18.
钢设备质量检测环节中,首先需要进行外部检测,查看设备表面是否存在裂缝等异常.针对以上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钢表面缺陷检测方法,以卷积神经网络(CNN)作为识别算法,构建了缺陷检测规则.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花卉识别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20.
深度学习是基于数据表示的一类更广的机器学习方法,它的出现不仅推动了机器学习的发展,而且促进了人工智能的革新。对深度学习的几种典型模型进行研究与对比。首先介绍受限玻尔兹曼机、深度置信网络、自编码器等无监督学习模型,对其结构、原理和优缺点进行了详细探讨。讨论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和深度堆叠网络等监督学习模型,分别从模型架构和工作原理来评价与分析。对深度学习的典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将深度置信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应用在手写体数字识别任务中,结果证实深度学习比传统的神经网络具有更好的识别性能。最后探讨深度学习未来的发展与挑战。 相似文献